人物簡介:黃慧婷,中級社工師,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現在深圳市溫馨社工服務中心從事禁毒社工,駐點坑梓街道綜治維穩辦,是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明星講師團講師、國家優秀校外禁毒輔導員,從事禁毒社工2年。從一個「教書育人」的講臺來到另一個「授業解惑」的舞臺。從業5年,經歷了2段不一樣的工作,黃慧婷說,不同的職場故事,成就了自己不同的成長之路,成為禁毒社工後,更是看到不一樣的一面,成長為了更優秀的自己。
一、轉身,卻並不華麗
2014年大學畢業後,黃慧婷在惠州東江小學任五年級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從事了4年「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備課、寫教案、上課、檢查和批改作業、管理班級、處理班級日常事務、保證孩子人身安全、與家長做好溝通······」4年的時間,每一天的工作都是重複的,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鐘都是大同小異。雖然她每天都為孩子們的進步與成長感到喜悅,但是黃慧婷的內心拒絕穩定。黃慧婷說:「我的心在躁動。我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希望能夠抓住青春的浪潮努力撲騰一把,想看看學校之外的天空是怎樣的色彩。」一天,一名從事禁毒社工的同班同學告訴她,社工是一份「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樣世界的工作,很有意思」。黃慧婷看到同學眼中的光,羨慕不已。不久,她做了一個決定,學期結束後就辭職,她想看看每天都能看到不一樣世界的社工是怎麼樣的。
2018年,黃慧婷迎來了一次實現踏入社工之路的機會,成功入職溫馨社工服務中心。剛剛成為社工的她,一臉茫然。不知道社工要做什麼,要怎麼做。至今,黃慧婷還記得第一次面對服務對象的情景,那是一位只比自己年長了幾歲的女士。服務對象說,「因為我吸毒,老公要和我離婚,爸媽認為我給他們丟臉,不讓我回家,我也見不到孩子。我和他們的關係漸漸疏遠,經濟、家庭和社會地位都在直線下降。我感覺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我不知道以後我要怎麼過日子?我好害怕。」第一次的見面,黃慧婷認為非常糟糕。因為那個時候的自己很緊張,也不知道和服務對象聊些什麼才好,無法對服務對象的需求做出良好回應幫助她,只知道服務對象很傷心很無助。那次的見面,深深地打擊到黃慧婷。因為,她沒想到從教師到社工這個轉身,如此艱難,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和華麗。黃慧婷問自己:「我真的適合做社工嗎?」可是她想到和服務對象見面時她的無助和傷心,她知道服務對象希望有個「點燈人」來指引她走向光明。那一刻,她深深意識到,社工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件神聖的使命,能幫助陷入泥淖之人走出困境的工作。從那之後,只要有時間,黃慧婷就會加強自身的社工專業理論知識。她把之前的案例文書、涉及毒品的所有法律法規、毒品知識都認真學習,同時積極參加專業培訓,不斷提升自己,希望更快成長為一名懂得幫助服務對象的社工。
黃慧婷說:「我不後悔從教師到社工的轉身。我要當他們的點燈人。」
二、再上臺,是另一種使命
2018年5月,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啟動深圳社會工作「明星講師團」培育計劃之初級講師訓練營招募,得知消息後的黃慧婷立刻提交報名材料,她希望在社工道路上,做得更好,走得更久,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帶著對講臺的那種熟悉。
「集中授課-專題工作坊-導師私董會-私人教練-標杆學習-跨界交流-通關考核-課程認證-講師認證-線上線下平臺試講······」每次培訓結束,她都會利用地鐵上2小時的時間回顧導師上課的內容,觀看講師培訓視頻。工作之餘,黃慧婷一次次對著鏡子練習臉部表情;用手機錄製試講再查漏補缺,看看哪裡做的不夠好再糾正;請同事聽她試講,讓同事們給她提出好的與不好的地方。
成為明星講師後,她努力提升製作PPT技巧,鑽研開發課程,開發有《青春不「毒」行》、《村居幹部如何幫助村民練就火眼金睛》、《教師成長之路》、《生命教育之抗逆力小組在青少年禁毒工作的運用》等個人課程,2019年期間在服務的坪山區開展了16場禁毒知識講座,共2500餘人參與,參與對象涵蓋了在校中小學生、企業職工、社區居民。此外還受邀去到惠州市、龍華區開展禁毒宣講。她說,每當聽到老師、企業負責人再次邀約下次講課、孩子們開心與她互動、對她的喜歡及不足提出的意見時,都讓她欣喜不已,更讓她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2019年她還獲得由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禁毒基金會聯合頒發的國家優秀校外輔導員證書及坑梓街道優秀禁毒社工、優秀禁毒講師等榮譽稱號。
一系列的禁毒宣講工作,讓黃慧婷從一個「教書育人」的講臺走出,又回到那個「講臺」「授業解惑」,卻是為了另一個助人自助的使命。
三、堅持,只為夢想實現
從事社工的2年時間裡,黃慧婷跟進了13名戒毒人員,提供了28次幫教服務,開展了生命教育之抗逆力小組在青少年禁毒工作的運用,過百場的禁毒宣傳宣講活動。
她從一名禁毒小白,慢慢成長為一名被認可的禁毒講師;從一名面對服務對象緊張的不知道幹什麼的新手,慢慢變成一名可以更好回應服務對象需求的社工;從「教書育人」的老師,順利轉身為合格的禁毒社工。「雖然某些時候部分群眾對於社工的不理解、對社工的質疑以及偏見讓自己感到難過與氣餒。但是她說,「每當我遇到困難停滯不前的時候,督導和主管也會成為自己的「點燈人」,聽我訴說原因,為我指引方向,鼓勵我勇敢前行。以他們的生命綻放我們一線社工的生命。」
即使苦累,黃慧婷從不後悔她的轉身,她相信社工不止眼前的困難與苦楚,還會有詩和遠方。
不一樣的講臺,不一樣的舞臺,黃慧婷繼續著自己的「點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