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新冠疫情像一個暫停鍵,
讓人們停下來思考,
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來自各國的演奏家組成一隻臨時交響樂隊,通過網絡合奏
4月19日,一場前所未有的在線演唱會在全球同步播出。
演唱會由Lady Gaga策劃,由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公民組織共同舉辦,包括保羅·麥卡特尼、埃爾頓·約翰、席琳·狄翁、大衛·貝克漢姆夫婦、詹妮弗·洛佩茲、泰勒·斯威夫特、郎朗、張學友、陳奕迅在內的上百位世界級文體名人參與了表演。
這場主題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四海聚一家》戰疫特別節目)的線上演唱會持續了8小時,通過各國媒體和社交平臺直播。來自中國、美國、英國、西班牙的明星們輪番上線,他們在家營業,或自彈自唱,或跟著音樂起舞,向一線醫務人員致敬。
家居服、凌亂的房間、寵物不期而至的打擾,被疫情困在家裡的明星看上去和居家隔離的我們沒什麼兩樣。這場演唱會讓嘉賓和聽眾跳脫出平日偶像與粉絲的關係,都成為了這場抗疫之戰的盟友。
演唱會開始前,不少樂迷感慨,這將是我們這一代人的Live Aid。
1985年,當全球化浪潮在世界範圍內火熱展開,來自愛爾蘭的搖滾歌手鮑勃·格爾多夫牽頭髮起Live Aid慈善演唱會,鮑勃·迪倫、皇后樂隊、大衛·鮑伊、麥當娜、U2和尼爾·楊等搖滾巨星參加,為衣索比亞飽受饑荒的人們籌得1.25億美元。演唱會當天,倫敦和費城兩個會場吸引了總共16萬現場觀眾,全球15億人觀看了電視轉播。這場演唱會的規模、影響和立意讓其成為樂迷口中「最偉大的演唱會」。
35年過去了,我們看到了歐盟建立,也見證了英國脫歐,如今歐美各國興起了反全球化政治思潮,國際秩序走向撲朔迷離。而新冠疫情像一個暫停鍵,讓人們停下來思考,人類命運共同體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一幕幕「活久見」
郎朗是整場演唱會第一個上線的中國藝人。他和妻子吉娜身著禮服,四手聯彈了一首蕭邦的夜曲,兩人時而對視時而閉眼沉醉,頗有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境。在直播的壓軸節目中,郎朗為席琳·迪翁、Lady Gaga、安德烈·波切利、約翰·傳奇合唱的《The Prayer》伴奏,來自四個國家、不同流派的五位頂級音樂人合作起來毫不違和。
朗朗與吉娜四手聯彈
隨後的演出中,張學友和陳奕迅也出場獻唱。陳奕迅先用吉他彈唱了一首自己的歌《我什麼都沒有》,也許是太過投入,演唱過程中出現了破音。隨後返場時,他用鋼琴彈唱了一首約翰·列儂的《Love》,他還笑說這是第一次自彈自唱,自己其實不會彈鋼琴。
陳奕迅的偶像張學友出場更加隨性,他站在百葉窗前,點開手機伴奏,唱了一首自己20年前發行的英文歌《Touch of Love》,被驚豔的外國網友錯把張學友認成成龍,在直播評論區感嘆,「原來成龍這麼會唱歌啊!」
這場線上演唱會隨著各國明星的出場變化著場景、畫質和語言,沒有華服和鎂光燈,卻尤顯音樂本身的力量。危機面前,音樂往往能超越國界和語言,直抵人心。一首首金曲構建起人類共同記憶,當它的旋律出現,就調動起大家真摯的共鳴。
78歲的披頭四樂隊貝斯手保羅·麥卡特尼穿著西裝馬甲出現,呼籲各國領導人加強公共系統的建設,以免再次發生這種危機。他提到自己的母親在二戰期間曾是一名護士,並向全世界前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當他坐在鋼琴前,彈唱披頭四經典曲目《Lady Madonna》,一下把人拉回到了那個英倫搖滾的黃金時代。雖然披頭四解散50年了,約翰·列儂也離開我們40年了,但搖滾樂永遠年輕。
值得一提的是,保羅·麥卡特尼在1985年也出席了那場轟動全球慈善演唱會,那時觀眾們都很期待披頭四能為慈善重聚舞臺,儘管最終沒能實現,但大衛鮑伊、鮑勃·格爾多夫等歌手上臺陪著他唱完了一首《Let it be 》,場面三分溫馨七分唏噓。
滾石樂隊四位成員在家中合奏經典曲目,右下角的鼓手瓦茨全程對著空氣打鼓
同樣賺足眼淚的還有滾石樂隊。因為疫情,他們原定在5月份開啟的北美巡演取消了。在直播中,四位成員分別在各自家中合奏了一首他們1969年發布的經典曲目《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77歲的主唱米格老爺子中氣十足,歌聲中比原版多了些笑看人生的底氣和瀟灑。鼓手瓦茨家裡似乎沒有架子鼓設備,全程拿鼓棒對著空氣打鼓,但是每個拍子都在點上,像一個無招勝有招的高手。
這次慈善演唱會參與嘉賓眾多,大部分歌手表演時間僅限一首歌。從選曲上可以看出,他們都拿出了壓箱底的曲目。
在社交媒體坐擁上億粉絲的泰勒·斯威夫特坐在中國風的「荷塘月色」壁紙前,演唱了新歌《Soon You』ll Get Better》,演唱的過程中泰勒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幾乎全程都緊閉著雙眼。這首歌講述的是她陪伴母親與癌症鬥爭的故事,她擔心沒有力量去詮釋這首歌,曾表示不會公開演唱。
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了一首關於母親抗癌的歌曲
而另一首關於親情的歌曲來自綠日樂隊《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樂隊主唱比利·喬·阿姆斯特朗十歲那年的九月,他失去了父親,悲痛中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昏睡。母親去敲門,他只說,「九月過去的時候再叫醒我。」後來,這首印刻了個人回憶的歌成為綠日樂隊的最熱單曲,也是許多樂迷走進搖滾樂的入門曲目。
不止於音樂
在義大利疫情暴發時,居家隔離的義大利人就在自家陽臺發起了社區音樂會——社會生活因為疫情停滯了,音樂不能停。義大利人很有藝術細胞,流行音樂、古典音樂、電子樂輪番上場,為了表達對中國援助的感謝還演奏過中國國歌。
但是這場慈善音樂會的「野心」不止於音樂。
在各組明星表演間隙,演唱會的策劃方插入了不同類型抗疫公益短片,回顧了這段時間各國發生的種種——高呼「武漢,加油!」的中國市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醫護人員送餐的志願者;在醫院治療的非新冠患者,因為疫情不能有陪護,家人就在醫院樓下支個小板凳陪她;為保持社交距離的奶奶,悄悄把甜甜圈留在孫子家門口……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故事,提醒著我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需要用團結和愛去重建昔日的世界。
另外,歐巴馬夫婦、比爾·蓋茨夫婦、演員凱特·溫斯萊斯等也出現在屏幕前,不僅鼓勵大家堅持居家隔離,還對關於抗疫的不同議題發聲。
比爾·蓋茨夫婦宣布蓋茨基金會已經對多支疫苗研究團隊進行資金支持。對於疫苗研發,比爾·蓋茨持樂觀態度,「明年年底之前,其中一種(我們資助)的疫苗將研發成功,屆時我們需要讓全世界人民都能用上疫苗。」
不止一位藝人提到醫護人員防護物資緊缺的問題。
美國演員麗麗·萊因哈特的姐姐是一位重症監護室的護士,現在正在抗疫前線工作。她倡議政府、企業和慈善家等社會各方積極為醫療物資籌集資金,「不要讓像我姐姐這樣的人冒著生命危險,我們卻沒有盡力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資源。」
47歲的英國演員伊德裡斯·埃爾巴在3月17日確診新冠肺炎,他的妻子薩布麗娜·杜豪隨後也檢測出陽性,幸運的是,他們後來都治癒了。在這場直播中,兩人現身說法,鼓勵大家積極抗疫,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提供防護物資。
而原本不在演出名單上的碧昂絲也驚喜露面,她沒有帶來歌曲,但是嚴肅地談論了美國防疫措施中對黑人社區的忽略。
1985年的Live Aid演唱會
人類總是因為危機而聚在一起。相比35年前,發達國家為了非洲赤貧人民捐款,這一次疫情環球同此涼熱,我們要在自助與互助中求生。這場演出沒有受益者和捐贈者之分,本質上是一次虛擬網絡間的互相取暖,為世界各國人民加油鼓勁,成就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型線上演唱會。
就像歌手凱莎在直播時說的,「我們作為人類是如此脆弱,但此刻也展現出了人性一個美麗的側面。」(李銳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