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利:好校長就是好制度

2020-08-15 名校長工作室


張春利校長

作者:張春利,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職教中心校長

8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教育局開展全市校長讀書論壇活動。該市職教中心校長張春利分享了共讀《學校制度思考》(曹永浩編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的感受,指出一名好校長就是好制度,當一名優秀校長將理念外化成學校的管理制度和團隊建設時,對於一所學校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校長讀書進入升級版之後,我們「博雅讀書」讀書小組把研究的主題確定為「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期間選擇的共讀書目不斷向管理理念、方法策略和制度文化靠近。這個月我推薦的是《學校制度思考》。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一所中職名校——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這所學校是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2017年我去這所學校考察過,當時的感覺就是震撼,被這所學校充滿濃厚的文化氛圍、優美獨特的景觀建設、積極向上的師生狀態所震撼,當時的感慨就是「中職學校竟然也能發展到這種程度」;二是一位名校長——曹永浩。他在這所學校從一名代課教師做起,先後擔任班主任、副主任、主任、副校長,2004年起擔任這所學校校長,至今已經16年,他開創的「車間進校」培養模式,以及「超市模式第二課堂」、「校園經典歌曲對抗賽」、「牽手德育」、「學生成長十字箴言」、「校園快樂廣播操」等特色品牌活動至今充滿活力。三是近乎完美的制度文化。我們經常講到學校文化建設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做的更多的往往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很少能把制度文化講清楚。這本書中的每一章節,都是用「制度思考、親歷者說、制度設計」三個環節講述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制度體系,讀了他們的制度才讓我真正感受到原來制度竟然如此的有溫度、有文化。

下面,就這本書中最值得大家借鑑和思考的幾點與大家分享:

一、管理理念

(一)「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還應該有一個副標題——「好校長就是好制度」

原人大附中校長劉彭芝認為,「校長和規章制度建設的最佳關係,就是校長的辦學思想都外化在所建設的規章制度之中」。

曹永浩校長認為,「做一任校長,不管這個校長有多麼優秀,多麼善於管理,總是要退任的,而退任之後,留給學校最好的禮物是什麼?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能留下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以及一整套規章制度,使學校得以持續穩定的發展」。

「校長最重要的權利就是人事、財務和教職工福利的決定權,但對這些,我都用規章制度將自己的權利『約束』掉了,我的權利幾乎和普通教職工一樣。」

這大概就是曹校長能夠持續在一所學校擔任16年甚至更長時間校長的緣故。因此,他說「制度才是校長」。

(二)49%的老師接受51%的決議才是民主

民主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這種思想高度和覺悟是需要教育和培養的。

教代會討論重大的管理制度或者考核辦法最好採用無記名投票,以舉手的名義通過存在很多隱患。

我們應該大膽、真心的讓教職工參與制度和辦法的修改討論。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的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召開大大小小的會議30次,7次修改方案,討論時間長達四個月。最終採用無記名投票,少數服從多數的辦法通過。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教職工的教育和培養過程。

二、方法策略

(一)用「多把鑰匙開一把鎖」解決「三重一大」問題

我們今天當校長不僅壓力大,而且風險更大,一不小心我們恐怕就成了反面典型,到那時我們可能會感到無限的冤枉,但是,我們都無法駕馭這個時代,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智慧,讓管理更加科學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是因材施教的恰當比喻,「多把鑰匙開一把鎖」則是處理「三重一大」事務的最好辦法

當前重大決策、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這「三重一大」是考驗校長的關鍵點,在這方面不論大校、小校,我們都得規範程序、完善制度。曹永浩校長的採購管理制度就是最值得我們借鑑的辦法:他們在校內成立需求、詢價、理財、評標四個組,四個小組相互獨立,互相分離、相互制約,各組人員不交叉,四把鑰匙最終開啟「採購」這一把鎖。校長只參與立項,各小組的工作校長都要迴避。這樣做一定是更加的公開、公正、公平、合規的。

(二)用「頭腦風暴」制度解決「創新發展和一言堂」的問題

我們常常為領導們缺少創新舉措而著急,也經常因為開會大家很少提出建設性意見而變成「一言堂」去苦惱。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的「頭腦風暴」會議制度值得我們學習。

「頭腦風暴」制度讓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充滿了激情和活力,改革創新點不斷湧現,群策群力狀態已經形成

三、制度文化

(一)制度建設的四項基本原則

一是制度設置,關鍵在於合情合理(第一次違規,家長來校領回手機並承諾其子女一個星期內不帶手機到學校;第二次違規,家長來校領回手機並承諾其子女一個月內不帶手機到學校;第三次違規,家長來校帶回手機並承諾其子女兩個月不帶手機到學校;第四次違規,學校將給予該生警告處分);二是制度認同,關鍵在於學習宣傳三是制度的成效,關鍵在於執行四是制度的優化,關鍵在於與時俱進(手機管理制度:本規定2001年8月制定,2018年第三次修訂,由公布之日起執行)

(二)把理念和創新寫進位度才能落實

有了正確的理念,還要有相應的制度,這樣才可能「將落實進行到底」。

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的制度文化集中體現在:他們提出「把快樂寫進位度」,出臺了《活動育人特色品牌實施意見》;提出「把愛心寫進位度」,出臺了《「一個不能少」課堂教學管理規定》;提出「把微笑寫進位度」,出臺了《「十星學生」評選方案》;提出「把師德寫進位度」,出臺了《學校教師忌言忌行及文明微信行為規範》;提出「把名師寫進位度」,出臺了《學校名師工作室管理辦法》;提出「把廉政寫進位度」,出臺了《廉潔誠信承諾書制度》;提出「把委屈寫進位度」,出臺了《學校教職工申訴制度》及《學生違紀處分申訴制度》;提出「把路名寫進位度」,出臺了《校園文化標識說明》。

由此可見,在東莞市機電工程學校,制度無處不在,不僅體現出了制度的規範性,更多的是傳遞出一種文化,這恐怕就是大家願意遵守制度的內在因素,更是學校得以長期穩定發展的訣竅,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來源:思政潮

投稿:tougao@mho.cn

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一位校長對《學校制度思考》的思考
    《學校制度思考》值得思考和借鑑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職教中心校長 張春利校長讀書進入升級版之後,我們「博雅讀書」讀書小組把研究的主題確定為「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期間選擇的共讀書目不斷向管理理念、方法策略和制度文化靠近
  •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口號當止
    近幾年,「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口號頗為流行,筆者卻以為現在到了該廢止的時候了。「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固然強調好校長在好學校建設的重要作用,然而若把一所學校的成敗寄希望於校長一人之身也很危險,這生動折射出當下存在的教育管理的濃厚人治色彩,折射出當下普遍存在的落後的校長專斷獨裁、權力過分集中的官僚化管理模式。
  • 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間好學校
    一個好一校長,就是一間好學校 作為一個經歷教師,科組長,主任,校長等崗位的一線教育者,筆者深深懂得,內耗大是教育資源的浪費踐踏,也是導致教師壓力山大,平均壽命不到60歲的根源,更是教育教學停滯不前的主因,而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就是需要一個具有「五氣"的校長。
  • 致敬張桂梅校長: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一站,就是一輩子。1996年丈夫因胃癌去世,她傷心之餘,申請調到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於是,每天早上5:30分,宿舍樓裡準時響起張校長略帶東北口音的聲音「姑娘,起床啦!快起床啦!」晚上,校園裡最後一個睡覺的一定是張校長。紮根山區教育四十年,華坪女子高中開辦十二年,張校長沒有家。和孩子們一樣住在宿舍裡,天天和孩子們朝夕相處,摸爬滾打。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她嘔心瀝血,卻一輩子無兒無女。
  • 體驗:一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體驗:一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好領導才有好未來!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將無能,累死千軍」,一位偉人說過「路線問題解決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這些都深刻地說明,一個好的領路人,對一個團隊是多麼重要,對於一所學校同樣如此,一個好校長關係到這個學校好的前途命運。為什麼校長對一所學校能起這麼大作用呢?筆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說其中的道理:2005年筆者學校調來了一名張姓校長。
  •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家門口就有好學校,全縣重點率、本科一、二段上線率連續三年居全縣第一。」家長們口中的「好學校」,就是由溫義邦擔任校長的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第三中學,學校軟體「硬」、硬體優,辦學水平在百姓中有口皆碑。能夠在這裡讀書,來自威遠鎮納家村將升高一的學生吳祥雯很自豪。在她的印象中,過去村子裡的哥哥姐姐考上重點大學的都是出自於互助三中,能成為他們的小師妹她直呼「很幸運」。
  • 一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這個變化,得益於學校有位好校長——57歲的張慧穎。在南開區甚至天津基礎教育界,提起張慧穎這個名字,人人都豎大拇哥。  「一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是張慧穎對校長責任的理解。她由一名教學能手成為一名學校領導。1997年,張慧穎被調到新建的南開區實驗學校。眼看就要開學了,校園裡還滿是雜草。
  •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新解
    不可否認,由教師到校幹到校長,由以教育學生為主但以管理教師為主,其角色變化不可謂不大,可以說是一個質的飛躍。在此悄悄地問一句:作為一個稱職的教育管理者所具備的人文素養、學識底蘊、管理經驗,你們準備好了嗎?
  • 滎高校長崔永勝:努力做一名好校長
    滎陽高中校長崔永勝作為優秀校長代表作了典型發言。現將其發言《努力做一名好校長》摘錄如下:崔永勝         多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刻認識到,必須努力做一名好校長,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好校長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師生。在滎高,每周一都要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老崔講故事」是重要的一環。我曾給師生講滎高的歷史、講傑出校友的故事;講學校感動的人、講良好家風的故事;和老師們探討「吃虧就是佔便宜」的人生哲理,共同堅守「寧可吃虧也不能喪失良知」的底線。
  • (鄖西)「一名好校長(園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7月7日—8日,馬安鎮教育系統根據中共鄖西縣教育局黨組文件《鄖西縣2020年中小學校長、中心幼兒園園長競聘上崗工作實施方案》和馬安鎮中心學校2020年「縣管校聘」的工作要求,轄區內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分別開展了校長、副校長
  • 好校長「動」起來,好學校才能「走」起來
    特級校長流動指標控制在總指標的60%-70%,預留出每兩年的晉升空間。一所好學校常常與一位好校長天然地聯繫在一起。好學校是專業見識深遠的好校長長期經營的結果,在當下,讓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校長流動起來,是解決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 魏書生:怎樣當個好校長
    如果真要說校長是學校「靈魂」的話,那麼辦學思想就是校長的靈魂。衡量一個校長是否成熟,是一個簡單的管理者,還是一個銳意進取的追求者,關鍵就看他有沒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只要有了先進的辦學思想,學校的各項工作就有了目的性、方向性和前瞻性。  那麼,校長正確的辦學思想從何而來呢?  1)是多學習,堅持與大師與經典「對話」,用前人的智慧精華武裝自己的頭腦。
  •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句話對嗎?
    在今天學校教育裡,很多地方的教育專家和教師都在討論「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個話題,大家認為這句話對嗎?小編的理解為:一所好學校,離不開一位好校長;一位好校長,只是一所好學校的一部分,它離不開學校管理層的付出與配合。
  • 真的是制度第一,校長第二嗎?
    前段時間,和一位校長在一起閒談,談到了教師評估問題。他說,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評估制度的實行需要一個過程。學校為了推動某項工作的開展,會制定製度來引導老師,其中對教師影響最大的就是一些評估方案。當新推出一種方案的時候,許多老師都不會注意。因為學校以前已經制定出了很多的方案,也已經裝訂成冊了,可是落實的卻很少,所以教師把這些評估的制度在心理上會認為:那只是寫在紙的東西而已。有時,學校為了使制度制定儘量地適用更大多數的教師,要下發制度的討論稿,可是大多數教師都隨手扔到了一邊。
  • 一位只會管理而不會領導的校長不是好校長
    現在,「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的觀念,已經被多數人所接受。但我認為,一位只會管理而不會領導的校長則不是好校長!一位好校長要善於做好領導工作,而不僅僅是管理工作,不能立足於只當一個管家。單純的管理,是一種簡單的、生硬的、群眾易產生牴觸情緒的、以行政命令為主的制度管理方式,只會做管理工作的校長決不是一位好校長。
  • 鄉村學校發展之困: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但另一種觀點是好校長能夠改變現狀,「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的觀點這幾年在鄉村教育領域頗為流行。什麼樣的校長是鄉村好校長?鄉村好校長在哪裡?他們究竟是怎麼做的?2018年3月,湖南省教育基金會與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弘慧」)聯合發起「鄉村好校長計劃」公益項目,旨在湖南省51個貧困縣以及安鄉縣、藍山縣、桃源縣尋找好校長。10月底,15位「第一屆鄉村好校長計劃」候選人名單正式出爐。
  •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西安航天基地校園長高級研修班開啟培訓學習
    培訓中,航天基地校園長共同聆聽了上海外國語大學閔行外國語中學校長吳金瑜帶來的《學校特色文化建設中校長的作用與地位》報告。吳金瑜用中國文化中蘊含的道理告訴校園長,接管一所新的學校,不是發號施令,而是靜下心來研究學校優秀文化,並將時代元素融入後加以推行。
  • 蕭規曹隨:適用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應當得到延續
    制度不在於是誰制定的,也不在於所用時間長短問題,而是在於是否適用。唯有適用國事時政的制度,才能稱得上是好的制度。既然蕭何所制定的制度仍然適用於漢惠帝執政時期,那麼為什麼要捨近求遠,重新制定不知是否適用的制度,而遺棄已有且適用的制度呢?
  • 如同蔡元培之於北大,梅貽琦之於清華,沒有好校長哪來好大學
    一個校長對於一所大學究竟有多重要,由此可見一斑。如果說大學是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校長就是在火車頭控制速度和方向的列車長。那麼,校長究竟是怎樣影響和引領大學的?
  • 好學校、好校長、好教師、好學生
    教育就是以人成為人,好學校是能夠讓學生快樂成長,讓教師幸福發展的學校。好學校必須有學生喜歡的課堂。這個課堂就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的課堂,是以生為本,以學為本,以素質為本的課堂,每一堂課都是師生生命快樂健康成長的過程,每一堂課都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奠基石,課堂不僅是知識的課堂,還是素質的課堂,更是生命成長的課堂。好學校的「好」應該寫在師生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