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謙虛其實很「傷」娃,別讓你的回答,毀了孩子

2020-11-07 識物集

大米去參加幼兒園的開放日,這次幼兒園組織的是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做手工,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大米發現她旁邊的小朋友做的手工特別好,用剪刀也很熟練,忍不住就誇獎起來,誇讚這個小朋友動手能力很強。

旁邊的媽媽聽到後可能是覺得不好意思,馬上就說孩子不是很好,平時在家都是自己幫她做手工,今天絕大多數也是幫著做的。這位媽媽說完明顯感覺這個小朋友原本神採奕奕的眼神暗淡下去,大米不忍心在打擊孩子,也就閉了嘴。

這個場景是不是特別熟悉,很多家長都會在別人表揚孩子的時候,為了顯得很謙虛,或者害怕孩子驕傲,都會採取一種否定甚至打壓的方式來回復別人。

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你自認為的謙虛,孩子們並不能理解,孩子們得到的反饋就是自己不行,自己不夠好,甚至自己很差,這樣做不僅嚴重打壓了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會挫敗孩子上進的勇氣,這是一件非常得不償失的做法。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別人對孩子的誇獎呢?

1、及時地表示感謝

當有人對自己的孩子表示讚賞的時候,第一時間表示感謝,這是對別人基本的尊重,因為當我們得到別人的稱讚,馬上看似謙虛的否定,其實對對方也是不尊重的。

你換種角度想,別人誇獎你,你連忙說做得還不好,這是不是也在否定別人的眼光呢?所以最得體的方式就是第一時間對別人的誇讚表示感謝,感謝別人不吝誇獎。

2、肯定孩子的努力

如果也應和別人說,我的孩子確實很優秀,這樣確實不符合絕大多數父母的性格。中國父母普遍含蓄,承認自己優秀這種事一般不會表現得很明顯。

那麼,父母可以換一種角度,比如可以說,確實孩子在這方面下了功夫,非常努力,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經過努力獲得了一點進步。這樣說,既不顯得自我標榜,也同時肯定了孩子的付出,讓孩子自己也會覺得很欣慰。

3、及時鼓勵孩子

等到不在人前的時候,可以把剛才別人對他的肯定再重複一次,然後對孩子表示祝賀,並且告訴孩子,父母因為他的進步感到很開心,希望他可以繼續再接再厲。

告訴孩子不用和其他人比,只要自己和自己比,每天都有進步,這就是值得肯定的時候,而且他的進步父母都是看在眼裡的,同時表示願意陪著孩子一起進步,對他的進步表示很開心。

4、給孩子一顆平常心

有些孩子經過別人的表揚,就很喜歡這個過程,很享受被別人表揚的過程,養成了一種會為了獲得別人表揚而做事情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避免過猶不及。

父母也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努力和進步不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肯定,而是為了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快樂。由此告訴孩子,無論你做什麼事情,都不需要為了證明給別人看,只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成長。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簡單又很複雜的事情,尤其在面對孩子的成長和社交,面對別人對孩子的褒貶,很多家長都做不到一顆平常心,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這裡也要告訴各位家長,面對孩子,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要坦然接受。別人表揚孩子,不需要過多的謙虛,大方的接受,並且告訴孩子再接再厲。面對別人的批評,告訴孩子不需要過多介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坦然面對,讓自己越來越好。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
    導讀: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碗「毒湯」毀了多少中國孩子,傷脾不長個,家長別給娃喝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但在有的父母眼裡,這是孩子缺少教養的表現,他們出門前就會提前交代孩子,遇到人要主動去打招呼,要大聲的去問好。如果孩子沒有做到,父母就會去指責孩子,而有的孩子父母越是批評他,他反而更倔強。雖然孩子見到人不打招呼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但是父母培養孩子的基礎禮儀時,也要注重自己的方式方法,逼迫孩子去達到目的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對於處在叛逆期的孩子,你讓他往東,他卻偏要往西。
  • 別讓「謙虛」傷了孩子,實事求是才是教育的王道
    父親不以為然地回答:「那就是謙虛的說法嘛,再說,你再優秀,也肯定還有進步的空間嘛。」小A說,父母的一句謙虛,讓她內傷幾十年。從小到大,每當別人稱讚她的時候,父母總是謙虛地說「沒有沒有」,甚至會接著列舉出她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現在她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不錯,原以為父母終於會向別人表達對她的認可,沒想到,父母卻更「謙虛」了,生怕別人說他們「女兒去了大城市就了不起了」。
  • 家長常要求孩子做到的三件事,看似是「懂事」,其實傷了娃的心
    但是凡事都要有度,一旦強行要求孩子去執行某些禮貌,反而會傷了孩子的心。老公聽完卻沒說兒子,反而問了苗苗一句話:「你覺得和別人分享一定會快樂嗎?」苗苗回答:「當然了。」老公接著問:「我要是把你的口紅也送給別人呢?」苗苗愣了愣,好像明白老公的意思了。
  • 當有人誇你孩子時,家長別再用「中國式謙虛」回復了,太傷自尊了
    新娘靦腆得回答:「哪裡哪裡!」外國好友驚了一下,然後說:「眼睛、鼻子、嘴巴都漂亮」聽到這個回答,惹得全桌哈哈大笑。這就是中國式的謙虛,對於大人來說是一種自謙的方式,但如果用到孩子身上可能就是一種殘忍。但由於你的謙虛,掩蓋你的喜悅,傷害孩子自尊。讓謙虛成了你的「驕傲」,對孩子的「殘忍」。因為當外人對孩子的誇獎使家長說出客套話般的「謙虛」,那一刻開始,謙虛也不再是個褒義詞。真正的謙虛,從來都不是打壓自己去迎合別人,而是不盲目自負,不誇大自己的能力,是一種對自己內心力量的篤定和對對方的尊敬。
  • 「以為會大火,結果毀原著」的5部劇,哪部傷了你的心?
    「以為會大火,結果毀原著」的5部劇,哪部傷了你的心?第一部:《劍王朝》這部劇改編自小說《劍王朝》其實小說還是挺讓人驚豔的,人物的塑造和劇情的設定,都非常不錯。而女主李一桐演出了一種面癱的感覺,讓人看了覺得尷尬,這可傷了不少原著黨的心。第二部:《從前有座靈劍山》很多導演和編劇都分不清仙俠劇和武俠劇的區別,這部劇便是其中之一。很多網友吐槽,只要是發生在古代的劇,都會被拍成武俠劇。
  • @所有人,夏天不要給孩子剃光頭!既毀顏值又傷娃
    天氣越來越熱,看著孩子經常滿頭大汗,一大批奶奶正摩拳擦掌準備給孩子們剃頭髮,並美顏曰:這樣既可以讓頭髮長得又黑又密,關鍵還涼快。這不,最近就發現小區裡多了很多的「小光頭」。打住!以前我們就說過,反對給娃剃光光,因為「天氣熱剃光頭涼快」、「剃光頭可以使頭髮長得又黑又密」的這些說法,本身就存在很多的誤區。
  • 沒事別這樣叫自己的娃,時間長了,娃的性格都被你「毀」了
    導讀:沒事別這樣叫自己的娃,時間長了,娃的性格都被你「毀」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事別這樣叫自己的娃,時間長了,娃的性格都被你「毀」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外人誇孩子時,你是啥反應?做不好會傷了娃,家長要注意措辭
    在孩子的事情上更是這樣,如果家長領著孩子出門,聽到別人誇孩子,比聽見誇自己還要開心。並且面對孩子,大人之間肯定都是以誇讚為主,表揚了孩子就等於是表揚了家長的教育。誇別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當面孩子被人誇,要做出什麼反應才最合適,這倒是需要思考的。當外人誇孩子時,你是啥反應?做不好會傷了娃,家長要注意措辭。
  • 孩子被誇好看,機智家長應如何回答,謙虛又有面子
    誇得多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人家。後來看見書上說,人家誇你,就禮貌回句謝謝就是最好的回答。我這就跟著做了。結果回娃的姥姥家時。經過一次後。姥姥就直接數落我。怎麼不知道謙虛呢。人家誇你那是禮貌。你這麼直愣愣地收下,真是不知道謙虛。我……好吧。我對這方面的人情世故真是不知道。長久的在外生活。家裡的生活習俗跟不上了。
  • 父母沒事別這麼喊娃,不然時間一長,孩子的好性格都讓你毀了
    很多家長可能會發現,現在很多小名和外號比大名叫的頻率要高得多,很多爸媽在喊孩子的時候,一般都不會喊大名,往往會叫一些暱稱,但是爸媽一定要注意了,父母沒事別這麼喊娃,不然時間一長,孩子的好性格都讓你毀了。
  • 你以為你是愛孩子,其實你是在幹擾孩子
    不止是這樣,她一會兒又問孩子渴不渴,要不要上廁所,一會兒又忍不住地要跟她說幾句話。我知道這位媽媽是真的愛孩子、關心孩子才會這麼做的,但她一定不會知道,她的愛已經把孩子的專注力給毀了。生活中,這樣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家長可不止她一個人!
  • 當別人誇你孩子時,作為父母,別再用「謙虛」的回應來傷害孩子!
    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喜歡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大多數中國父母來說,他們常常會把這種喜悅隱藏於心而不願意說出來,他們往往認為孩子不能多誇,要謙虛一點,要收斂一點,這樣才不會驕傲。閨蜜家的女兒靈靈2歲多就會背誦近百首唐詩,三歲時便可流利說出《弟子規》,到了四歲時,甚至簡單的乘法算式都會計算。
  • 別再用這幾招嚇孩子了,你以為孩子變聽話了,其實孩子是在害怕
    一旁的寶寶看得目瞪口呆,等父母再次拿起勺子餵飯,孩子在馬上就張嘴吃飯了。這一招育兒版的"殺雞儆猴",不少父母覺得好玩,紛紛拿家裡娃做實驗,看到底靈不靈,沒想到效果真還不錯。可是我想說,這招越有效,對孩子的傷害越大。
  • 孩子太懂禮貌是好事?其實正在悄悄「毀了」孩子,你還在沾沾自喜
    尤其下面這些「懂禮貌」的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別再沾沾自喜了!第一個,大的一定要讓小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大度、寬容也一直被我們譽為良好美德,因此大多數父母從小教育寶寶,一定要學會謙讓,大的一定要讓小的。但其實在孩子眼裡,自己未嘗不是小的呢?
  • 「熊孩子」用棉花糖毀了蟹火鍋,寶媽無奈質問,娃的回答讓人動容
    「怪異」行為家長別多心,他可能只是在向你表達愛意。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表達愛意的方式,不同的年齡段做法也會不同,有時候孩子看似「搗蛋」的行為,其實可能是在向你表達愛意。最近浙江的一位寶媽就經歷了一件「起初讓她無奈,後來頓覺暖心」的小事。
  • 你以為就你家孩子是熊孩子嗎?別人的萌娃其實只是時機不成熟
    現在滿大街都是萌娃,羨慕不已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熊孩子也是從萌娃發展過來的成品!不是你家的孩子才是熊孩子,其實你在大街上看到的萌娃很有可能就是你孩子的同班同學還是一起挑戰極限的死黨,放在80年代的教育方式,這群人很有可能就是死裡逃生的倖存者!!!你媽不打你,那別人就以為你媽得了羊癲瘋,那必須得打你啊!
  • 別人誇自家娃時,你怎麼回答的?這才是高情商的回答
    相信很多父母帶寶寶外出時都有被別人誇讚寶寶的經歷,那麼對於別人的誇讚你是怎麼回答的呢?我們中國是傳統的謙遜之國,謙虛成了全民必須必備的一種品質,所以當別人誇讚自家寶寶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謙虛的說:「哪裡哪裡,其實淘氣的很」,在大人看來這是一種謙虛的美德,可是在寶寶看來這是對寶寶的否定和不信任,遲早會讓寶寶覺得爸媽表裡不一,對寶寶的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
  • 孩子埋怨:「媽,為啥我是大扁頭」,這件毀娃顏值的事別幹了
    01這件毀孩子顏值的事家長別幹了劉女士跟丈夫在大城市打拼,兩人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夫妻倆沒辦法同時妥善照顧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雖然長相相似,但是頭型一個圓一個扁,差別十分明顯,妹妹的臉蛋也因為扁頭而顯得比較寬。劉女士詢問後,孩子奶奶自豪地說:"看,多板的頭,我當初給娃睡了好幾個月才睡出來的。"聽到這話,劉女士欲哭無淚,在她看來,扁頭實在太毀娃顏值了。
  • 當鄰居朋友表揚自家孩子時,你是怎樣回答的?
    有的家長可能會很謙虛,連續的回覆對方「沒有,沒有,哪裡優秀了,比起你家孩子差遠了」;有些家長則會回答「別表揚他了,一點都不聽話,學習成績也不好,我最不喜歡他」;有些家長則會很坦然的接受他人對自家孩子的表揚,並且溫柔而自豪的撫摸著自家孩子的頭說「還可以的,我家孩子很聽父母的話,學習也很認真,每一次考試都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