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禮貌是好事?其實正在悄悄「毀了」孩子,你還在沾沾自喜

2020-09-03 兜兜的媽咪育兒趣事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長輩教育要懂禮貌,見人要打招呼、大的要讓小的......懂禮貌確實是一種良好品德,這樣的人在社會中也更受歡迎,但現在很多家長「曲解」了懂禮貌的含義,本來是好事,誰曾想卻給孩子帶來了深深的傷害。

我的朋友小李就是一位「嚴格」的父親,他平時經常要求兒子懂禮貌。家裡來其他小朋友時,好吃的永遠先給別人,即使是兒子正在玩的玩具,只要外人要,他都會要求孩子讓出來。

一次他兒子跟鄰居家的小孩起了衝突,小李走過去後沒問原因,只是指責兒子並讓他道歉。按小李的話說:「小孩子起爭執那一定是兩個人都有錯,為什麼不大度點先道歉?這樣才是有禮貌的表現」。後來小李的兒子還是乖乖道歉了,可我在孩子的眼神裡卻看到了失望和不甘。

懂禮貌的本質是好的,但有些家長刻意要求的「中國式禮貌」,其帶給孩子的危害可不止一點點。尤其下面這些「懂禮貌」的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別再沾沾自喜了!


第一個,大的一定要讓小的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大度、寬容也一直被我們譽為良好美德,因此大多數父母從小教育寶寶,一定要學會謙讓,大的一定要讓小的。但其實在孩子眼裡,自己未嘗不是小的呢?

把好吃的,好玩的先給弟弟妹妹沒問題,但如果自家孩子正在吃,正在玩,此時還要硬逼他們讓出來,很可能會傷到他們的自尊心,甚至影響親子關係。懂禮貌不等於委屈自己,如果孩子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日後很可能會變得沒主見,不敢為自己的利益去爭取,這樣在社會上是很辛苦的。

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應該出面調和,畢竟好吃的好玩的不只有一個,如果自家孩子此時也很想要,家長最好多考慮下他們的感受,選擇尊重他們,而不是強迫小孩讓出去。至於弟弟妹妹,可以準備其他有意思的東西,畢竟小寶寶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轉移的。


第二個,要求孩子「過分」謙虛

謙虛沒問題,但「過分」謙虛就要注意了。表妹和表妹夫都是很謙虛的人,他兩的小孩成績很好,是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每次別人誇獎孩子的時候,表妹和表妹夫都很「謙虛」的說道:「她哪有那麼厲害,都是碰運氣而已,班上比她成績好的大有人在,不行啊,還是要多努力才可以」。誰知到了後面,表妹家孩子的成績下滑非常厲害,人也變得不愛說話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和認同,如果你想鞭策小孩,不表揚就算了,但不能不認同,尤其是在外人面前,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甚至自我否定,變得消極怠慢。而且,適當的鼓勵不會讓孩子驕傲,有時候還會成為動力,所以家長們又何必「閉口不說」呢?


第三個,要求孩子過於「忍讓」

開頭說的朋友小李就是這樣的家長,永遠要求自家孩子先道歉,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跟小李一樣,這樣不問原因,只是一味讓小孩道歉的行為,很可能會讓孩子日後養成「討好型人格」,當他們處在一個集體中時,容易迎合,希望大家都喜歡自己,而忽略了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所以建議家長遇到小孩爭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原因,誰有錯在先誰先道歉,分不清楚的話,兩個小朋友可以一起道歉,讓孩子真正懂得道歉的意義。


還是那句話,懂禮貌是好事,但凡事都要把握分寸,父母首先要分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禮貌」,在「禮貌」和孩子內心想法上,其重要性是不分上下的,關鍵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家長們可要好好把握啦!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
    導讀:「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禮貌」,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父母還在沾沾自喜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不少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欣欣一直以來都是眾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她不僅長的好看,從小還特別懂事,見到比自己年長的人都會打招呼。從這一刻開始她終於意識到,"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摧毀孩子!好在欣欣媽及時感知到了孩子的變化,並且開始糾正自己,但是還有不少的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important}導讀: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會被稱呼為「禮儀之邦」,因此,在孩子從小的教育之中,懂禮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個人美德,但有時候,過分盲目的懂禮貌,對於孩子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這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起來是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其實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如果你也有,請一定要注意起來。
  • 別讓「中國式禮貌」毀了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是從小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懂禮貌、有素質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教導也是很上心。但是有時候家長自己認為很有禮貌的行為,由於家長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生活中有些很常見的「中國式禮貌」,看似孩子學著做這些行為對成長是有利的,實則是恰恰相反。下面列舉3種「禮貌性」的錯誤,看看家長們是不是正在做。
  • 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瓦解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別再沾沾自喜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誇讚孩子的詞彙有很多,但「可愛」、「聰明」、「乖巧」這些俗語都比不上「有教養」這三個字。「有教養」的孩子:不僅代表孩子有禮貌、懂禮儀,還代表父母教育得當。哲學家Herzen說:「禮貌是比最高智慧、一切學識更重要的東西」。懂禮的孩子更易被眾人接納,擁有最好的機會。但每位父母對「禮貌」的定義不同,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也有一些「特別的禮貌」,或許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而非成長。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刻意訓練孩子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事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貌和道德品質,只是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長為了擁有一個「懂禮貌」的孩子而刻意訓練孩子,而這種刻意的「中國式禮貌」其實反而傷害了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培養孩子懂禮貌固然是一件好事情,這是在教會一個孩子的生存之道,也是讓孩子今後在社會上的有一定的立足之本。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沾沾自喜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家長會非常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也許大家並不知道,如今的中國式禮貌,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父母千萬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沾沾自喜,一定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的孩子,家長們還在沾沾自喜嗎?
    中國是禮儀之邦,對禮貌禮儀非常講究。作為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懂禮貌大方得體的樣子。初衷是好的,但是有時候會弄巧成拙。小敏是個八歲的小女孩。從小,媽媽就送她去學舞蹈。經過幾年的練習,她已經學會好幾支舞蹈。全家人看到他的進步都很開心。
  • 「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甚至沾沾自喜
    每個國家的禮儀有所不同,中國式禮貌講究一個&34;字。隨著時代進步,人們開始接受不同的文化,審視傳統文化,改變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問題家長依然沒有注意到,甚至沾沾自喜,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跟小良聊完天后小水漸漸發現,自己的這些做法好像挺不適合孩子成長的,這些禮儀看似講禮貌,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有哪些禮貌方式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 這5種普遍的中國式家庭禮貌正悄悄的摧毀你的孩子,你在教孩子?
    前言:大家我國從古至今都是會被叫法為「泱泱大國」,因而,在孩子自小的文化教育當中,懂禮貌是一項十分關鍵的本人傳統美德,但有時,過分盲目跟風的懂禮貌,針對孩子而言卻並並不是一件好事。,實際上已經悄悄的摧毀你的孩子,父母沒必要教,假如你也是有,請一定要留意起來。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古往今來,我國留下了許多禮儀方面的傳統,家長在教育小孩時也常常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有禮貌,但家長們教小孩懂禮貌的方法都正確嗎?李女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工作日的時候小孩都是奶奶在帶,到了周末李女士也會主動把小孩接回家。
  • 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我們國家歷來以「禮儀之邦」聞名,講文明懂禮貌成為固定的行為準則。禮貌的行為有助於人際交往,禮貌的人有助於社會和諧穩定。然而,有一些常見的「禮貌」並非有益,它正在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孩子,你中招了嗎?5種常見的「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家長沒必要教
  • 這些「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其實像這樣的現象在我們周圍還有不少,出於禮貌,家長總會對小孩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這些&34;正一步步毀掉孩子,許多家長卻還沾沾自喜哪些「中國式禮貌」會毀掉孩子?1、主動要求孩子打招呼小朋友在外面如果碰到親朋好友的話,大人一般都會主動把小孩推到面前,讓他們打招呼。有時候小孩連這些人是誰,應該怎麼叫都不知道,記不住別人的稱呼其實也很正常。
  • 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你還在沾沾自喜嗎
    文丨逗逗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中國是禮儀之邦,非常注重禮貌禮節,大到整個社會宣揚「講禮貌,懂文明」的風氣,小到每個家庭把「講禮貌」當作基礎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灌輸懂禮貌的思想。在如今社會,一個懂禮貌的人更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也更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實則卻是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了
    三、特能說話的孩子在現實生活當中有這樣一類孩子,平時總是叭叭叭的說個不停,給父母們一種孩子社交能力很強的錯覺,其實這類孩子並沒有太會說話,只不過是平時看起來很能說白了,有些時候說出來的話,還會讓別人下不了臺。
  • 「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這些行為要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是禮儀之邦,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染下,中國人大多講究謙虛有禮貌。父母也從小就教導孩子要懂禮貌,然而有時候強迫性的「中國式禮貌」,讓父母有了面子,卻慢慢毀了孩子。
  • 「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你的孩子,家長要警惕,別再引以為傲了
    這讓小曼的父母感到格外丟臉,於是他們就開始批評女兒沒有禮貌,做得不對。這讓小曼很長一段時間都悶悶不樂,她非常受打擊,也開始疏遠父母了。分析: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還是非常常見的,不僅是小曼的父母會喜歡這樣做,還有很多家長也很願意這樣做。而這種做法,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禮貌」。
  • 你所認為的「中國式禮貌」其實正在傷害孩子
    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懂禮貌,然後我們也沿用著那一套「理論」繼續教育著我們的後代......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知禮懂事的孩子,也常常會提醒孩子謙虛有禮。殊不知,有些中國式的禮貌,真的很傷害孩子。
  • 將禮貌教育融於孩子的生活,教孩子懂禮貌,講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
    01鼓勵孩子打招呼、問好「叔叔好、阿姨好」,看到別人家如此懂禮貌的孩子,再想想自家總是害羞,一見人就躲在你身後的孩子,你不羨慕嗎?有禮貌的孩子沒有人不喜歡。要知道良好的禮貌習慣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其實孩子自己本身也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喜愛的,所以家長一定要用心做好禮貌教育哦!將孩子培養成受人喜愛的小淑女、小紳士。孩子膽怯害羞、不敢叫人,多是因為孩子性格內向,或因為家庭環境的影響。家長要鼓勵孩子向人打招呼、問好,不要總說孩子膽小這樣的話。當然也不要硬逼著孩子打招呼。
  • 別讓這四種「中國式禮貌」毀了孩子的自尊心
    然而,你的孩子是否只是「中國式的禮貌」?一:和叔叔阿姨打招呼?要懂禮貌!這是典型的給孩子貼標籤「沒禮貌、「膽小」、「不懂事」,這些的潛臺詞不過是:「你給我丟臉了。」可能出現兩種情況:孩子太小,無法表達出這種被傷害的感覺通常會一聲不吭。若父母長期這樣習慣地無意地對孩子貼「沒禮貌」的標籤,有可能孩子永遠不敢跟人打招呼,或培養出一個「自閉症」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