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浪的網友大家好,這裡是新浪2020國際學校秋冬擇校巡展上海站,國際教育大咖說的錄製現場,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了上海德英樂學院校長,上海閔行區萬科雙語學校執行校長程敏,陳校長您好,請您和我們網友打個招呼。
程敏: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好,我是上海德英樂學院校長,閔行萬科雙語學校執行校長程敏,很高興在這裡遇見大家。
主持人:那首先請您介紹以下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和未來的發展定位?
程敏:作為萬科德英樂教育旗下在閔行片區的旗艦學校,由閔行萬科雙語學校和國際高中上海德英樂學院共同組成,我們整個辦學理念為「開拓全球視野,激發無限潛能」,我們相信在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獨特的個性,獨特的潛能,教育目的就是為了激發每一個孩子的潛能。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立身世界的中華英才」,希望每個孩子都具有民族情懷、國際視野、健全人格、面向未來。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我們把辦學理念深植於每一堂課,每一個活動,每一次師生交流中。
對於學校的未來發展定位和對於學生的要求,其實我們通常情況下把它歸結為五七五二,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每一個孩子他們可以成為真誠的有責任心的,尊重他人的,可以非常堅韌的,這樣非常優秀的對於未來有非常重要的創新性人才,是我們對我們孩子的定位,也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他的成長目標。
主持人:那未來更貼合國際學校的發展,在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以及教師未來發展層面,我們都做了哪些努力和規劃。
程敏:我記得有一個非常好的話說教育是一朵雲,搖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所以人非常重要,對於任何一個學校,教師是學校的一個最重要的力量。第一,在整個師資招聘上面,我們可以說是不遺餘力,一定要招聘到最優秀的老師;第二,對於師資的培養和建設方面,因為我們是一個中外融合的學校,中外教比例1:1,所以我們注重中外教老師的融合,文化價值觀的認同,理念的認同,以及教學規範方法論的協同。
對於中外教師的培訓、開會、團隊活動,其實是按照固定的時間去進行執行的;第三、我們非常注重中方老師雙語能力的培養,讓中方的老師具備雙語的溝通,跨文化的理解,以及不同的思維模式;第四,我們還非常注重教師的梯隊建設,這樣能夠保證我們老師有自己的職業發展,並且非常的穩定。所以在我們學校有一個現象,我們的外籍老師在我們學校的穩定度也非常非常的高,通常來講,他們在我們學校工作五年,十年,八年,甚至是14年的情況都存在,這個也是我們在整個師資培養當中做的非常好的。
第五,在外部資源方面,我們也跟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培訓基地做了很好的聯動,對於我們老師的培養,和我們老師的招聘有非常好的一個支持性的作用。
主持人:那貴校都從哪些方面開拓了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和創造力呢?
程敏:我們一直認為教育不等於學校,教育也不等於課堂,所以我們的教育是要和社會、和未來需要的「創新人才「相緊密結合的,所以在我們學校的教育過程當中,我們非常鼓勵學生「走出去」,我們為此開設了相應的特色課程,叫做「探路者」。我們會把孩子帶到遙遠的四川,帶到敦煌,甚至帶到國外,在上海我們做更多的探路項目,讓孩子了解社會,通過實踐的方式去學習,讓孩子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孩子了解社會,指導他們對於未來的思考和認知,我們把它稱之為實踐性學習。
除此之外,我們非常注重「請進來」,我們會請社會各界的大咖,他們可能是非常有名的教育大師,也可能是行業大咖,也可能是家長的資源,邀請他們一起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當中來,給到學生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他們的職業經歷,讓孩子在課堂當中也能夠更好的了解社會,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合點。
所以我們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兩種方式把課堂跟社會有機的結合,成為無邊界的課堂,無邊界的教學。
主持人:那您認為家長對於孩子的國際教育規劃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程敏: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對於家長來講,永遠是希望孩子有一個最好的未來。那麼我自己有幾個建議給到家長:
第一要有堅定的目標,堅定的目標非常重要,因為當你如果碰到任何情況就想改變自己目標的時候,對於孩子其實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第二要尊重每個孩子的發展規律,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要永遠想著別人家的孩子。
第三,當我們堅定的知道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時候,我們注重的永遠不只是他的學業,還有他/她的社會能力、創新能力、溝通技巧,以及各個方面能夠在未來社會當中非常好的適應的能力,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認為全面的發展很重要。
這裡有一個小建議會給到各位家長——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是我認為非常非常重要的。送給各位家長一首詩句,叫做「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所以讓每個孩子多讀書,通過閱讀能夠更好的了解社會,對於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學業的進步,都有非常大的助力。
主持人:好的,那今天的訪談到這裡就結束了,非常感謝陳校長的精彩分享,也感謝各位網友的觀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