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明確民商事案件延期審理次數 縮短審判時間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何強)3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範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決定》和《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的兩個司法解釋。記者注意到,兩個司法解釋都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其中《決定》明確了延期開庭審理次數和限制情形兜底條款,為縮短審判時間提供了制度保障。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商事案件 延期開庭審理次數不超過2次

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關麗介紹,為持續提升民事訴訟效率,《決定》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商事案件,延期開庭審理次數不超過2次;適用簡易程序以及小額速裁程序審理民商事案件,延期開庭審理次數不超過1次。」 此外,還明確延期開庭的兜底條款,將《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中「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明確為「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情況導致庭審無法正常進行的情形」。

同時,適當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範圍,明確簡易程序的相關規則。《決定》明確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爭議不大且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兩倍以下的民商事案件,應當適用簡易程序。同時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商事案件,證據交換、庭前會議等庭前準備程序與開庭程序一併進行,不再另行組織。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不適用公告送達。

「上述規定有效縮短了立案到送達、庭前準備到開庭、開庭到裁判的時間,切實提高司法效率。」 關麗說。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貴祥也表示,《決定》明確了延期開庭審理次數和限制情形兜底條款,為縮短審判時間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有利於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同時,適當擴大了簡易程序適用範圍,充分發揮簡易程序在立案、送達、審理、判決等程序中簡單快捷的制度優勢,達到簡化程序、快速審判的效果。

近期將加快出臺金融消費者保護司法政策

在發布會上,劉貴祥介紹,2018年,全國法院共審結一審商事案件341.8萬件,通過合同案件的審理,尊重契約自由、維護契約正義,強化市場主體的契約意識、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提升市場經濟活力。審理金融借款、保險、證券等金融類案件83.9萬件,保護合法交易,平衡各方利益。

「要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準確把握經濟違法行為入刑標準,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介入經濟糾紛,堅決防止把經濟糾紛認定為刑事犯罪。」 劉貴祥說,對改革開放以來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因經營不規範引發的問題,要以歷史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法不溯及既往等原則,依法公正處理。

他表示,近期,最高法要加快出臺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司法政策,及時出臺銀行卡司法解釋,保護銀行卡持有人的合法權益。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或修改涉及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證券市場違法行為的司法解釋,解決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 何強 編輯 於音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民商事案件延期開庭不超過2次
    ——北京市地平線律所律師胡永平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說最高法3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兩個優化營商環境的司法解釋,分別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範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以下簡稱《規定》)。
  • 縮短審理周期!鼓樓法院金融案件審理駛入「快車道」
    組建首批4個金融快審團隊,集中辦理金融借款合同、保險人代位求償權、信用卡糾紛類案件。金融快審團隊對金融類訴訟案件實行集中審判與「簡案快審、難案精審」繁簡分流機制,案情基本一致的採取集中開庭、集中審判方式,縮短審理周期,打造金融案件審理的「專屬快車道」。
  • 什麼是延期審理,哪些情況下法院會延期審理刑事案件?
    ,為什麼有些刑事案件法院會延期審理?通常情況下,法院會在事先確定的開庭時間完成對案件的審理。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審理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影響審理繼續進行的事由。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需要延期審理。「延期審理」就是說,將原本確定的開庭時間向後推延,改在之後的某個時間再次開庭。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發布《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嚴格規範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的決定》兩部司法解釋,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 九民紀要|民商事審判最大公約數:直面130個疑難爭議問題
    中國民商事審判最前沿、爭議最集中的疑難問題,終於迎來了一把尺子。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並即時生效。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第九個會議紀要,而且聚焦民商事審判工作,故被稱為《九民紀要》。
  • 民商事審判證據制度研究
    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了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分配,即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 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有多長?(詳細)
    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法釋[2000]29號)第二條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 魏都法院重組審判團隊,推動民商事案件即審即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思遠 通訊員 張棣 8月11日,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整合審判資源,組建了9支民商事速裁快審團隊該舉措的實施,將有效推動案件分流有序、類案集中審理,使無事實爭議的案件即審即結。據了解,每支速裁快審團隊包含1名審判經驗豐富、審判技巧嫻熟的優秀法官,採用「1+1+2」的模式組建,即每名法官配備1名法官助理、2名書記員,形成以法官為中心、團隊成員分工協作的速裁審判組織模式。
  • 民商事案件法律檢索標準流程
    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文件的標題已經明確了不適用於農村房屋的租賃糾紛。 注意法律文件的條文對適用事項範圍的界定。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即明確該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而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該規定。
  • 全國人大代表高子程:疫情期間應研究延期開庭審理案件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假期順延、交通管制等原因,難以在常規期限內審結的案件,可否延長審理期限?人民法院應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審判管理工作,這個問題得到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1月28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在認真聽取、收集部分律師代表意見後,第一時間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疫情背景下法院延期開庭審理案件」的口頭建議。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很快回復並採納此建議,各地法院迅速發布疫情防控期間的審判執行工作安排。
  • 涉疫情民事案件哪些因素屬於不可抗力?最高法明確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就出臺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一)答記者問  1.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意見》的制定背景和主要過程?最高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要求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民商事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妥善處理涉疫情糾紛案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級人民法院一直依法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和審判執行各項工作。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同時,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
  • 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探討疑難民商事案件
    本報訊 黃建華 陳劍波 梅雪笑 記者徐明攝影報導:近日,撫州市中院發布消息,該院自2011年以來,推出了「民商事案件發改評析制度、民商事案件專家組討論制度、民商事法官集中學習日制度」三項長效機制,民商事審判工作呈現出多個方面的明顯提升,精品案例迭出,多篇案例被最高院、省院刊物選登,民商事審判工作獲得了整體躍升。
  • 最高法明確:非司法解釋文件不能作為裁判文書的依據
    4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問答口徑(一)(法〔2020〕105號),其中第二條明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範性法律文件的規定》第四條規定,民事裁判文書應當引用法律、法律解釋或者司法解釋。
  • 最高法:當前民商事審判中的10個重要問題詳解
    在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劉貴祥2019年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對這次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高度重視,周強院長剛才發表了重要講話。更大權力意味著更多責任,法官要從對人民負責的高度行使人民賦予的審判權,保證每一個案件的審理都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要求,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執法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民商事審判工作要充分展現司法為民的價值追求,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三是要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眾訴訟的民商事審判工作機制。
  • 最高法:研究制定智慧財產權案件審理特別程序法
    光明網訊(記者靳昊)第四次全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會議7月9日在山東青島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我國有望制定智慧財產權案件審理特別程序法。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產權法院體系建設。加強現狀分析和國際趨勢研判,研究建立國家層面智慧財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
  • 《人民法院報》:最高法一巡召開民商事審判工作座談會
    本報訊 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在湖南郴州召開巡迴區民商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總結2019年以來巡迴區民商事審判工作情況,研討交流巡迴區民商事案件審判中的法律統一適用問題。會議通報了2019年以來巡迴區民商事案件審理情況。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省(區)高級人民法院分管民商事審判工作的負責人介紹了各自轄區法院2019年以來民商事審判工作情況。
  • 城陽法院速裁團隊多措施助力案件審判加速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歐陽繼瀟 通訊員 楊媛 青島報導2020年以來,城陽法院積極推動「民商事案件速裁快審新機制」試點工作,深入開展簡案快審的實踐探索,完善速裁團隊建設,高效化解糾紛,切實縮短案件辦理周期。
  • 民商事案件適用速裁程序的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審結的198件速裁案件平均結案時間僅為9天,而同期民事審判庭平均結案時間40天,縮短了31天。快速裁判,可迅速起到穩定安服作用,避免矛盾激化,有利於社會安定。   3、案件調撤率高。在審結的速裁案件中,判決11件,調解81件,經調解撤訴102件,其他4件。調、撤率為92.42%,比同期全院的調、撤率52.36%高40個百分點。   4 、案件質量好。
  • 國務院新聞辦就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商事案件營造法治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5月19日(星期二)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劉貴祥,民二庭庭長、一級高級法官林文學介紹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商事案件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