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知行醫生
培養一個孩子,需要耐心和精力,也更需要掌握方法。有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為了讓自己睡得更加輕鬆,更是受到網上一些專家言論的鼓動,早早的便給孩子進行分床和分房睡,但實際上過早的分床和分房睡,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
「媽媽,太擠了!昨天我晚上睡覺很擠,睡得好不舒服」,又聽到女兒說這句話,王女士也是十分不解。
閨女每天早上都會說睡的床很擠,這根本不可能呀,一個人一個房間,房間裡還是一張一米8寬的大床,就是兩三個人在那張床上睡覺,也不會覺得擠。
第一次沒放在心上,於是便蹲下身子,認真地看著自己女兒的眼睛:「為什麼晚上睡覺會擠呢?你那張床很大,可以告訴媽媽是什麼原因嗎?」聽到這話,女兒二話不說,直接把王女士拉到了自己的房間。
先把一個很大的布娃娃,放到了大床的裡側,又拿了一個一米五的大熊,放到了大床的外側,緊接著自己躺在了這些布娃娃的中間,對著媽媽說:「媽媽你看,是不是很擠」。
看到這一幕,王女士也是哭笑不得,直接對著女兒無奈地說:「你晚上睡覺,拿這麼多布娃娃幹嘛,把他們從床上拿下來,這樣就不會覺得擠了。」
可是接下來女兒的一句話,直接讓王女士淚目:「這個大熊是爸爸,這個布娃娃是媽媽,到了晚上,我就有爸爸媽媽陪我一起睡了,才不要把他們拿下去。」
聽到女兒的話語,王女士當場陷入了自責和內疚當中,很後悔給女兒這麼早的分床和分房睡。一開始的時候,閨女不聽話,各種各樣的哭鬧,後來不哭鬧了,卻每天給自己說睡覺擠得慌,沒有想到是這個原因。
王女士陷入了反思當中,是不是讓女兒分床和分房睡的時間有些早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兩歲就直接給孩子分房,何止是有些早,簡直就是太過早了。關於孩子分床和分房的最佳時間,專家早就給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三歲分床,五歲分房」,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很容易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1、讓孩子失去安全感,變得敏感孤獨自卑
1到3歲的孩子,還只能稱為寶寶,對父母是有極強的依賴感的,還無法離開父母過久,特別是晚上睡覺,過早離開父母分床分房睡,會使這份安全感消失,讓孩子無法適應。
讓孩子失去安全感,一個人面對黑夜,沒有父母的陪伴,很容易陷入敏感孤獨和自卑當中,不利於孩子健康性格的發展。
2、阻礙親子感情交流,導致親子出現隔閡
1到3歲是孩子與父母建立依賴感和信任感的關鍵時期。過早地與孩子進行分床分房,很大程度阻礙了孩子與父母的交流,阻礙親子感情的互動,讓親子之間的關係出現隔閡,甚至導致孩子出現親情淡漠的現象,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
3、心理變得更加脆弱,孩子承受能力變弱
分床分房的時間過早,孩子容易陷入恐懼不安和孤獨中,內心也會變得無比脆弱,缺乏自信,缺乏魄力,缺乏格局,無論是思考問題還是處理事情,都會變得膽怯,從而錯失很多良機,尤其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承受能力變弱。
孩子0到3歲是建立安全感的時期,對周圍的環境熟悉階段,所以每個寶爸寶媽都能夠重視分床和分房的時間,三歲分床,五歲分房,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要想著一蹴而就。
給孩子分床分房睡,需要遵循以下幾點
1、不宜過早,分床不要早於三歲,分房不要早於五歲
2、循序漸進,先分床然後再分房
3、要有耐心,多做一些睡前小互動
4、注意細節,時刻給寶寶安全感
生娃不容易,帶娃更是沒有那麼簡單,拉扯一個孩子長大,尤其是對於新手寶媽而言,絕對是一個十分緩慢,也十分令人頭痛的一個過程。這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一些寶媽根本就無從下手,但是這個時候,大家千萬不要去想當然的解決問題,一定要掌握科學的辦法,凡事多問問專家和過來人的經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