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300字
閱讀時長:約4分鐘
沒有一個家長是讓一個新生兒自己睡的,獨立睡覺的寶寶,即使不是和媽媽也是有月嫂陪伴的。
經常能看到有寶寶的家庭都會買嬰兒床,然後放置在爸爸媽媽的房間。這時候最讓家長猶豫不決的事,就是寶寶現在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睡,還是直接睡在自己的床上?但是睡小床有可能夜裡照顧不方便,但是和爸爸媽媽睡大床,又擔心把孩子給壓到。
寶寶出生後,到底該怎麼睡呢?
佩佩(化名)因為是新手媽媽,所以在準備產後的東西,考慮並沒有很周到。於是寶寶出生後,來不及準備寶寶睡覺的東西,只是暫時想著讓寶寶跟著自己睡,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但是在第二天夜裡,佩佩就被女兒微弱的哭聲嚇醒了。立馬查看什麼情況,原來是被子把女兒悶住了。一整夜佩佩都在安撫女兒,生怕再發生一點意外。
隔天佩佩就去買了嬰兒床,有了這次經歷,說什麼都不能再讓寶寶睡一起。
同睡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有些家長覺得寶寶和自己睡能夠促進親子關係,媽媽也能及時照顧到寶寶。
★★★好處l 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寶寶在離開媽媽身體後,只會憑藉著感知能力,尋找自己熟悉的味道。而媽媽是和孩子待得最久的人,在媽媽的身邊孩子能夠感覺到安全感。
所以早期的時候,母嬰同睡能滿足寶寶的依賴。加深母親和孩子的感情。
l 更加方便照顧孩子
家長和寶寶同睡,照顧寶寶更加的方便,能夠及時發現寶寶的任何異常,避免發生一些意外的事,家長無法及時處理。
且寶寶容易餓,隔一段時間就需要哺乳,夜裡父母總是要起身查看寶寶,所以和父母同睡也是在減輕媽媽的負擔。
★★★ 弊端▼ 寶寶容易被壓
寶寶和父母同睡的時候,寶寶需要有自己單獨的被子。千萬不要跟媽媽蓋同條被子,很容易把寶寶捂住。導致寶寶呼吸困難,甚至缺氧。
寶寶因為太過小隻,又不會說話,根本沒有辦法求救。因為同睡,造成嬰兒受傷的事例太多了。
▼ 容易被大人傳染
孩子的抵抗力弱,家長每天在外面風塵僕僕的,接觸很多東西,會帶著許多細菌。這時候父母不小心把外界的細菌帶給孩子,有可能生病。
▼ 容易睡眠不好
爸爸媽媽兩個人,把孩子放在中間,寶寶會被家長擠壓到,只剩下一個小空間。十分的不舒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爸爸打呼嚕的,寶寶的睡眠質量輕,很容易被吵醒。
寶寶這2個表現就可以分床睡
獨立意識缺乏
當寶寶3歲後,還一直出現依賴父母,這時候家長就要開始和孩子分床睡。為了避免孩子的抗拒,家長可以讓寶寶選擇心儀的小床,跟寶寶一起布置自己的床,這樣能夠儘快接受和媽媽分床睡的事實。
兩性認知
6歲的孩子已經萌發了兩性意識,這個時期雖然懵懂,但父母要及時做好疏導孩子,正確的引導孩子獨立睡覺,讓孩子能夠有明確的兩性分界線。
結論
所以最好的分床睡的年齡是3~4歲,這個時間的也是寶寶獨立意識覺醒的時候,家長在和寶寶交流時,如果遇到寶寶抗拒一人入睡,可以循環漸進的採取懷柔政策,不要太強硬。
我們可以通過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一個人睡是很了不起的事,告訴孩子這是跨進長大的第一步。相信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像大人一樣。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