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以後,從病房裡出來的時候,寶寶緊挨著媽媽,和媽媽一起回到病房。病房裡給寶寶專門配備了一個嬰兒床,住院期間,寶寶都是自己一個人睡在嬰兒床上,媽媽自己一個人睡在病床上。
出院回家以後,新生兒是獨自睡嬰兒床,還是和媽媽一起睡一張床呢?每個家庭的選擇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新生兒獨自睡小床,有的是和媽媽睡一張床。我家兩個寶寶在新生兒期,都是和媽媽睡了一張床,感覺這樣方便照顧,寶寶也沒有什麼不適感。
新生兒獨自睡嬰兒床的好處
崔玉濤醫生在《崔玉濤圖解寶寶成長——規律睡眠》這本書中提倡新生兒獨立睡小床,因為他研究發現有下列幾個好處:
1、有助於孩子以後分房睡
如果孩子一出生就自己睡嬰兒床,孩子就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床,以後就不會存在分房睡困難的問題。現在很多家長最頭疼和孩子分房睡,孩子不願意一個人睡覺,就是因為和媽媽睡一起時間太久,有了依賴。有一個荷蘭的朋友,在女兒出生後就自己一個房間,獨立性也是相當強大。
2、嬰兒床能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在胎兒期的時候,喜歡被包裹的安全感,成為一種習慣,出生以後也喜歡有個東西依靠。如果寶寶睡嬰兒床,嬰兒床很小,寶寶有欄杆依靠著,會感到安全。如果和媽媽在大床上睡覺,他就會感覺空間太大,缺乏安全感。
3、有助於形成獨立睡眠
寶寶自己睡嬰兒床,不需要依賴媽媽頻繁餵夜奶就能睡著,而且因為沒有母乳的氣味,寶寶也不會頻繁醒來要求夜奶,所以有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容易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4、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大人們在睡覺的時候會呼出很多二氧化碳,導致寶寶周圍的環境不清新。如果寶寶獨自睡小床,周圍只有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會低很多,所以相對來說,寶寶周圍的空氣更清新,睡眠環境更好。
5、保障睡眠安全
如果成人睡眠比較沉,又不太老實,可能在翻身的時候壓到寶寶,寶寶會出現窒息危險。美國兒科學會不建議寶寶和媽媽同睡,就是因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曾經出現過嬰兒窒息猝死的風險,雖然風險很低,也是不容忽視的。
新生兒和媽媽一起睡的好處
1、有助於保暖
新生兒出生後比較怕冷,這是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全,體表面積大散熱多,皮下脂肪較薄,身體裸露頻率高,無顫抖反應,棕色脂肪又分布有限,所以新生兒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和媽媽一起睡,媽媽的體溫可以給寶寶提供足夠的熱量,讓寶寶睡得更安穩。
2、方便餵夜奶
寶寶和媽媽睡一張大床時,如果媽媽能夠採用躺著餵奶的姿勢,可以很方便地給孩子餵夜奶。媽媽可以把身體挪動到寶寶的身邊,或者把寶寶移動到自己身邊,餵夜奶後,直接躺下睡覺,不需要再起床。對媽媽來說,有助於保證自己的睡眠時間。
3、有助於增進母子關係
寶寶和媽媽一起睡是一種自然的習慣,美國西爾斯家族特別崇尚和寶寶一起睡眠,他們認為寶寶在一起的時光很短暫,一起睡體現了媽媽對寶寶的愛,這種愛和時刻的貼身關懷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4、專家認為也很安全
儘管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寶寶和媽媽一起睡有風險,但是美國聖母大學母嬰睡眠行為研究室的詹姆斯.麥肯納發表研究結果表明:寶寶和父母同睡最安全,實際上,和父母同睡的寶寶出現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概率更低。
如何保證寶寶的安全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其實嬰兒獨自睡嬰兒床,和媽媽一起睡大床,這兩種方式都有可能導致寶寶窒息,所以首當其衝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保證寶寶的安全。
1、設立子母床
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嬰兒在1歲以內,應該和父母在同一個房間內睡覺。最好在父母大床邊上放一個嬰兒床,寶寶自己睡在一邊,父母也能方便照顧寶寶,這樣大家都有獨立的空間,互不幹擾。
2、給寶寶提供清新的環境
有的父母有吸菸的習慣,千萬不要在有嬰兒的房間內吸菸,因為煙霧會使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提高兩倍。煙霧中的毒氣會損傷寶寶的肺部,對寶寶的呼吸系統造成傷害。
3、讓寶寶仰躺著睡覺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讓寶寶仰躺著睡覺,頭部要偏向一邊,防止吐奶和溢奶。不要讓寶寶趴著睡覺,因為趴著睡覺,會讓寶寶的頭部陷進被褥裡,寶寶的周圍只有自己呼出來的空氣,而沒有足夠的氧氣就會窒息。寶寶仰躺著時呼吸順暢,也更容易被喚醒,啟動保護機制,脫離危險。
總之,寶寶是獨立睡還是和媽媽一起睡,其實是比較有爭議的問題,其主要爭議點在寶寶的安全問題上,如果能保證寶寶的安全,哪種方式都是可以的,可以選擇你最方便的方式,比如我選擇了和寶寶一起睡。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