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夫妻兩個,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海龜」,在一家銀行做管理工作。生下第一個寶寶後,小張為孩子的睡眠發愁死了。
在孩子睡覺方式上,小張遵循的是美國的育兒觀念,等到孩子一出滿月,就給小寶寶準備了一個單獨的房間,單獨睡一張床。小張認為,這樣才能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長大後不依賴父母,避免人格缺陷。
可是,這種孩子單獨睡的辦法實行一周後,小張就苦不堪言。夜間,孩子需要餵奶或者哭鬧時,小張必須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另一個房間,才能餵奶或者安撫孩子。還有時,小張擔心寶寶睡覺不老實,會把被子踢開身體著涼,也會去嬰兒床邊查看,一夜下來,要起來好幾趟,根本得不到休息,白天也無精打採的。
小張的媽媽心疼閨女,說:「中國人祖祖輩輩都是媽媽抱著孩子一起睡,你非得學什麼美國呀,自討苦吃!」
沒辦法,小張給我打來了電話,訴說了她的苦惱:「小紅姐,晚上,我到底讓孩子怎麼睡呢?」
美國人認為,讓孩子儘早的單獨睡,有兩種好處:一種是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第二是可以避免孩子和大人睡一張床出現窒息的風險。
但是,除了美國等西方國家,世界上其他國家,大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睡的。像在日本,父母和孩子是一起睡的。這種「共睡」的方式能夠促進父母和孩子親情關係的促進。說到嬰兒猝死率,沒有研究證明孩子和父母共睡一床會增加窒息的危險。所以說,大人和嬰兒睡一張床的健康風險被誇大了,好處卻被縮減了。
嬰幼兒,尤其是一歲之內的小寶寶,和父母同睡,可以增加他們自身的安全感,有更好的睡眠質量,對小寶寶的身體發育也有好處。同時,與父母同睡也可以增強家庭中親情氛圍,有利於小寶寶愛的性格的形成。中國人乃至亞洲人普遍的「孝」的觀念養成,和從小父母的親情呵護有很大的關係。
在國內,我相信,把孩子單獨放在另外房間睡的做法很少,很多父母會讓孩子和自己同床睡。還有些
父母,會在床邊放置一張嬰兒床,讓嬰兒在裡面睡,父母可以很方便的照顧嬰兒,這兩種方法都很適合。
至於說儘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問題,在這裡,小紅姐多說幾句,現在的青年父母,受到的所謂精英育兒理念,有些偏激,言必稱美國。其實,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育兒觀念和實踐辦法,沒有優劣之分,更多的是生活方式和物質條件不同造成的。在亞洲、非洲,很多地方新生兒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睡的,拿中國來說,絕大多數孩子,在一歲內乃至更長一代時間,都是和父母睡在一起的,可是,長大後,也沒有什麼生長障礙,更不會出現人格缺陷。
所以說,沒有一個絕對正確,需要嚴格遵循的育兒方式。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區的育兒方法,都是受到時代、文化、風俗制約的,以一個更放鬆的心態,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更符合生命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