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豔
面部腫脹流膿、持續高燒、呼吸衰竭、意識不清........一名菲律賓籍船員因在船上被蚊蟲叮咬後未重視,從而引發全身嚴重感染,生命垂危。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在日照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胸外科、感染科、隔離病房等多學科的通力合作下,最終將這名船員從死神的手裡拉了回來。
時間拉回到6月3日,當天凌晨2點40分,一名年僅21歲的菲律賓籍船員在船務代理於先生的陪同下,來到日照市人民醫院,此時的船員面部腫脹,呼吸困難,右側肢體也已經不能活動,病情非常嚴重。據120急診醫生介紹,該船員的左側面部6天前曾被蚊蟲叮咬而出現了紅腫發熱症狀,因為覺得並不是太大的事,所以一直沒有就醫。但近日,該船員的面部腫脹越來越重,發熱高達39度,而且意識逐漸模糊、肢體功能也出現了障礙。
恰逢國外疫情肆虐,患者是外籍船員,且有發熱的症狀,醫院立即通過發熱門診將患者收入隔離病房,經過反覆核查排除了新冠肺炎,但是患者病情越來越重,迅速出現昏迷和呼吸衰竭,轉至重症醫學科二病區繼續治療。
科主任劉偉告訴記者,醫院上下對該患者極為重視,醫務科指示全力救治,患者雖然排除新冠,但不能排除其他傳染病,為防止交叉感染,重症醫學科二病區成立救治專班,科主任帶領骨幹醫生護士在防護得當的前提下帶頭進隔離病房為病人查體,其他醫護人員也踴躍報名參加專班,集中力量救治病人。
患者被送到重症醫學科時已經出現了深度昏迷、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呼吸已經達到了每分鐘50次以上,胸部CT提示雙肺被嚴重破壞、多發肺膿腫,醫生立即給患者注射肌松劑控制自主呼吸,使用呼吸機帶動患者呼吸。患者肺膿腫破裂,形成膿氣胸,胸外科醫生立即給予左右兩側插胸部引流管。患者生命體徵不穩定,重症醫學科聯合多個科室一直在努力搶救著。
經過多學科會診,醫生們診斷患者得了敗血症,極有可能是皮膚破潰後感染了某種細菌,該細菌已播散入血。為了儘快確定病因,醫生對患者進行了血液和其他相關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果不其然,這名船員的血液內存在大量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金葡菌),且該菌已經在血液內大量繁殖、釋放毒素,並通過血液流通擴散至患者全身,尤其以肺部和腦部最為厲害,血液、肺泡灌洗液、胸腔積液、腦脊液培養出大量金葡菌,如果不及時「殺死」這些細菌,將危及患者的生命。
劉偉主任介紹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臨床比較常見的致病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治療十分棘手,臨床上僅有萬古黴素、利奈唑胺、達託黴素等少數幾種藥有效果,這幾個藥也有側重性,利奈唑胺對肺部和腦部感染比較好,但是對血液感染效果差,達託黴素對血液感染比較好,但是對肺部和腦部感染無效。一般的患者如果少量的感染這種細菌,通過其中一種藥就能進行很好的控制,但是這個患者全身多個部位大量感染,一種藥顯然不能完全「殺死」細菌,患者危在旦夕,怎麼辦?「一種藥不行,就兩種抗生素聯合著一起用!雖然這幾種抗生素聯用在臨床上極為罕見,但現在唯有控制住細菌,患者才能有生存的可能!」於是,重症醫學科的醫生立即同時使用了達託黴素和利奈唑胺兩種藥。但是治療一段時間後,再次檢查顯示患者血液中還是有大量金葡菌,醫生於6月15日將利奈唑胺換成了萬古黴素,加強清除血液中的細菌,終於在不懈努力下,6月21日患者血液中的細菌終於基本被殺滅了。
但是腦部還有大量細菌,除了輸液治療外,還得想其他辦法。劉偉說:「通過血液注射的一部分藥物無法通過血腦屏障作用於腦部,對於腦部感染的治療效果甚微。」於是醫生們商議後決定進行鞘內注射,就是將特效藥萬古黴素通過腰椎穿刺打在患者的腦脊液裡,最終事實證明效果顯著,患者慢慢清醒了過來。
患者病情稍有穩定,醫生們還沒來得及鬆一口氣,6月25日,患者再次高燒至39.5度,大量咳痰,呼吸困難加重,痰培養結果顯示患者肺部被金葡菌破壞後抵抗力下降,又感染了耐碳氫酶烯銅綠假單胞菌(簡稱CRPA),一同回來的藥敏試驗表明這個菌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耐藥,僅對多粘菌素有效,患者的病情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院領導和醫務科了解情況後,指示全力救治,並聯繫藥學室緊急採購特效藥多粘菌素給患者及時用上。此時患者胸部已出現大量膿液,膿液裡也都是CRPA感染,胸外科醫生再次在左右兩側胸部放置引流管,患者胸部的引流管達到了四根,每天引流的膿液在300ml以上。一邊引流,一邊使用藥物衝洗胸腔,這些綜合治療對患者肺部的康復奠定了基礎。
後來,在多學科醫生協作下,幫助患者闖過胃癱、腸道二重感染、支氣管胸膜瘻等一個又一個難關,經過2個多月的精心治療,患者逐漸撤離了呼吸機,意識恢復,病情穩定,醫生們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患者在跟遠在菲律賓的家人進行視頻聊天時說「我以為我再也見不到你們了,多虧了中國的醫生才讓我獲得了重生!」
8月21日患者轉到胸外科普通病房,因為疫情原因,目前無法回國治療,現在依然在胸外科普通病房進行治療。每次見到我們醫生查房,年輕的菲律賓小夥都會向我們豎起大拇指。
8月21日患者轉到胸外科普通病房,因為疫情原因,目前無法回國治療,現在依然在胸外科普通病房進行治療。每次見到我們醫生查房,年輕的菲律賓小夥都會向我們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