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別某,因重症急性胰腺炎到市醫院治療,入院時病情處於醫學上定義的該病兩個死亡高峰疊加期,多臟器功能不全合併全身重症感染,隨時有生命危險。醫院普外科二病區(肝膽胰脾外科)經過多次詳細會診,成功開展日照市第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視頻輔助下腹膜後壞死組織清除術,該手術的成功開展及患者的成功救治,標誌著日照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綜合救治水平達到省內先進行列。
患者是一名男性,今年36歲,因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療後10天由外院轉入日照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轉入時已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急性腎功能衰竭,腹腔室間隔症候群,多器官功能障礙症候群,胸腹腔大量積液等症狀,生命危急。轉入後重症醫學科立即聯繫肝膽胰脾外科從事胰腺病診治方向的崔周軍博士,共同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診療救治措施並在第一時間實施了經皮穿刺置管引流術(PCD術),經過一天的規範救治,患者體徵稍好轉,轉入肝膽胰脾外科。
據了解,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症,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約佔15%-20%,SAP發病速度快,併發症多,病死率高。具有早期和後期兩個死亡高峰。患者轉入肝膽胰脾外科後,在學科帶頭人張學功主任醫師、李洪波主任的指導下,崔周軍主治醫師作為主管醫師,經診斷發現,患者正處於重症急性胰腺炎兩個死亡高峰的重疊期,胰腺組織壞死60%以上,胰周及腹膜後多發膿腫,多臟器功能不全合併全身重症感染。隨後制定了詳細的診療方案,PCD引流管每日引流出黃白膿液約1000ml,患者長期腸外營養已引起腸道菌群移位及膽汁淤積,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最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療理念,科室及早為患者實施了腸內營養,減少腸道菌群移位,減輕患者全身感染狀態。在PCD引流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及時更換大口徑黎氏雙套管行膿腫衝洗引流,最大程度減輕毒素的吸收;在衝洗引流不能完全好轉的情況下,根據創傷遞升式分階段治療(step-up approach)理念,及時升級診治措施。
在李洪波主任的指導下,由崔周軍主治醫師主刀實施了經竇道視頻輔助下腹膜後壞死組織清除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經短暫引流,患者即拔管好轉出院。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經歷了ARDS、ARF、ACS、SIRS、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梗阻性黃疸、電解質紊亂等一系列併發症,最終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挽救了患者年輕的生命。
視頻輔助下腹膜後壞死組織清除術,是荷蘭胰腺小組提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創傷遞升式分階段治療理念中的第二步,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後期胰腺及胰周組織感染壞死清創的有效方法,是在第一步PCD治療的基礎上擴張竇道,經竇道置入內鏡輔助清除腹膜後壞死組織的微創技術,是胰腺疾病診治微創化、階段化、專業化治療的一部分。優勢是能進入遠離胃、十二指腸的胰體尾區,同時避免了開腹及傳統腹腔鏡清創術引起的腹腔感染擴散,可大大提高壞死組織的清除效率。因需要內鏡操作技術及治療操作過程中存在胰漏、大出血等風險,絕大多數醫院尚未開展此項技術,市醫院院成功開展此項技術,標誌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規範化、專業化治療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日照市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二病區(肝膽胰脾外科)是日照市最大且唯一的肝膽胰脾疾病診治專科,在學科帶頭人張學功及李洪波主任的帶領下,近年來強化胰腺疾病的綜合診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專業化救治及胰腺良惡性腫瘤的手術及綜合治療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早期通過積極液體復甦,腸內營養、血液濾過、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方法,最大程度的維護器官功能,後期根據患者有無膽道結石、感染性胰腺壞死、出血、消化道瘻、假性囊腫以及胃腸道併發症,實施內鏡、腹腔鏡、腹膜後小切口等綜合治療措施,使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療成功率達到省內先進水平,近兩年科室沒有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因病情重而轉入上級醫院治療;對於胰腺及壺腹部良惡性腫瘤,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通過科學的術前評估,使胰腺及壺腹部周圍腫瘤的切除率大大提高,對不能切除的腫瘤根據具體病情實行CT或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支架植入等技術,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通訊員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