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禹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成功為剛出生8天的新生兒實施了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禹州市兒科領域的空白,使我院兒科的救治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新生兒救治技術得到更有力提高。
2020年11月19日下午17:00時,出生8天的貝貝(化名),因「全身皮膚黏膜明顯黃染、納奶差、活動差2天」來到禹州市人民醫院兒科就診,值班醫護人員發現孩子像個「小金人」,經皮膚測得膽紅素510umol/l,(參考值:2.0-20.4umol/l),已明顯高於正常值,黃疸比較嚴重,值班醫生黃星顯立即將貝貝收治住院。
入院後,黃醫生即刻為貝貝急診化驗檢查,顯示:血清總膽紅素為525.6umol/L,其中間接膽紅素為507.2umol/L,已達到換血指標。科室主任、護士長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制定救治方案,考慮患兒病情危重,有發生膽紅素腦病的風險,決定先給予雙面藍光照射治療、藥物應用,並請示兒科專家李自鋒副院長,李院長指示立即安排進行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兒科團隊迅速與輸血科溝通聯繫血源,並與家長溝通為貝貝行換血治療。
李自鋒副院長現場指導救治工作,科室醫護人員為貝貝進行換血前準備,同時邀請許昌市婦幼保健院2位老師前來進行技術指導,輸血科黨創偉主任親自到許昌中心血站聯繫並運送血源,夜間11時28分,血源準備就緒,貝貝的換血治療開始。
換血療法是在嚴格無菌的操作規程下進行的雙通道同步換血術,由動脈抽出廢棄血液,由靜脈輸入新鮮血液和血漿,以每5分鐘20毫升速度進行血液交換,同步進行。換血過程中,醫護人員全程嚴密監測,每5分鐘記錄一次患兒的生命體徵及岀入血量,根據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徵臨時小量調整入血量與岀血量,使患兒生命體徵保持平穩。
凌晨1時30分,經過長達2個小時緊張有緒的治療,換血術終於結束,整個換血過程中,貝貝生命體徵平穩,各項監測指標穩定,狀況良好,複查血清總膽紅素為301.3umol/L,間接膽紅素為289.8umol/l,換血效果立竿見影。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禹州市第一例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順利實施,同志們看著病情好轉的貝貝,完全忘記辛苦的付出。
經過後續的藍光照射治療,次晨11月20日,貝貝經換血後血清總膽紅素值已明顯降至331.8umo/L,間接膽紅素降至311.4umo/L,換血治療成功。
11月21日,貝貝複查血清總膽紅素為222.2umol/l,間接膽紅素為204.9umo/L。
11月24日,複查血清膽紅素92.2umol/l,間接膽紅素62.3umo/L;11月25日下午貝貝出院,臨走時,貝貝對醫護人員露出了可愛的笑容,家長抱著粉白粉嫩的貝貝很是激動,嘴裡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語,感謝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兒科醫護團隊的全力救治及精心護理。
李自鋒副院長說: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症狀,嚴重的病例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引起膽紅素腦病。膽紅素腦病將引發眾多後遺症,如椎體外系運動障礙、聽力異常、眼球運動障礙、牙釉質發育異常、認知學習及運動障礙、耳聾等。現在我們醫院成功開展此技術,是重症高膽紅素腦病患兒的福音,為我院嚴重高膽紅素血症患兒提供有力的救治手段。同時呼籲廣大群眾重視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新生兒黃疸),並及時給予科學的治療,以保證患兒的身心健康。
首例「新生兒換血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禹州市人民醫院兒科救治技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禹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近年來一直重視業務和核心技術的提升,尤其是在核心技術的提升上先後開展了新生兒無創通氣、有創機械通氣、PS應用、HFNC、高頻機械通氣、振幅整合腦電圖、PICC、臍靜脈置管、亞低溫治療等多項先進技術,多次填補我市空白,為我市重症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救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禹州市人民醫院兒科作為首批河南省臨床重點專科、全市的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將會繼續在核心技術和服務能力上努力開拓,為我市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