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金玲 實習生廖攸
今年,《向人民承諾——電視問政》的大主題是「書記引航擔使命——推動強首府戰略全面落實」,9場直播都將圍繞著這個大主題展開。在大主題之下,8月30日晚,本期《電視問政》節目的分主題是「城市建設」,聚焦城市建設中市民切身關注的一些問題: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進居民小區難,新能源充電設施建設進度滯後,問題出自何處?市民苦盼的人行天橋何時能建成?
鏡頭一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進居民小區難
家住升禾綠城世界小區的業主黃先生反映,7月份,他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想在自家停車位上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但是在與小區物業溝通時卻遇到了問題,導致充電樁安裝的事宜遲遲沒有落實。黃先生表示,小區物業不同意自己在自家停車位安裝充電樁,主要是害怕承擔消防安全方面的責任。
為了了解更詳細的情況,行風監督員隨後走訪了小區的物業服務企業。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很支持政府促進電動汽車推廣應用,並且在小區的地面停車場規劃了四個公用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位。不同意業主在地下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是因為作為物業,他們不能判定這一做法的安全性。工作人員表示,業主投訴後,他也第一時間向社區、住建、消防部門做了反映和諮詢,但各部門最終還是將安全責任壓在了物業身上。
行風監督員在走訪中,發現物業服務企業大多以存在安全隱患,或無法接通電源為由阻撓充電設施的安裝。他們普遍反映,居民的要求本應該支持,但是,由於小區對於充電設施的用電需求並沒有提前設計考慮,他們不知道小區的現有線路是否能夠滿足安裝充電樁的條件,也無法承擔相關的安全責任。如果沒有政府相關部門和供電部門的具體指導和規範,他們只能束手無策。
部分有充電設施安裝需要的居民在安裝受阻後,曾多次向各個部門反映情況,得到的回覆也是模糊不清。據市長熱線統計,自今年以來,關於電動汽車充電樁安裝難的問題投訴,僅在青秀區就有20起,反映的都是小區物業服務企業不允許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問題。
鏡頭二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滯後
《南寧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攻堅行動方案》把充電設施建設的任務下達到各縣城區、開發區和市直各有關單位。其中,城區成為重要責任主體。以青秀區為例,青秀區在2020年底前需要完成的新增充電樁數為1060個、充電插座數為2010個,到2020年6月份,要完成任務量的70%。而根據統計,青秀區從2019年10月啟動攻堅行動到今年7月,新增324個充電樁,完成率31%;新增充電插座408個,完成率只有20%。對於建設進度滯後的原因,監督員向青秀區發改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了解。
據有關人員反映目前青秀區的新能源充電設施的推廣建設主要在公共區域和住宅小區這兩個區域,公共區域的推廣建設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此前青秀區已經進行過相應的推廣建設,現存的推廣建設空間不多了。而在小區的推廣建設則涉及小區用電改擴容和小區業主及物業的配合,難度較大。
另外,根據《南寧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攻堅行動方案》要求,市直各有關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對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也要承擔分別牽頭負責的責任。監督員在走訪各市直部門時,發現各部門的推進進度普遍滯後。
比如,市國資委有責任要求各監管企業,按照各自所管理停車位的10%,新建充電設施,但是目前進展緩慢;市商務局負責牽頭各種大型商超、加油站充電設施的建設,但據市商務局有關人員反映,他們發現各大型商超、加油站的停車場大部分是租用的,存在難以協調安裝的問題,同時還存在在加油站旁安裝充電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工作進度緩慢。
此外,南寧市還把今年建設140個公共汽車充電樁及其配套設施納入2020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該項目由市交通局牽頭負責。截至7月31日,市交通局只完成了5個充電樁的建設,正在建設中的有47個。
■向人民承諾
兩個月之內,6個充電進小區示範點取得進展
南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寧世朝承諾,以《電視問政》作為一個新的起點,按照市委「四定」的要求,問計於民,務實高效工作,承諾兩個月之內,6個充電進小區示範點的工作,以及小區充電樁公用樁的辦事導則、流程取得進展。
鏡頭三 市民苦盼的人行天橋遲遲未建成
人行過街天橋,能夠避免車流和人流衝突,保障人們安全穿越減少交通事故,可以說是事關百姓安全,事關城市高效運轉的重要設施。可是,在一些路段,人行天橋批准建設兩三年了,卻一直沒建成,導致群眾出行不便。
8月10日,監督員來到東葛路延長線,發現青秀萬達廣場門口道路兩邊和中間綠化帶圍擋中的人行天橋正在施工中,這裡人流密集,上下班高峰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
據了解,青秀萬達廣場人行天橋項目列入2015年市區主要幹道人行天橋工程,業主單位是南寧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由市發展改革委批准建設,同年8月份該項目施工單位中標,要求工期是60天。然而至今3年過去了,天橋的建設仍未完成。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項目前期耽誤了不少時間,主要是因為青秀萬達在2017年申請將天橋主體延伸接入商場二樓,導致原設計方案需要變更。然而在2019年11月方案變更完成後,青秀萬達卻回應稱因為資金問題要求不接入。該項目目前確定不接入青秀萬達,橋墩和梯道的鋼筋還在搭建中,現場工作人員預計今年9月才能主體完工。
此外,仙葫大道濱江小區人行天橋、仙葫大道觀瀾溪谷人行天橋存在項目進展較慢的情況。2018年10月,原市規劃局已批覆這兩座人行天橋的規劃方案,然而2020年8月19日監督員走訪時發現,這兩座天橋仍處於樁基工程施工和管線遷改階段。其中,觀瀾溪谷項目現場沒有人施工。
此外,鳳凰嶺路1號人行天橋雖已經建成,但天橋兩端出入口被圍擋封閉,無法通行。而濱湖路埌東六組菜市人行天橋去年年底就已完成在天橋兩端加裝電梯的改造,但電梯卻一直沒有開放,周邊市民出行頗為不便。
■向人民承諾
青秀萬達廣場人行天橋10月中旬啟用
南寧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宗光表示,回去之後立即組織力量進行詳細整改,制定好詳細工作計劃,加大建設的科學統籌力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承諾青秀萬達人行天橋10月中旬使用、觀瀾溪谷項目12月底使用。
鏡頭四 醫療衛生項目建設滯後
位於鳳嶺北片區的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2018年的南寧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由於該項目前期選址等工作進度緩慢,導致2018年12月才進行招投標,預計2019年11月竣工。8月3日,監督員來到現場時發現,項目主體已經完工,但現場看起來還在進行外圍施工,內部還是「毛坯」狀態。監督員在項目現場走了一圈,都沒有看到一個施工人員。
8月18日,監督員再次來到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項目現場,見到了一名施工負責人。周邊的群眾告訴監督員,目前附近只有一個百花嶺衛生服務站,面積較小,醫療和設備條件有限,無法滿足附近百花嶺社區、楓林社區兩萬多群眾的診療需求。除了百花嶺衛生服務站,距離最近的鳳嶺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大有2~3公裡的距離。
隨後,監督員聯繫青秀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導致項目滯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項目建設思路反覆變更,進而影響了進度;二是因為項目門前的道路未能修好,導致項目部分設施的永久接電問題沒法解決,影響竣工驗收。
■向人民承諾
年底前完成充電設施建設任務和楓林社區衛生服務建設項目
中共南寧市青秀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黃瑜表示,對《電視問政》指出的問題照單全收,確保在年底前完成充電設施建設任務和楓林社區衛生服務建設項目。同時,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舉一反三,建設品質城市,全力打造共治共建共享幸福青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