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腔調健身房V+ Fitness被房租壓垮,倒在健身行業黎明之前

2020-12-12 體育大生意

體育大生意第2193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文|馬蓮紅

體育大生意記者

「沒能熬過疫情帶來的重創,對不起大家!感謝在這艱難時刻提供幫助的品牌和人們。」6月1日,上海精品健身工作室V+ Fitness在自家公眾號發布了一條謝幕公告。

公告稱,受疫情影響所有V+ Fitness門店已全部停止營業,健身會員將由上海另外一家拳擊主題健身房Ringside接收,最終這家昔日的「白領健身」品牌還是倒在了黎明來臨之前。

高額房租下,V+ Fitness匆匆退場

V+ Fitness唯家健身隸屬於上海勝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健身品牌創立於2015年,創始人周嬋有著十多年的健身經驗,並且在健身圈小有名氣,上海五星體育專門為她打造了早間欄目《親愛的起床》。創立之初,她以個人名義出資300萬元啟動項目。

V+ Fitness創始人周嬋

V+ Fitness的目標消費人群為白領精英、商務人士及其家庭,同時還為企業提供專業定製化團建服務。V+ Fitness以小團課為主,一般將工作室開在高端商業地產。得益於創始人多年健身行業的從業經驗,各大地產商都給予了V+ Fitness優惠的租賃價格和優質地段,資料顯示V+ Fitness在上海有9家門店、1家合作場地,位於新天地、陸家嘴、徐匯、虹橋等商圈地段。

依據目標人群的消費習慣,V+ Fitness認為體面、體驗十分重要。為此,V+健身房基本店面規模在200平左右,皆配置淋浴,並避免使用全透明的圍牆,保證了一定的用戶隱私。

近年來,以團操健身為核心業務的新式健身房頗受資本親睞,V+ Fitness也在2017年獲得過一次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元訊基金投資。彼時V+Fitness志在成為全國連鎖健身品牌。但實際上,直到閉店前,V+ Fitness的營業範圍依舊僅限於上海。

在最後的謝幕中,V+ Fitness透露了「房租」是造成健身房難以為繼的主要原因。V+ Fitness停工兩個月,復工後緩慢恢復。而一進入五月,各家門店都面臨了需要一次性繳付2-4個月房租的巨大壓力(最嚴重的門店沒有任何免租不允許緩付,復工後十天內即被要求一次性繳清三個月房租)。儘管V+ Fitness管理層一直積極溝通,全力尋求各種解決辦法希望可以渡過難關,但過去的10天裡陸續有門店被停了水電,情況不斷惡化升級,最終只能選擇閉店。

來自企查查的一份公示也顯示,V+ Fitness的現金流已經斷裂,該公司近日由於借款合同糾紛被起訴。

接手V+ Fitness會員的健身品牌為Ringside,隸屬於紅星美凱龍集團子公司上海逸莘企業發展有限公司。V+ Fitness的會員將依舊享受通卡待遇,可以去Ringside任意門店參加課程,會員帳戶剩餘的私教課程,每1節私教課將會換算成2節團課。該健身品牌以專業拳擊訓練為主視覺,設有個性化的小眾運動教學,拳擊、泰拳、各類瑜伽、高跟鞋舞、蹦床等課程項目。教練團隊擁有18位曾獲得大獎資質的外籍教練。

Ringside店面

疫情導致健身房集體停業,場地房租、員工工資卻依舊需要支付,特別是身處黃金地段的V+ Fitness,房租本就是最大的支出項目。在一線城市,一所健身房開設在CBD、萬達廣場等商業集聚中心,假設平均面積200平米,每月的租金便至少需要5萬以上,再加上疫情剛結束業主便要求租賃方一次性繳納數月房租,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消費復甦、政策扶持,健身產業增長趨勢不減

V+ Fitness倒在冰雪即將消融的初春裡,著實令行業人感到意外。當前,健身房雖然已經開始營業,但一直在限制客流量,經營成本卻居高不下,不少人疑惑,疫情後健身房的報復性消費還會來嗎?

幾項數據表明,當前健身行業整體正迎來消費復甦。據了解,在北京和武漢部分門店暫未恢復營業的情況下,5月份樂刻平臺的銷售額達到1.01億人民幣,服務人次恢復去年同期水平,收入同比增長11%。與此同時,樂刻將依舊維持業務擴張趨勢,2020年將進入蘇州、廣州、成都、寧波、長沙、鄭州等6座新城市,在2021年底完成1000家門店的布局。

不只是樂刻,威爾斯健身、剛獲得新一輪融資的Justin&Julie Fitness此前也表示,儘管因為疫情原因健身房停止營業數月,線下門店收入幾乎為零,但他們依舊選擇繼續擴張計劃。

對於健身房來說,疫情後時代的市場需求將有所提升。近日線上618大促活動的數據表明,大眾健身正在逐漸復甦,京東618首日,跳繩、拉力帶等居家輕量健身產品大幅增長,大促開始後30分鐘成交額實現同比增長超200%。天貓618活動首日運動戶外商品銷售額45秒內突破1億元。

京東618首日成績單

此外,各地也採取了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提振健身經濟,進一步刺激了市場消費。杭州甚至推出了讓行業內外震驚的「1元健身房」:不賣年卡,只賣月卡,月卡也只要30塊錢。附近的居民每天只需花費1元,便可享受跑步機、立式健身車、動感單車、坐式推胸訓練器等各類健身器械30餘臺,操舞房、桌球室、室外休閒區齊全,同時儲備專業一級、二級運動員、教練員超50位,瑜伽、街舞、跆拳道等課程20餘種。據了解浙江將在今年11月底前建成1000個百姓健身房,12月底前向社會開放。

近日,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也提到,強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鼓勵發展含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內的群眾體育。加強公共體育場館建設,推進相關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從以上兩點我們不難看出,在消費復甦和政策扶持下,健身產業未來將依舊持續增長,雖然V+ Fitness突然退場令人惋惜,但更多親民的新式健身房將出現在寫字樓、社區裡,也會有更多消費者放下手機,走進健身房鍛鍊身體。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上海V+Fitness倒閉,新型健身業態就真靠譜嗎?
    有會員投訴上海V+Fitness(唯家健身)倒閉,老闆人間蒸發聯繫不上。V+Fitness是2015年創立於上海的健身品牌,以小團課、私教課程為主。2019年宣布獲得千萬級pre-A論融資,之後向全國擴張。
  • 24 Hour Fitness――老牌健身企業如何倒下
    據記者了解,除了24 Hour Fitness,美國大型健身房運營商TownSports International也正在考慮破產,旗下有包括New York Sports Clubs在內的4家線下健身品牌;健身房EquinoxFitness也宣布停繳房租物業,以維持運作。
  • Life Fitness力健將被全面出售,全球第一家VR健身房開業,以及一些...
    Life fitness 總部位於伊利諾斯州羅斯蒙特的芝加哥郊外,自1967年誕生以來,以一臺有氧健身單車起步,發展到有氧設備、力量設備和小工具等多種業務,其中,Life fitness 在1997年出售給上市公司Brunswick。
  • 健身房老闆頻繁跑路!三問海口健身房行業亂象
    2019年1月22日,有媒體報導稱,位於海口市南沙路南沙城市廣場的海口泰某全搏擊健身俱樂部突然張貼《暫停營業》公告,稱俱樂部要轉讓,健身卡未到期的會員可登記退費或轉至合作健身房健身。然而部分會員選擇登記退費後,錢卻一直沒有退回。
  • Fitness Club ——健康生活新主義
    但是這裡不是健身房,也不是健身中心,它是一個將健康營養、體育活動、社交活動融為一體的社區。 作為康寶萊深圳地區第一家fitness club的店主朱黎最有發言權。她的fitness club除了休息室、衛生間、後廳之外,還有一個寬敞的大堂被她分成了3個區域。最大的一塊有些類似健身房教室。
  • GUCYCLE倒了 keep來了 上海健身房誰主沉浮?
    3月初,keep線下健身房Keepland上海首店正式亮相靜安大悅城,不少北京用戶飛到上海刷課,為上海健身氛圍再添熱度。   一進一退,一開一關,看似兩個健身房品牌之間的「懸殊較量」,實則也是健身領域現狀的折射。有活下來,有精細化運營,勢必意味著有新入局者和淘汰者的產生。
  • 上海現共享健身房,每小時最低收費2元,網友看了直呼想去
    近日,上海普陀體育館的共享健身房正式對外開放。新的營業模式無需辦卡入會,市民只需要帶著手機就可以掃碼進場、按次按時消費,最低花兩塊錢就可以健身1小時。網友評論延伸閱讀共享經濟的新嘗試「這種健身模式,我們也在觀察。」
  • Shape Fitness打造連鎖健身潮牌 從健身房革命
    作為一個擁有全新互動模式、按次付費、全程監測燃脂狀況、超酷場館、明星教練和自主課程體系的連鎖健身潮牌,Shape Fitness塑健身正試圖讓泡健身房成為大眾的習慣。  課程體系的專業度是體現健身房水平的關鍵。Shape Fitness塑健身推出的課程包含自研課程和合作課程兩部分,總共20餘種團課,能夠充分滿足健身愛好者和健身新手的廣泛需求。
  • Anytime Fitness全球第4000家健身房落戶上海
    作為全球連續十年增長最快的的健身俱樂部,Anytime Fitness全球第4000家健身房於近日落戶上海。在正式達成摩洛哥健身房開設協議之後,Anytime Fitness還將計劃在南極州新開至少一個健身房,該計劃將使Anytime Fitness有望成為史上第一個在全球七大洲都有分支的健身俱樂部特許經營機構。
  • V+ Fitness獲元迅基金千萬級Pre-A輪投資,立足上海的精品健身工作...
    | 創業熊)兩年過去,方正證券2016年健身報告數據預估中國健身工作室為2萬家,這一數據在尼爾森發布的《2016中國健身行業報告》也有印證,報告顯示健身人群發生極大變化,年齡集中在20-40歲之間,這些人中有超過一半在公司/單位當中屬於中高層級別的管理人員,還有14%屬於專業人士(如律師、醫生、技術人員),最為直觀的一個反映是——中高端健身人群需求增長顯著。
  • 說好月初開業的健身房現在沒竣工 消費者預售卡退款難
    看到銷售人員列出的優惠條件,陳先生不由有些心動,他一直想帶孩子到健身房遊泳,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當時,那名銷售人員向周先生展示的健身房模型顯示,一樓有個很大的遊泳池:「健身房的地址正好在我單位邊上,我覺得挺方便的。」
  • 網紅健身房GuCycle疑似跑路,行業亂象何時休?
    記者記得在去年10月參加的名為《下一個20年,健身內容與趨勢》論壇上,陳騁曾侃侃而談,講述了自己的健身經營理念。而目前這種跑路行為顯得有些諷刺,這不僅失去了老顧客的信任,甚至成為毀壞健身房行業聲譽的惡性事件。
  • 全球連鎖健身房24 Hour Fitness正考慮破產可能性
    全美健身房遭遇疫情重創,24 Hour Fitness或許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健身房之一。根據美國評級機構Moody’s披露顯示,24 Hour Fitness目前有8.37億美元的定期貸款,償還到期日是2022年3月,同時,也有5億美元的無抵押債券,到期時間為2022年6月。
  • 女孩健身房健身3小時後猝死 私教行業亂象調查(2)
    記者探訪上海多家健身房發現,私教的收費多為每節課300元至500元,展示在牆壁上的教練頭銜也五花八門,國內外的各類培訓機構的證書、健美比賽獲獎 證書等,都在教練的頭銜之列。最常見的有《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簡稱「國職證書」)、《亞洲體適能資格證》和《NCSA-CPT美國體能協會註冊私 人教練證》。
  • 又一個亞歷山大倒了 「健身航母」傾覆記
    ———而在同樣對健身行業有投資的凱黎世CEO全靂看來,亞歷山大倒閉,重要原因還在於管理上的混亂,以及不能把模式標準化的問題,「再加上臺灣的房地產泡沫,使得房租成本一再提升。如果一味歸結為經濟原因、白領消費緊縮的話,那臺灣也有做得好的健身企業,比如TrueYoga.」
  • 健身房跑路事件再現!上海奧森健身關店,保潔阿姨帶淚討薪,會員數...
    又一家健身房出事了!  12月1日,有消息稱,連鎖健身品牌上海奧森約40家門店在幾天內接連關門!據不完全統計,涉及十幾萬會員和多達幾千萬會員費,近千名員工和教練的工資也沒了著落……  12月2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前往多家奧森健身門店進行實地探訪。
  • 健身房的騙局,月營收1億的健身房突然關停,揭秘行業20年的潛規則。
    6、今冬真會有更多傳統健身房倒閉嗎?  看完後,你將是朋友圈最懂健身行業的大神。  中國健身行業起步於2000年左右,之後的兩三年裡,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與2003年非典事件掀起了全民健身潮,健身行業迎來黃金期,部分大型商業健身房成為社區配套設施。那段時間,北京出現了浩沙、中體倍力、青鳥等知名連鎖品牌,上海有威爾斯、一兆韋德、英派斯等。2002年,一張中體倍力的年卡能賣到1萬元,青鳥健身則為8000元。
  • Keep上海第一家健身房開業,2019線上健身設備消費報告,以及一些有...
    Keep的上海第一家健身房開業 Keep線下健身房在北京試運營了一年之後,終於來到了上海。 3月2日,Keepland上海第一家健身房,在靜安大悅城店開業。Keepland上海依然主打按次付費小團課:一個教練,在屏幕和心率手錶等輔助下,帶領至多20個用戶上課。300平米的健身場地,一個操房,配上更衣間、前臺和休息區。
  • ...全球新年健身願望大集,以及一些健身開年好消息 |GymSquare...
    即便一部分健身房將在這個寒冬關停,但全國總量依然在快速增長。 從我們獲得的早先的數據統計,全國健身房的總數2018年達到了7萬家,增長在10以上。這7萬家健身房的2019會如何,俱樂部和工作室將經歷怎樣的變革,以及我們能從這樣的深刻變化中期待什麼。 在還沒來得及總結2018年中國健身行業之前,我們先來對2019年中國健身行業做一些期待。
  • 青橙科技推出健身行業第一個免費健身房管理系統
    青橙科技近日宣布推出免費的「健身房管理系統」,讓更多的健身房、健身從業者免費使用網際網路工具高效管理健身房,利用網際網路推廣健身服務。為了讓更多中小健身房、工作室使用到高效的網際網路工具,此次青橙科技推出了業內第一個免費健身房管理系統,基礎功能涵蓋課程預約、入場籤到、會員管理、教練管理、場館管理、財務與報表等模塊,健身房管理者可以根據業務需求,通過簡單的設置,即可讓場館內的教練和工作人員免費使用系統。對於有一定規模、有更多管理需求的健身房,可以自由選擇付費升級為高級版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