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育兒觀念與老一輩不同,老一輩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而現代育兒觀念更注重平衡,育兒講究適度。許多爸爸媽媽忙於工作,就將寶寶由老人照顧,然而最近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寶寶的爸爸媽媽都不是肥胖的類型,而奶奶卻把9個月的孫子硬是養到了30多斤,還逢人就誇自家大胖小子健康能吃。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產生了矛盾,媽媽擔心寶寶會一直保持肥胖體型,從而愁容滿面。
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如果出現了過度肥胖的情況,那麼將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過度肥胖的寶寶在運動時通常呈現出吃力的情況,而肥胖帶給寶寶身體的感受是吃力,帶給骨骼的感受更是如此。超負荷的脂肪壓在寶寶稚嫩的骨骼上,骨骼要承受這樣的壓力就會導致發育不良。因此很多時候,過度肥胖的寶寶是難以長高的。
寶寶在年紀還小的時候或許不會受到排擠,而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其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寶寶在校園中很可能被其他孩子嘲笑排擠。寶寶在長時間周圍人的眼光中,也就會逐漸感到自卑。而吃胖容易減肥難,如果寶寶的過度肥胖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那麼自卑的性格或許會在很長時間內都伴隨著寶寶成長。
肥胖帶給關節的壓力是很大的,因此過度肥胖的寶寶關節通常比較脆弱,體型適中的寶寶摔了一跤或許只是破皮,而過度肥胖的寶寶摔了一跤就有著滑膜炎的風險。除此之外,肥胖的寶寶血管更易受損,肥胖將會影響到人體的血壓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更有甚者可能會引起血液的瘀滯,一旦血液流動與循環受到阻礙,那麼血管也就會隨之流動不暢,血管的彈性、硬度也就容易出現問題。因此,過度肥胖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是存在隱患的。
運動是肥胖的天敵,如果寶寶過度肥胖,那麼家長可以為寶寶制定減肥計劃,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增加寶寶的運動量。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如此一來,寶寶的體重就會得到控制。
俗話說,三分靠練七分靠吃。由此可見食量與體重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想要控制寶寶的體重,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好寶寶的食量,尤其是在運動過後,一定不要任憑肥胖寶寶吃進驚人的分量,這樣是起不到控制體重的效果的。
制定綠色健康的食譜是有必要的,家長可以制定出寶寶一周的食譜,其中蔬菜與粗糧的比例宜多不宜少。除此之外,控制寶寶的零食量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家長習慣在寶寶飯後提供零食,這樣會加大寶寶身體的負擔,對於控制體重是十分不利的。
總之不要讓孩子過度肥胖,要多注重飲食、運動,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才是對孩子好。
所以對此你有更好的意見嗎?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關注青青不迷路,育兒知識小寶庫!
往期文章:
6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掌握這6個方法能鍛鍊孩子左右腦
6個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訓練,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