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冬悅
豐子愷說:「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然,人非草木,豈能做到心如止水,沒有情緒,沒有悲喜?不亂於心,不困於情,終究只是一種理想境界罷了。
至於將來,因為未知,難免令人生畏。還有過往,畢竟是自己一步步走過的路,總有回首懷念的時候。不畏將來,不念過去,終究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
曾看到過這樣的標題:「真正優秀的人,都很自律」或「真正自律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
自律,沒有情緒,任何時候,任何問題,都能沉著應對,心平靜如水,生活有條不紊。這樣的人,的確很有境界,令人欽佩。然,要想成為這樣的人,可謂難如登天。
首先,人有惰性,很難克服。其次,人有情緒,實難抑制。這也就是為什麼懂得了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的根本癥結所在。
有一種心情,叫莫名的失落和憂傷。
人的心情,猶如天上的雲彩,變幻莫測,就連自己也難以捉摸。
有時候,明明一切如常,但就是不開心,一臉愁苦,悶悶不樂,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甚至,刻意去聽傷感的歌,刻意去想回憶裡的人和事。試圖用以毒攻毒的方式,去宣洩莫名的失落和憂傷。
有個朋友說,沒有什麼是莫名的。開心,難過,失落,憂傷,一切情緒都有原因,只是不想讓人知道,才故意說莫名。
對此,不做評論,畢竟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就我個人而言,常有莫名的失落和憂傷。
說不清緣由,道不盡哀愁,只想沉浸在個人情緒裡自我放逐。
或無聲落淚,或放聲大哭,然後漸漸平復,像什麼也不曾發生過,該做什麼做什麼,並不影響工作和生活。
現如今,心靈雞湯盛行,人人都會講一堆的大道理,仿佛各個都已領悟人生的真諦,通透得猶如活佛一般。可事實上,誰不是勸慰別人頭頭是道,落到自己身上卻不知所措?
有人說:「人難免會有低潮的時候,若每天都很快樂,那就不是真實的人生了。」
深以為然。
我們應該正視這種莫名的失落感,與孤獨、悲傷等一切壞情緒握手言和,並擁抱它們,而不是用暴力手段試圖將它們趕走。因為,那樣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猙獰,狂躁。
接納自己的壞情緒,失落也好,憂傷也好,有原因也好,莫名的也好,都從容接受。唯有接受,才能化解。
也許,憂鬱讓你看上去很奇怪,甚至有點有神經質,但那又怎樣?
自己的心情,自己做主。開心就笑,傷心就哭。理解你的人自然會理解,不理解你的人又何必在意?
-END-
今日話題:你會有莫名的失落感,或莫名的憂傷嗎?
歡迎留言。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