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2020-12-22 身邊24小時

近日,住在杭州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回家更省時間了。

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

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

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附近,有一條永久河。

這條河,是濱江區41條河流裡最長的一條,全長4.74公裡,橫穿濱江西部,有濱江河流「一哥」之稱。

近日,建在這條河上的人行橋完工了。

橋的名字,叫永久河人行橋。

永久河人行橋在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站東南側綠地,12月14日,完成橋梁靜載等試驗工作後,已經具備通行條件。

為什麼要建這座橋?

主要是為了縮減地鐵6號線建業路站與對岸高新企業間的通勤距離,方便居民出行。

橋的南岸,有網盛網際網路金融軟體產業化基地、柏盛渡口大廈,還有一個江山小區;橋的北岸,是江三加油站。

總的來說,這一片區域的交通需求還是蠻大的,周邊的市民南北需跨河出行,兜兜轉轉,得多走不少路。

以後,住在江山小區的小夥伴,等地鐵通車後,下了地鐵,就可以走過永久河人行橋回家了。

如果不走這座人行橋,以後下了地鐵,得沿建業路走240米,再往東拐進入濱興路再走240米過馬路左轉進入小區,大概要走9分鐘。

而在永久河南岸企業裡上班的朋友,也可以跨橋上班,能省下不少時間。

如果不走這座人行橋,也得沿著建業路走再往東拐進入濱興路,大概要走11分鐘。

有了這座橋後,也不用再「兜圈子」了。

眼看著門對門,卻得繞一大圈

不久前,江幹區丁蘭街道的建塘家苑和翡麗灣兩個小區的居民發現,串門方便多了。

這兩個小區離得很近,直接距離還不到100米,但中間隔著大農港,如果要串門,彎彎繞繞,得走將近500的路。

對翡麗灣居民來說,到社區服務大廳辦事,得到建塘家苑,眼看著門對門,卻得繞一大圈。

對建塘家苑居民來說,家裡的小朋友在丁信二幼讀書,幼兒園在河對岸,接送孩子很不方便。

從建塘家苑到翡麗灣,出門右轉到康華路、再左轉到大農港西路,再左轉進應家塘巷,大概要花上10多分鐘。

2018年3月,就有居民提議在河道上造一座橋。

今年10月底,建塘苑社區門口建好了一道便民橋,長21米,寬約6米。

住在建塘家苑的邵大伯說,原先走路到對岸要15分鐘左右,橋造好後,用不了5分鐘就到對岸了,送小孩上幼兒園,真是方便了許多。

通訊員丨壽亦萍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杭州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近日,住在杭州江山小區、建塘家苑和翡麗灣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更省時間了。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和江山小區之間,有一條永久河。
  • 杭州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 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不用繞遠路了
    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都市快報訊 近日,住在杭州江山小區、建塘家苑和翡麗灣這3個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造了座橋,回家更省時間了。濱江最長的河上建了座人行橋上周起,住在濱江區江山小區的居民上下班,更方便了。杭州地鐵6號線建業路地鐵口和江山小區之間,有一條永久河。這條河全長4.74公裡,是濱江區41條河流裡最長的,橫穿濱江西部,有濱江河流「一哥」之稱。
  • 廈小區居民反映道路規劃不合理 回家繞5.7公裡
    近日,不少家住湖裡區雙鯉新城的居民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小區門前輔道上的一個單行線標識,自本月起監控抓拍恢復記分後,居民開車回家屢屢被拍,如果想不被拍,就要多繞5.7公裡才能進入小區,比平時要多花半個小時。記者從市交警支隊獲悉,春節過後警方將聯合路橋集團,對雙鯉新城周邊的行車路線進行改造,為居民們的出行做出更好的規劃。
  • 眾大上海城南門口路中間裝護欄,開車回家還要繞一大圈
    到了家門口沒法進?回家還要繞一大圈!路中央裝護欄,把回小區的路堵死?來看看是哪個小區回家這麼艱難!在路中央安裝護欄,各行其道是好事,可不能把進小區的路堵死了吧。從一號橋由西往東行駛到小區門口不給左轉進小區是何道理?南門可是小區主門啊?退一步講,我們浪費點油繞到東大門也行,可東大門左轉進入小區有設限行時間段,在學生放學上下班高峰期都不讓左轉。在退一步講,難道是我們小區業主出門造成擁堵的嗎?
  • 點片長為1624戶居民回家搭起「順風車」社區居民來點讚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日訊(通訊員 柏玉娥)在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時,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街道雲溪灣社區卓越淺水灣小區的居民發現家門口道路有了新變化:門前的「單行道」改為「雙行道」,還增設了2個新的監控攝像頭,以前堵車的現象沒有了。該小區東臨近湖七路、南臨博學路、西臨泉水路、北臨梅溪湖路,共有1624戶、5000餘人、986臺汽車。
  • 杭州第一條夜光跑道昨天啟用,朋友圈刷屏即將開始
    吃完晚飯,沿著家門口河邊的遊步道散步,是一件愜意又美好的事。昨天晚上,即便下著蒙蒙小雨,在阮家橋港邊,還是有不少居民拿著傘在散步。跟往常相比,他們的步子慢了許多。「一路走過來,一下子多了好多有意思的東西。」住在拱苑小區的吳大伯說,忍不住一路走一路看。原來,餘杭塘路與慶隆河交叉口的夜光跑道正式亮相了。
  • 農光裡小區修圍牆:居民盼留門
    2016年8月25日訊,這幾天,朝陽區農光裡小區正在修圍牆。可對於農光裡111號樓的居民來說,雖然修牆更安全,但出行卻不得不繞遠。居民們希望,圍牆修好後,能給他們留個門。朝陽區農光裡小區正在修圍牆農光裡111號樓緊鄰南磨房路,距勁松地鐵站直線距離僅有100多米。
  • 通惠河開建新橋,北花園小區居民明年出行不再走危橋
    站在朝陽區北花園小區北側花園閘橋上向東望去,吊車高旋的長臂和河道兩岸的藍色圍擋,提醒著人們這處施工場地正在建設新橋。這座新橋預計明年5月竣工,屆時北花園小區居民反映多年的「危橋」問題將得到解決。提起新橋開建,附近居民喜出望外。服役四十年、危橋、千瘡百孔、人車混行……相對於花園閘橋這個名字,北花園小區的居民更熟悉以上這些關鍵詞。「我從2012年住進這個小區,就一直走這座令人肝顫的石橋。別看這橋又小又破,它可是北花園小區近8000戶居民前往地鐵站的必經之路。」居民張女士說。
  • 老舊小區改造 幸福路街道給居民交出「幸福答卷」
    【連網】為了改造老舊小區髒亂差、設施不配套、安全隱患多等方面的問題,海州區幸福路街道開展了「幸福亮燈」、道路修繕、打造家門的小花園等一系列幸福民生工程,在不斷改善小區居住環境的同時,也提升了廣大居民的幸福指數。「我們幸福路街道共有物業小區11個,無物業小區5個,其中,以園丁小區為代表的老舊小區12個。」
  • 杭州建國北路路面塌陷 已疏散792戶居民
    原標題: 杭州建國北路一處路面昨突發塌陷——緊急疏散,為了792戶居民的安全8月28日晚10時,杭州東園小學樹園校區依舊燈火通明,6張桌子一字排開,陸續有居民前來諮詢:「家回不去了,是不是在這裡登記?」樹園小區所屬的所巷社區黨委書記張瀛的嗓音已經沙啞:「您是幾幢的?」
  • 合肥市駱崗街道榆林橋畔二期居民喜遷新居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12月1-2日,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合肥市包河區榆林橋畔二期新業主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領取新房鑰匙。「有新家了,這小康的日子啊,更有奔頭了!」施河社區居民陳永年一家看著嶄新的樓房、整潔的環境以及完善的配套設施,對於未來生活,他們充滿著期待和憧憬。
  • 古塘坳立交通車了,居民回家卻難了,市政部門回應還得再等等
    5月已經通車的古塘坳立交橋,極大改善通往仲愷的交通狀況,往仲愷的車主感慨從此告別十多年的路難行了,但住在名流印象片區的居民卻向我們欄目反映,他們的回家路卻堵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住在名流印象、熙龍小鎮、山水江南等小區的居民告訴記者,如今他們要回家卻變得路途遙遠了。名流印象業主肖先生:(古塘坳立交橋)通車之後我們每天下班時間要延長45分鐘到1個小時,原來我們在這個地方回來只要10分鐘左右。
  • 杭州地鐵5號線寶善橋站有新消息 明年3月左右建設完成
    自從2019年11月,杭州地鐵5號線(姑娘橋站-金星站)的寶善橋站主體結構完工後,大家一直在期盼著寶善橋站的早日通車。近日,關於寶善橋站開通時間終於有了最新消息,預計將在2021年3月左右完成建設,具備通車條件。寶善橋站預計明年3月左右建設完成前段時間,地鐵5號線寶善橋站內部裝修的照片在網上流傳。
  • 朝陽倆小區周邊路燈不亮,居民摸黑回家心發慌 - 新京報 - 好新聞...
    ,近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這段回家路,不但沒有路燈,也沒有專門的人行區域,交通安全隱患很大。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薇居民上下班必經路,沒路燈回家靠手機照明 11月18日晚7點,記者來到豆各莊橋公交站發現,該公交站鄰近青荷裡晨風園等多個小區,不少人在此下車後,直接進入通惠河西側通往居民區的道路。
  • 等了6年,打通30米斷頭路咋這麼難!濟南這小區居民苦不堪言
    這條東西道路與歷山北路僅30米之隔。鑫苑名家小區南側這條東西道路僅剩30米未打通。房子住了近6年,每次出行到歷山北路只能繞道而行,對此,家住鑫苑名家小區的居民苦不堪言。原來自從2013年入住以來,小區南側一段30米左右的規劃市政路遲遲未打通,居民不得不借道小區旁的誠信商業大廈停車場出行,生活十分不便。居民表示不解,等了快6年,打通這30米路咋就這麼難?道路「無人管」成了停車場市民王女士搬進鑫苑名家已經六年了。
  • 發布| 深圳這82個小區曾發現確診患者,寶安有10個小區!但大家不用慌
    發布 | 深圳這82個小區曾發現確診患者,寶安有10個小區!▽事實上,首批公布的31個小區(場所),都是近日最新確診的病例曾逗留過的場所。更早前發現的病例,由於疾控部門已經及時進行了全面嚴格的消殺,也對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隔離醫學觀察,這些病人曾經的活動軌跡對附近居民的防控來說,已非最迫切的信息。所以,我們等到今天一一核實清楚後,再一併公布。
  • 「哨子」一響,這條回家的路不再「難過」
    本報訊(記者 史俊傑 通訊員 曲玉國 張鉅棟)「有了斑馬線和信號燈,社區居民回家再也不用走『冤枉路』了!」錢塘新區白楊街道鄰裡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敏華欣慰地表示。作為杭州市第一個、也是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外來務工人員社區,鄰裡社區內生活著超過1萬名新杭州人。今年6月初,陸續有住在社區內和達自由港的居民反映,回家的路很不方便。
  • 綠地觀堂花苑剛交付,出入小區東門的橋竟拆了!業主傻眼
    拆了一半的橋梁這座橋比較大,建造得比較結實,寬約十米,長約十五米,一頭連著小區的東大門,橫跨包家河與包家路相通。從這裡到地鐵1號線站點比較近。「當時工人說不是拆橋而是修理,我信了,可是後來發現越來越不對,橋面拆掉了,鋼筋都全挖出來了。」業主們發現拆橋情況後,向開發商綠地置業詢問,但是始終沒人給予正面回應和解釋。
  • 坑窪小路變平坦磚路,滄州這兩個老舊小區的居民出行方便多了
    本報訊(記者 姚連紅)道路坑窪積水,一個個大坑經常「絆倒」人。運河區怡馨園小區和緊鄰的滄縣住宅小區的居民被家門口的路困擾了多年。就在今年,在民主社區的協調下,這兩個小區的路修繕後「大變臉」,居民走在平坦的路上心情舒暢了。   4月27日,怡馨園小區和滄縣住宅小區的居民代表來到民主社區,對社區協調修好門前路的事表示感謝。說起小區裡外這幾條路,那可是讓居民頭疼了十多年的難題。怡馨園小區的北面緊鄰滄縣住宅小區,倆小區是近30年的老舊小區,而且都是開放小區,沒有大門四通八達。
  • 上海一小區反對家門口建養老院 稱致小區房價暴跌
    養老院已停工3個月  8月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周家嘴路3531號看到,門衛室掛著上海冶煉廠的牌子,內有幾幢陳舊的多層樓房,目前處於停工狀態,門衛將大門緊鎖,拒絕一切外人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