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並非所有重要的東西都是可以被計算的,也不是所有能被計算的東西都那麼重要。」 這個被公認為全世界智商最高的天才,去世不到8小時時間裡,大腦被人偷走,一生為科學事業鞠躬盡瘁的愛因斯坦,卻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成為他「平步青雲」的墊腳石。
利益薰心 完整偷走整個大腦
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在離開人世的第二天,大腦卻不翼而飛,這個被譽為最聰明的大腦,居然被人「偷走」!
這個「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人是普林斯頓的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他負責對愛因斯坦的遺體進行解剖。
他希望通過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找出天才和普通人的不同之處,於是將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之一的大腦完整地偷走了,面對愛因斯坦的家屬的指責和外界的輿論壓力,他不為所動。
二十多年過去後,關於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結論依舊無法面世,而這位曾經受人尊敬的普林斯頓醫生,從此背負了一生罵名。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愛因斯坦因病逝世,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在彌留之際,曾留下遺言,不需要發任何通告,不不需要為他立碑,任何關於他遺體告別的方式都不需要。
他只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夠靜靜灑在大地上,可惜他的臨終遺言沒能實現,在愛因斯坦去世不到8個小時的時間裡,他的大腦居然不見了。
愛因斯坦直到病入膏肓之際,依然放不下對科學事業的貢獻,他曾留下遺言,願意將自己遺體獻給普林斯頓醫院做科學解剖實驗。對此愛因斯坦的家人毫無怨言。
按照計劃,愛因斯坦的遺體原本要在普林斯頓醫院進行解剖,一位具有多年解剖經驗的醫生,叫做託馬斯哈維,他希望能夠解剖愛因斯坦的遺體,能夠通過自己多年的病理學知識,找出讓愛因斯坦病逝的真正原因。
當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時,託馬斯哈維卻動起了小心思,他對於這位人類歷史智商最高的科學家的大腦構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自信地認為,只要自己能夠從愛因斯坦的大腦中找出具有科研價值的東西,自己的職業生涯從此將平步青雲。
在空無一人的手術室,託馬斯哈維「異想天開」的工作開始了,他將愛因斯坦的顱腔小心翼翼地打開,多年的解剖經驗讓他能夠輕鬆自如地將整個大腦完全取出來,裝在一個生理瓶裡,轉身離開。
耗盡二十年光陰 一無所獲
在第二天的日常公開招待會中,託馬斯哈維居然在大眾面前,大方承認,自己昨晚「偷取」了愛因斯坦的大腦。
隨著這條消息的發布,全世界將愛因斯坦奉為物理研究的偶像的大批民眾群情激奮,愛因斯坦的家人更是怒不可恕。隨後愛因斯坦的家人通過多方努力,終於站在託馬斯哈維面前,憤怒地指責著他。
如此看來,這樣的做法相對理智許多,如果換做其他家屬,一場暴力行為在所難免。
面對愛因斯坦家人的指責和抗議,託馬斯哈維聲稱,此舉完全是為了能夠為人類社會造福,他堅信這次大腦研究一定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甚至對著愛因斯坦的家人說到,「你們難道不知道,這是一顆天才的大腦,如果放棄對它的研究,讓天才的基因消失,才是最該被譴責的事。」
最終,經過雙方長時間的溝通,達成協議,託馬斯哈維必須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公布他對於愛因斯坦大腦的所有研究。
在託馬斯哈維的實驗室中,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切割成240塊,每一塊都用裝滿生理液體泡著。在其長達二十多年的研究中,這位信誓旦旦的病理學家除了找出愛因斯坦的死因外,並沒有發現其他有價值的研究。
託馬斯哈維對於大腦切片如同寶物一般,從不離手。除了託馬斯哈維之外,還有很多研究機構對愛因斯坦的大腦虎視眈眈。
當託馬斯哈維意識到僅靠自己的力量過於單薄,於是自己投入大量資金,招募了大量研究人員參與其中。可即便如此,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們在愛因斯坦的大腦中依然無法找到能夠證明這位天才科學家的不同之處。
當這件事隨著大眾記憶逐漸消失時,常年跟蹤報導愛因斯坦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放棄,最終找到了託馬斯哈維。
此時的他早已從大名鼎鼎的病理學專家,變成了沒有任何醫療機構支持的窮困醫生,不得不交出愛因斯坦剩餘大腦切片。
這則消息,如同沉浸多年的魚雷,再次在醫學界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些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成為各大醫療研究小組趨之若鶩的珍品。最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系統學家戴蒙德,從託馬斯哈維的手中接過了這些大腦切片。
和託馬斯哈維相比,神經系統學家最終從愛因斯坦的大腦總部找出神經膠質細胞比正常多高出80%的結論,這次報告也徹底激活了全世界範圍內關於愛因斯坦大腦研究課題的討論。
令人沮喪的是,縱使從愛因斯坦的大腦研究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可並不能直接證明,被譽為天才型的大腦和普通人的大腦到底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神經膠質細胞的增加只是邊緣性價值的研究,絲毫沒有觸及到所謂的核心價值研究。
至今為止,關於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一直是各大醫療研究機構百思不得其解的課題。
那個曾經在大眾面前信誓旦旦要改變全人類的託馬斯哈維,如今也自身難保。
當年,他從愛因斯坦的遺體取走大腦的第三天,他所工作的普林斯頓醫院便來到他面前,要求他交出大腦,可利慾薰心的大腦怎能放棄這次「名垂千古」的機會,斷然拒絕了醫院的要求。
最終,將個人利益凌駕於集體利益的哈維被普林斯頓醫院開除。
在當時,哈維對此全然不放在心上,他認為,只要自己掌握了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結論,自己將成為醫學研究史上最出名的醫生。
從一些權威消息中,還原了當年託馬斯哈維對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細節。他將愛因斯坦的大腦放在稱上,結果顯示,這個天才的大腦居然比普通人的大腦還輕。夢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讓哈維頓時慌了神。
更糟糕的是,由於現實的打擊過於沉重,再加上整日醉心於大腦的研究,哈維已經出現神志不清的現象,時常會在空無一人的房間裡自言自語。這可把哈維的妻子嚇到了,最終兩人的婚姻生活無疾而終。
可悲的是,當時的哈維已經分不清現實與虛幻的區別,甚至還信誓旦旦地提出,贈送一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作為前妻的禮物,面對早已走火入魔的哈維,妻子無奈地搖了搖頭,徹底離開了他。
在哈維交出大腦切片之前,他或許意識到自己窮其一生,也無法從大腦切片中獲得實際性的研究結論。在此期間,略帶神經質的哈維帶著大腦切片,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南美之旅。
旅遊歸來的哈維愧疚感油然而生,他本想將大腦切片還給愛因斯坦的家屬,可惜卻吃了閉門羹。
最終託馬斯哈維在2007年,鬱鬱寡歡地離開了人世。哈維的家人將其所有關於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無條件捐獻給了美國醫藥博物館。
窮其一生 背負罵名
回首託馬斯哈維的職業生涯,本是一個優秀的耶魯研究生,畢業之後順利進入普林斯頓醫院,如果按照正常邏輯,他將享受到各種高級待遇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可惜他的人生,在取出愛因斯坦的一剎那,徹底發生改變。
事業和愛情的接連失利讓他苦不堪言,到頭來還要背負著全世界的羞辱和不齒,他的人生軌道早已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到處的哈維是否會後悔當初的一意孤行。
這場醫療盜竊事件,實際上是雙輸的局面,哈維不僅受到了命運的懲罰,愛因斯坦這個被譽為智商最高的天才,直到離開人世,也無法獲得片刻安寧。
直到如今,關於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仍在繼續,可惜幾十年過去了,依舊沒有發現他的大腦中任何有價值的研究。
未料到的是,愛因斯坦曾說過「並非所有東西都可以被計算」,這句名言,想不到成了他最終命運的總結。
這位對物理學有過卓越貢獻的科學家,直到離開人世後,依然成為哈維腦中可以被量化、可以被研究的對象。
或許當哈維在苦心鑽研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時,我們不妨轉變思維,愛因斯坦留給人類最珍貴的東西,或許是他無與倫比的科學理念,人類追隨這道理論之光進行探索和發展,才是這位天才最願意看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