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職業的物理學家進行一個排名,愛因斯坦或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他一定是最偉大的。作為人類科學史上最頂級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他76年的輝煌人生中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他用他天馬行空的大腦指明了人類前進的方向。
作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他所提出的科學理論直指宇宙的本質,哪怕是直到20世紀的今天,科學界都還沿著愛因斯坦指出的道路在前行。可能真的應了那句不招人妒是庸才,愛因斯坦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動他,可是在他死後,他的大腦卻被人偷走並進行了切片研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就探索,這位科學偉人在離開這個世界後究竟都經歷了什麼。
那究竟是誰膽大包天敢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還不被人發現呢?
1879年,位於德國的烏爾姆市內,一個普通的猶太人家庭中,一位這一生都註定不平凡的嬰兒出生了,這就是愛因斯坦。在很小的時候,愛因斯坦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數學天賦,在同齡人還在全等三角形的池塘裡撲騰的時候,愛因斯坦就已經在微積分的海洋裡暢遊了。
1895年,僅僅16歲的愛因斯坦已經自學完成了微積分的課程。
10年後,也就是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量子論」,也就是我們如今所熟知的光量子假說,解決了人們當時對於光電效應的困惑,這項研究讓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同年4月,愛因斯坦向蘇黎世大學提交了一篇名為《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的論文,愛因斯坦由此獲得博士學位。
一個月後,也就是1905年5月,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發表,這篇論文完整而獨立地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原理,我們如今常說的「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都是來源於此。
狹義相對論一下子就打開了物理學的新紀元,但狹義相對論的影響不僅僅限於科學界,這個理論不僅引起了物理學的變革,還對現代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裡面所提出的時空觀,物質觀和運動觀極大的發展了科學的自然觀。
1905年,除了這幾篇論文,愛因斯坦還發表了其它幾篇論文,在當時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這一年也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此時的愛因斯坦才26歲。
10年後,也就是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第2年3月份,總結性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橫空出世,引發了一場科學界的大地震。
1916年8月,《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發表,這篇論文總結了量子論的發展,提出了受激輻射的理論。
廣義相對論是描述物質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並且首次將引力場解釋為「時空的彎曲」,這對人類研究宇宙學產生了開天闢地的影響。
不僅如此,愛因斯坦的理論還為核能的發展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千禧年之際,被人類評為「千年偉人」。
1955年4月18號,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醫院走完了他偉大的一生,享年76歲。他的遺願是:不要骨灰,不要棺槨,不要墓葬,不要後人紀念也不要任何紀念儀式。
正如愛因斯坦所期待的那樣,他的遺體被火化後,骨灰被灑在了德拉瓦河裡,但是事情卻並沒有那麼圓滿。因為在愛因斯坦火化之前,時任普林斯頓醫院首席病理學專家的託馬斯·哈維在獲得了愛因斯坦兒子的授權後,對安因斯坦的遺體進行了屍檢。但是屍檢後,誰也沒想到,託馬斯·哈維少放竟然回去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愛因斯坦的大腦。
由於愛因斯坦天才的思維與大腦,託馬斯·哈維醫生自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一定與普通人不一樣。於是,他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成了240片用來進行研究,以期望研究出愛因斯坦如此聰明的原因,然後進行複製。
但是事與願違,研究並沒有取得任何成功,託馬斯·哈維沒能從愛因斯坦的大腦中獲得愛因斯坦如此聰明的秘密。偷竊愛因斯坦大腦並且進行切片研究的行為曝光後,託馬斯·哈維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隨後,託馬斯·哈維帶著愛因斯坦的大腦離開了普林斯頓醫院,不知所蹤。
直到1978年,愛因斯坦離世23年後,一位記者才在一家醫院裡找到了這位託馬斯·哈維,愛因斯坦的大腦才被找回。讓人震驚的是,這240片的大腦切片,一部分竟然被託馬斯·哈維寄給了一些頂尖科學家以供研究,因為哈維認為,自己僅僅只是一個解剖學家,對大腦的認識與研究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終其一生都沒有取得研究成果。
直到哈維去世後,他的後人終於將這些研究材料和剩下的標本捐獻給了美國國家衛生與醫學博物館。後來,費城馬特博物館又從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研究所手中收購回了46份屬於愛因斯坦大腦的切片用於展覽。
時至今日,以21世紀的知識和技術,人類依舊無法明白愛因斯坦的大腦究竟有什麼特殊性,依舊沒有從愛因斯坦的大腦中獲得任何智商與大腦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