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軍事訓練轉型內在辯證邏輯

2020-12-20 求是網

  閱讀提示

  對事物的認識和實踐,有一個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當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矛盾的兩個方面將逐步顯現。只有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辯證地看待和處理矛盾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關係,才能進一步推動事物向縱深發展。這是唯物辯證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必須恪守的重要邏輯。

  軍事訓練是戰爭的預實踐,訓練與實戰貼得越緊,離打贏戰爭就越近。當前,全軍部隊深入落實能打仗、打勝仗要求,大抓軍事訓練蔚然成風,部隊實戰化水平顯著提升,軍事訓練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軍軍事訓練仍存有不少短板弱項,訓練整體水平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目標仍有差距。為在新的更高起點上持續推進軍事訓練轉型發展,必須辯證把握訓練實踐要求,在破解現實難題中實現軍事訓練轉型升級。

  推動聯合訓練和軍兵種訓練有機統一

  從初級到高級、從軍種到聯合,逐級合成、遞進提高是軍事訓練進入一定發展階段的鮮明特徵。當前我們突出聯合訓練,強調聯合訓練的引領地位,絕不是說可以忽視軍兵種訓練,更不是要以聯合訓練替代軍兵種訓練。如果將軍兵種訓練比作鍛鍊「手指」力量的話,那麼聯合訓練就是在擁有強有力「手指」基礎上展開的「拳頭」磨礪。軍兵種訓練是聯合訓練的先決和基礎條件,聯合訓練則在為軍兵種訓練提供準確坐標和正確參照的同時,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軍兵種訓練搞得紮實,聯合訓練就能又快又好;忘記軍兵種訓練的本來功效,將聯合訓練「泛化」到軍兵種訓練各個層級各個領域,反而會因為「水土不服」適得其反。「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較之聯合訓練,軍兵種訓練許多內容基礎性、技能性強,對這些內容的掌握往往訓無止境;滿足淺層表面當然不難,但要做到駕輕就熟、遊刃有餘,則必須反覆學習,常訓不懈。同時,為了防止整個作戰鏈條的鬆動、斷鏈,軍兵種部隊必須在基本功練過硬的基礎上,以深度融入聯合訓練為抓手,解決有效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的問題,為實施高強度聯合作戰奠定堅實基礎。

  推動技術訓練和戰術訓練有機統一

  軍事訓練是一個戰術與技術相互促進、相互結合的完整過程。過硬的戰術不僅是作戰勝利的基礎和保證,也是一名優秀軍人的必備作戰技能。隨著武器裝備技術功效在作戰體系中日益增強,從表面上看戰術的作用比重似乎開始減少,但從本質上分析則是兩個要素在更高層次上的深度融合。因為,在任何情況下,技術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要有戰術的激活。通常情況下,技術往往只能決定武器裝備體系的質量,而戰術則能決定作戰體系對抗的勝負。當前,信息化武器裝備獨特的技術優勢賦予了戰術豐富的技術內涵,戰術不再僅僅體現在對武器裝備的有效運用上,還通過「物化」於武器系統之中達成戰術目的。未來作戰,無論戰場環境、戰爭規模、作戰樣式發生多麼大的變化,要達成作戰目的,始終不能離開戰術這個基礎條件、基本手段,一旦脫離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與此同時,戰術也給技術劣勢一方提供了「以劣勝優」的潛力,開闢了「以劣勝優」的空間。為此,我們不能因強調技術、戰術的某一面而忽視另一面的訓練和要求,必須引導官兵在深研技術的同時全面打磨戰術,真正使兩者緊密結合。

  推動實兵實裝訓練和模擬仿真訓練有機統一

  模擬仿真訓練與實兵實裝訓練都是推動軍事訓練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虛擬實境技術的出現,使得環境條件模擬越來越逼真,模擬仿真訓練作用越來越突出。但是,模擬仿真訓練不是、也不可能取代實兵實裝訓練。模擬仿真訓練與實兵實裝訓練相輔相成、優勢互補,才能構成完整的現代軍事訓練模式。相對於實兵實裝訓練,運用模擬手段實施訓練,可以節省彈藥、油料消耗和減少武器磨損,避免實兵實彈可能帶來的風險。但是,戰爭過程動態發展、戰場環境複雜多變,人為設定的模擬仿真訓練條件往往難以完全涵蓋所有戰爭活動。相對於模擬仿真訓練,實兵實裝訓練在求實、求真、求變方面不能完全被代替,特別是在訓練官兵的實際作戰技能以及處置突發意外情況方面更有其獨特優勢。美軍通過多年的作戰訓練實踐,逐步打造了今天集作戰實驗室、多功能訓練基地和實際戰爭錘鍊相互補充的訓練模式。我們要充分發揮實兵實裝訓練和模擬仿真訓練兩種不同訓練方式的優長,做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不斷促進軍事訓練更紮實、更高效開展。

  推動能力基礎訓練和實戰運用訓練有機統一

  軍事訓練既要抓好帶有一定「順境」特徵的能力基礎訓練環節,更要兼顧「逆境」特色鮮明的實戰運用訓練環節。戰場上的常勝將軍,大多在實戰中經歷過重大困難甚至嚴重挫折。能不能保持定力、破除險阻、擊敗對手,既是打贏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優秀軍人的基本要求。為此,一方面,要關注基礎性、程序性、流程性訓練內容,引導官兵掌握基本作戰理論、基本作戰技能,夯實打贏能力基礎。另一方面,要按照「嚴於實戰、高於實戰」要求,創設緊張激烈的作戰氛圍、複雜艱苦的作戰條件、瞬息萬變的作戰環境,確保官兵能力素質在最困難、最複雜、最被動的局面下得到全方位錘鍊,以有效適應未來戰爭的嚴峻考驗。當前形勢下,尤其應以強化訓練、適應性訓練為突破口,夯實能力基礎、靈活作戰運用,實現兩者有機統一。抓實強化訓練,緊緊圍繞官兵生理極限、心理極限和裝備性能極限組織訓練,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與武器裝備的最大潛能,實現官兵戰鬥精神意志、身心承受能力、作戰綜合技能的有機融合。抓實適應性訓練,加強部隊在不良氣象條件、惡劣自然環境、生疏地形地貌、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在演訓對抗中常啃「硬骨頭」,磨礪敢於和能夠制勝未來對手的底氣韌勁。

  推動傳統力量訓練和新型力量訓練有機統一

  戰爭既強調參戰力量整體效能的發揮,也注重多維戰場空間優勢的奪取。當前形勢下,我們只有深入破解現代戰爭制勝機理,推動傳統作戰力量與新型作戰力量交叉使用、共存共融,才能促進作戰體系整體優化,牽引帶動作戰能力整體躍升。必須清醒地看到,無論形勢如何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始終不能包打天下。回眸人類戰爭史不難發現,雖然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新型力量,但惟有得當得法運用方能揚威戰場。從傳統騎兵、炮兵、裝甲兵到今天的新型作戰力量,莫不如此。新型力量相比傳統力量,作戰平臺比較複雜,能量釋放機理比較特殊,戰場行動涉及的調控關係比較多,既要掌握新型力量的駕馭之術,更要掌握與傳統力量的平衡之法。我們必須敢於直面戰場,按照「真、難、嚴、實」要求大膽試用試訓,從最高難度、最大強度的角度設計新型力量作戰行動,著力探索新型力量與傳統力量的契合方式,在適應、打破、重構戰場「遊戲規則」中,摸清最廣的戰場適用範圍、最佳的編成聚力方式、最大的對抗能力效應。

  推動有人作戰訓練和無人作戰訓練有機統一

  軍事訓練是一個促進人全面發展和促進人與武器有機結合的動態過程。只有身心全面發展的軍人,才能夠在激烈、緊張、艱苦、複雜的現代戰爭中進行戰鬥,才能夠發揮武器裝備的最大威力。隨著軍事智能化加速發展,戰鬥力構成要素發生重大變化,無人化智能化裝備異軍突起,正逐步滲透到戰場空間各個領域,成為各軍事大國裝備研發、訓練創新的重要領域。目前,儘管無人化裝備在裝備體系中尚未成為力量主體,但這決不代表可以忽略或輕視無人作戰訓練。要適應形勢環境發展變化,在訓練中加快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推動有人作戰訓練與無人作戰訓練有機統一,為作戰理論發展、作戰方式變革提供強力支撐,進而佔據未來戰爭的制高點。要深入研究依託網絡、模擬器材、基地等方法手段組織有人作戰訓練、無人作戰訓練的方法模式,著力加強混合編組、力量配置、力量運用等內容演練,努力推動作戰方式向「無人先導」「人機一體」發展,促進戰法打法向以控制戰、集群戰、微作戰等為代表的混合戰創新等,在實踐中把握無人作戰對傳統對抗形態、作戰方式、戰法打法和戰爭倫理的深刻影響,在演訓磨礪中尋求揚長避短、取長補短的勝戰之策。

相關焦點

  • 深刻把握軍事訓練轉型內在要求
    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就要始終強化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始終把軍事訓練擺在戰略位置,堅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把提高戰鬥力作為部隊各項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努力破解軍事訓練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深入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保持高度戒備狀態,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 把握推進軍事訓練轉型的著力點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加快實現軍事訓練轉型升級的時代要求,強調「要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紮實推進軍事訓練轉型」。這是遵循軍事訓練發展規律、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的重要戰略之舉。
  • 訓練形式邏輯讓人善於表達,辯證邏輯使人長於詭辯
    有朋友問: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區別是什麼?想要提升說話能力,應該先學哪一種思維方式呢?說話,就如看圖說話一樣,將頭腦中的思想表達出來,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內在思維質量決定外在的說話能力。再對演講類型進行劃分,如匯報演講,提案演講,競聘演講等;之後做出判斷,自己應該是先訓練競聘演講還是匯報演講呢?這樣有序的思考之後,對自己學好演講,有了一個明確的思路。而辯證邏輯是一個動態的思考過程,重在於綜合看問題。思考方式是「正反合」的方式。
  • 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
    黑格爾哲學的核心是《小邏輯》,就是辯證邏輯。經常看到有人說,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不是邏輯,是哲學。比如鄧曉芒(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就是如此說,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這個問題不見得就是那麼簡單。黑格爾自己說在講邏輯,你說他講的不是邏輯,是哲學,這個得有個說法。從黑格爾的角度看,辯證邏輯就是形式邏輯,是充實的形式邏輯。
  • 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
    那麼有沒有在文化一開始的時候,即文化在三到七歲的時候,形成的一些模式,而這些模式決定了文化在未來的表現呢。我想肯定是有的,通過與博友一段時間來的辯論,我發現中西文化的模式之別就是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之別。中國文化的模式的是辯證邏輯,西方文化的模式是形式邏輯,它們是中西文化之別的根本,用它們可以解釋中西文化的任何現象。 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都是人們認知世界的思維方式,但是卻非常不一樣。
  • 紮實推進軍事訓練轉型 習近平提出八個「要」
    他強調,全軍要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聚焦備戰打仗,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科技強訓、依法治訓,發揚優良傳統,強化改革創新,加快構建新型軍事訓練體系,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我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堅強支撐。強國必強軍,強軍必興訓。
  • 堅定不移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
    廣大官兵表示,習主席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軍事訓練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確提出加快實現軍事訓練轉型升級的要求,樹立了大抓軍事訓練的鮮明導向,必將進一步激發全軍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的強大動力,全面提高新時代打贏能力。
  • 辯證邏輯在中國的三大變革
    「五四」運動後,隨著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所創始的辯證邏輯原理及前蘇聯哲學家闡述辯證邏輯的著作也隨之傳入我國,此後它們與中國的《易經》和《道德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辯證邏輯相融合。辯證邏輯在20世紀中國,經過30年代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大論戰,50—60年代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大討論和1978年真理標準大討論以後的大發展,實現了邏輯科學化、現代化和協調化的三大變革。首先,實現了由一般哲學形態的辯證邏輯經特殊哲學形態的辯證邏輯科學形態辯證邏輯的科學化變革。經過30年代形式邏輯與唯物辯證法大論戰,在30—40年代確立了一般哲學形態辯證邏輯。
  • 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在全軍部隊引起...
    廣大官兵表示,習主席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軍事訓練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確提出加快實現軍事訓練轉型升級的要求,樹立了大抓軍事訓練的鮮明導向,必將進一步激發全軍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的強大動力,全面提高新時代打贏能力。
  • 淺談「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異同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將邏輯分為「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並且指出形式邏輯研究的是思維的主觀形式,而辯證邏輯研究的是思維的客觀內容,二者之間如同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之間的關係
  • 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對立與統一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將邏輯分為「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並且指出形式邏輯研究的是思維的主觀形式,而辯證邏輯研究的是思維的客觀內容,二者之間如同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之間的關係。形式邏輯是一門以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涉及一些邏輯方法。
  • 找準構建新型軍事訓練體系的著力點
    貫徹落實好習主席的重要指示,有效破解軍事訓練領域現實矛盾問題,應當以轉變訓練思維理念、創新訓練管理機制、改革內容構建模式、優化訓練方法體系、完善配套訓練條件為著力點,加快構建與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相適應的新型軍事訓練體系。
  • 一文看懂物演通論中的「辯證邏輯」
    好壞、對錯、正反、陰陽等二元對立的邏輯方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太熟悉不過的一種邏輯形式了,他們同屬辯證邏輯;但是辯證邏輯本質是什麼?很多人一定回答不上來!也就更別說能完全弄清楚與形式邏輯、知性邏輯、理性邏輯的區別了。
  • 充分發揮軍事訓練帶動促進功能
    軍事訓練抓好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很多方面工作都能帶起來。我們要充分發揮軍事訓練帶動促進功能,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提高軍事訓練綜合效益,促進訓與戰、訓與建、訓與管深度融合,加速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不斷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以軍事訓練帶動促進戰備建設升級「無兵而求戰,是為至危。不求戰而治兵,其禍更甚。」
  • 辯證邏輯範疇學說的對象和研究途徑
    在辯證邏輯的體系中,是否也應該包括這些範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必然產生這樣一些問題:辯證邏輯的範疇理論與辯證法的範疇體系區別何在?前者研究的對象是什麼?當前應該通過什麼樣的途徑來開展辯證邏輯範疇理論的研究?這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凡哲學範疇都具有雙重意義,一是本體論的意義,一是邏輯學或認識論的意義。
  • 立足「三個強化」提升軍事訓練報導水平
    關鍵詞:軍事訓練;軍事新聞;宣傳報導作為部隊最重要的軍事實踐活動,軍事訓練記錄時代變遷,承載軍事變革,蘊含制勝機理,折射官兵風貌,濃縮強軍歷程,歷來是軍事新聞宣傳的「富礦」,更是軍事新聞宣傳的首選對象。軍事新聞工作者要積極強化問題意識、受眾意識、創新意識,不斷提升軍事訓練報導的針對性、親和力、傳播力,真正推動軍事訓練報導實現由「富」向「強」轉變。
  • 全軍軍事設施建設轉型裝配式,幾小時構築師旅前進指揮所
    撰文 | 薛離12月2日,軍報刊文披露稱,全軍軍事設施建設項目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築,將作戰需求、訓練需求、保障需求精準轉化為建設需求。先試點、後推開文章指出,軍委後勤保障部進行部署後,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國家建築行業技術和產業優勢,推進軍事設施建設技術和管理模式革新,推進軍事設施建設轉型發展。為什麼要推進上述轉型發展?
  • 天道:丁元英為什麼說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丁元英說:「紅顏知己自古有之,這還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幾個男人能把自己釀到淡而又淡的名貴?這不是為之而可為的事,能混就混吧。」要想明白定的這句話,首先要弄明白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那麼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形式邏輯?
  • 開啟軍事教育新徵程!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領導答記者問
    >——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領導就開展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學習研究和宣傳貫徹活動答記者問■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特約記者 謝勝懷 吳 旭「到邊疆去,到海島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經中央軍委批准,今年在全軍教育戰線部署開展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學習研究和宣傳貫徹活動,為幫助大家搞好學習領會,本報記者就官兵普遍關心的問題,採訪了軍委訓練管理部有關領導。去年底舉辦的全軍院校長集訓,在我軍軍事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不再隱瞞:辯證邏輯像個魔術師,輕輕一搖,就能變出你想要的結論
    我曾經看過一個帖子,這樣寫道:當我們說民主是個好東西時,總有個故作老成的人充滿智力優越感地說:你要辯證地看問題,民主不是萬能的,民主有民主的缺陷……當我們說強拆是個壞東西時,那個「智者」又跑出來說:你要辯證地看問題,強拆有強拆的作用,不強拆怎麼發展……當我們批評官員的腐敗風氣時,「智者」又開口了:你要辯證地看問題,官員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