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種媽媽再累,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希望每個媽媽都避免

2020-09-07 閆家大千金

性格樂觀、積極向上的孩子,即使以後不一定有多優秀,但也一定不會過得太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媽媽,因為生理原因,孩子一出生就對媽媽有本能的依賴。媽媽的性格、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有一本書叫《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書中說到:小孩只要從小獲得正確的教育,就可以成才,即使只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我並不期望我的孩子將來有多大的成就,但我希望在她的人生當中,我是一個對他有正面影響的媽媽,是一個給他很好啟蒙的媽媽。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母親的含義是影響。可見,想教育好孩子,母親的正向影響很重要。

有以下四種習慣的媽媽,就一定要格外注意。不然就算再辛苦、再努力,也有可能功虧一簣,教育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常常承諾,卻愛失信,答應了卻不兌現

「你先寫完作業,寫完了我就帶你去吃必勝客。」結果,孩子寫完了,媽媽說:改天一定帶你去,今天太忙了。孩子高高興興的寫完作業,期待著一頓美食,結果卻是媽媽的失約!這種場景特別常見,幾乎發生在各家各戶,尤其是在小孩子吵鬧淘氣的時候,或者是在外面需要孩子安靜的時候,我們會拋出一個孩子很感興趣的條件,獲取我們的片刻安寧或者其他我們想孩子達到的,然後就拋擲腦後,等孩子來兌現的時候,我們往往失約!

成人之間有時候,對於伴侶、朋友、家人的失信,還會心塞,更何況是孩子。量變導致質變,長久之後,換來的一定是孩子的信任危機。所以對孩子千萬不要這樣做,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樹立一個言而有信的高大形象。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愛失信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愛失信!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言而有信,我們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而有信。

為孩子奉獻一切,失去自我

我高中同學有一個弟弟,比她小很多歲,作為姐姐從小就寵著他。上高中的時候,一個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會給她弟弟買很多零食。有一次放假,沒有買零食回家,她弟弟氣衝衝的質問她我:你為什麼沒有給我買零食回來?然後就大哭大鬧!她父母也責問她:怎麼就不知道給弟弟買點零食回來呢?!

她跟我說:那個時候就感覺是做錯了事情一樣,可是她是去上學了,父母給的也是一個月的夥食費,給弟弟買零食,都是自己省下來的!一次沒買就好像犯了多大錯一樣!

對於姐姐都會形成這種依賴,對於父母,只會更加嚴重!

其實父母這樣養孩子,反而容易讓孩子沒有感恩之心,對家長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甚至形成過度依賴,自己沒有獨立能力。

喜歡「對比」

「對比」這件事情,應該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吧!家長總是能找到,別人家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一個朋友,他有一個表姐,考上了北京大學,把一本牛津字典都背下來了,他媽媽就一直拿這件事情和他做對比!我弟弟很煩躁的和我說:我煩透了我媽,總是拿我和我表姐做比較,可是她見了人都不說話······

能考上北大,把牛津字典背完的孩子,一定不是普通孩子,學業方面絕對優秀!

我自己學業方面還可以,沒有考上北大,背完牛津字典,但在身邊的孩子裡算得上學習好!但是我的媽媽也喜歡對比,喜歡對比做家務,你看李阿姨家的小雅,和你一樣大,幫著她媽媽把家裡收拾的特別乾淨,你看你,什麼也不幹!

這些話,可以算的上是我的「緊箍咒」了,只要媽媽心情差,就得念一念!時至今日,我已經離開爸媽,獨立生活10年了,還是心有餘悸!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們對自我的認識來自周圍人的目光,特別是爸爸媽媽的看法。如果媽媽總愛拿孩子跟別人比較,甚至經常把孩子的缺點放大,會讓孩子覺得自卑,自我評價很低,越發展越差。

控制孩子一切

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學霸齊明月,在和媽媽逛街買衣服的時候,先後選擇了兩件,都被媽媽以各種理由拒絕了,最後買了媽媽選擇的那一件!點菜的時候也是,先是讓明月點菜,點完又否定了自己重新點!所以在後來,齊明月把子秋生父來找子秋的事情,告訴尖尖他們後,被子秋責怪後,她就堅定的認為是自己做錯了,還說自己總是犯錯!她都不會思考,自己做的是不是真的錯了,還只是媽媽覺得她錯了!

處對象的時候,有句話很適用:「嫁人不嫁媽寶男(女)」。大家應該都知道這句話,現在很多小視頻平臺上,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什麼事情都是:我要問我媽媽!看似是跟媽媽保持了很親密的母子關係,實際上是喪失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少媽媽都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往往因為家長覺得,孩子是自我實現的途徑,是自己夢想的延續。

心理學指出,男孩的成長需要一個男性的高大形象。

如果,母親過於強勢,父親又無法幹預母親,顯得懦弱。男孩就會認為男性就像父親一樣,女性就像母親一樣。

久而久之,孩子不能從父親身上學到尊敬、權威,感受不到男性的陽剛之氣,在性格方面也會變得懦弱、膽小、自卑等。

如果一個女孩從小耳濡目染,認同強勢的媽媽,那麼也會容易養成霸道的性格。

其實,有時候孩子身上有壞「毛病」,家長一定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也存在和孩子一樣的問題!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改變孩子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和孩子共同成長才是最佳方法!想要培養孩子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讀書......做一個成長型的媽媽,加油!

相關焦點

  • 有四種媽媽再累,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希望每個媽媽都避免!
    性格樂觀、積極向上的孩子,即使以後不一定有多優秀,但也一定不會過得太差。孩子對媽媽有著本能的依賴,媽媽的性格、言行,會對孩子產生很深的影響。有時候孩子沒有好習慣,做事虎頭蛇尾,性格孤僻,很有可能和父母的影響有關係。
  • 這四種媽媽,累死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老了還會被埋怨
    導讀:這四種媽媽,累死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老了還會被埋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種媽媽,累死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老了還會被埋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6種媽媽再苦再累,也教不出優秀的孩子,希望媽媽們都能避免
    一個小學同學Y,特別注重小孩的教育也特別捨得在孩子身上花錢,別的孩子有的她家小孩都有,別的小孩沒有的她家孩子也有。這是花再多的錢培養興趣愛好和技能也彌補不了的。每個媽媽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意為了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然而很多媽媽會有疑問,我這麼盡心盡力的培養孩子,孩子小時候明明也很聰明越長大為什麼卻越來越「平庸」了呢?
  • 越是「敗家」的媽媽,教出的孩子越有出息,可別不相信
    導讀:越是「敗家」的媽媽,教出的孩子越有出息,可別不相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是「敗家」的媽媽,教出的孩子越有出息,可別不相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四種媽媽活得很累,養出的孩子卻不孝順,看看你在不在其中
    導讀:這四種媽媽活得很累,養出的孩子卻不孝順,看看你在不在其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種媽媽活得很累,養出的孩子卻不孝順,看看你在不在其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兒考了倒數第一,媽媽一句話獲贊千萬:這樣教的孩子更有出息
    網友看到這對母女的表現之後,紛紛感嘆媽媽真會教孩子,並認為這樣教的孩子更有出息。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確實很令人讚賞。沒有對女兒發火,沒有將名次放在第一位,而是看到了孩子進步的地方,並給予了肯定和鼓勵,真是個難得的好媽媽。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將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非常重要,每次都逼著孩子考第一,這會在無形中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在學習這個問題上,父母要以科學的眼光來看待才是。
  • 有出息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優秀的媽媽,這4點很關鍵,媽媽要知道
    許多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為之付出不少的努力,可結果並不能令人滿意。教育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你不是一個好媽媽,或者說你不愛你的孩子,可能只是你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那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有出息呢?我們不妨來看看有出息的孩子都有著怎樣的媽媽呢?
  • 不完美的媽媽更容易培養出身心健康有出息的孩子
    有句電影臺詞:越是風光的表象,內裡越是傷痕累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而追求完美是人最普遍但也是最強烈的欲望。尤其媽媽對孩子完美要求更是強烈。在育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媽媽因過度追求完美而導致母子(女)相處不愉快的現象,嚴重的話,甚至傷害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 這六種媽媽累死也教不出好孩子,吃力不討好,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認為,只要自己拼死拼活的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就是盡到了自己教育的責任。但是又有多少家長沒能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而導致了吃力不討好。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千萬不能成為以下六種母親。但是這個媽媽還沒能高興多久,就因為孩子經常換工作而苦惱。這位單親媽媽的孩子並非沒有能力,作為國內211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他有充分的實力能夠養活自己以及自己的母親,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幾乎沒有社交能力。
  • 「媽媽,我太累了,就睡一會兒」,孩子睡著了,再沒醒過來
    小茹每天都覺得很累,多次和媽媽說想休息一天,媽媽都說時間太緊了,等到考完試再休息。孩子說睡一會兒,再未醒過來又是一天晚上,大概十點左右,小茹依然在奮戰著,媽媽去給小茹準備宵夜。媽媽準備好宵夜回來,看到小茹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剛要叫醒她,就看到了小茹旁邊留下的那張字條:「媽媽,我太累了,就睡一會兒」。看到這個,再想想孩子最近確實太累了,媽媽也忍不住有些心疼,想著今天先讓小茹休息吧。決定好之後,媽媽想把小茹叫起來,去床上好好睡。
  • 有出息的孩子都出自於這四種家庭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但是有很多人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一般來說,有出息的孩子大多出自於這四種家庭,第一種:和睦孝順。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說家和萬事興可見家庭和睦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強烈的幸福感也能讓孩子建立強烈的自信相反如果家庭不幸福不和睦孩子通常會缺乏自信而且呢心裡容易扭曲很容易就產生過激的情緒從而做出一些過激的舉動孟子曰自製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德行和修養,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必然也會傳承優良的品質,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 這3種勤快媽媽,累死也教不出優秀娃,但懶媽媽卻能教出優秀娃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以下這三種勤快的媽媽,她們累死也教不出優秀娃,媽媽們快看看,這樣才能避免自己瞎勤快。這3種勤快媽媽,累死也教不出優秀娃,但懶媽媽卻能教出優秀娃第一種、不捨得讓孩子幫忙的媽媽每個媽媽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她們寧願自己勤快些、辛苦些,也捨不得讓孩子吃苦
  • 清華教授:若想孩子有出息,媽媽必須具備4個特徵,很有教育意義
    可是,她忽然間好像又明白:一個媽媽不應該只是圍繞在廚房裡,圍繞著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應該是成為孩子的表率。她說:希望我孩子懂事的時候,她看這個節目,她會知道,原來我媽媽這麼棒,希望孩子能夠看到媽媽的努力,以及媽媽在臺上閃閃發光的樣子。
  • 這4類媽媽就算再辛苦,也難以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導讀:這4類媽媽就算再辛苦,也難以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4類媽媽就算再辛苦,也難以養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清華心理學教授:凡是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點特徵
    ,如果說媽媽想要孩子將來出息的話,首先自己就要有好的優良特徵,這樣才能讓孩子被潛移默化的更優秀。關於這個問題,清華的一位心理學教授曾經說過:凡是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媽媽都有這3點特徵1)三觀正,有責任心孩子的三觀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的影響逐漸形成,在還沒有判斷能力之前和父母一模一樣。孩子從出生後,多半都是和媽媽相處長,而在這段過程中,孩子就會將媽媽的行為習慣,處事風格模仿個徹底。
  • 5歲男孩不停求饒,媽媽卻沒有停手,被打出來的孩子,真有出息嗎
    導讀:5歲男孩不停求饒,媽媽卻沒有停手,被打出來的孩子,真有出息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歲男孩不停求饒,媽媽卻沒有停手,被打出來的孩子,真有出息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的成與敗,和媽媽分不開,這種母親孩子更有出息
    只有教育的嚴格教育的得當,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沒有任何孩子是天才,沒有任何孩子自下生以來就能夠獨當一面,所以孩子的是非對錯和孩子的認知以及自律性,和自己的父母是脫不了關係的,可是父親和母親的角色不一樣,每個人在家庭中起到的重要性也不同,所以孩子的成功與失敗跟母親是分不開的,好的母親可以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好的母親可以培養出孩子獨立的特性。
  • 媽媽越強,孩子越弱!每個出色的孩子背後都有個會示弱的媽媽!
    在我們朋友眼裡,小薇是超人,她能教育好孩子,照顧好家裡,不脫離職場!她在博客中說,自己活的太「用力」,用力做好一切,做好女兒,做好媽媽,做好老婆,每天都在繃著,外人看自己是全能『女戰士』,但自己知道,披著鎧甲的日子有多累!自己多麼希望可以安靜的一個人發呆,看一個完整的電影,吃一頓慢悠悠的晚餐。
  • 20年後大有出息的孩子,背後多有以下特點的媽媽,不一定能掙大錢
    文|秘籍君有人說,「媽媽決定著一個家的風水」,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鄰居家的阿姨一輩子平平淡淡的,養出來的兒女卻都很有出息,幾個孩子都在上海發展,不管是在公司上班還是自己開了廠,都有了自己的事業,踏踏實實幹下去。而孩子的家庭環境雖然很貧窮,但媽媽卻給他們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每個孩子都能取得成功一點都不奇怪。
  • 媽媽太「狂躁」教不出好孩子,這樣的媽媽,孩子最喜歡
    同事小王家有兩個孩子,姐姐是學校的三好學生,不管是品行,還是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媽媽的驕傲。每次考試回來,總是能看到媽媽喜笑顏開的畫面。在妹妹的心中,這句話留下了深刻的陰影,其實妹妹想告訴媽媽,即使自己再優秀,也比不了姐姐在媽媽心目中的位置。而這種抱怨和指責孩子的行為,相信每個家長都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