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書寫致富經——遂川新農人黃鹽水的耕耘與收穫

2020-12-16 吉安頻道

  國慶中秋「雙節」剛過,在遂川縣珠田鄉黃塘村的黃桃基地,黃鹽水已開始忙著修剪枝條、下肥。就在9月下旬,黃鹽水還在忙著採摘國慶紅桃,打包發往深圳等地,趕著「雙節」上市。

  「我這種了三種桃子,第一批早熟黃桃5月上市,第二批黃桃7月上市,第三批就是國慶紅桃,9月上市。」黃鹽水介紹,國慶紅桃是他試種的新品種,種了20多畝,今年是第一年掛果,產量不到1000斤,但價格更高,賣了近萬元。

  從門外漢到種桃人,黃鹽水走了一段艱辛的創業路。7年前,原本在井岡山市做水果批發的黃鹽水「嗅到」綠色生態種植的商機後,把水果生意交由妻子打理,和親朋合夥搞起了黃桃基地。他以每畝400元的價格租了200畝土地,挑選了早熟品種,種下了4000多株黃桃。因為不懂技術,頭一年的苗子成活率不到30%。不甘汗水白流,黃鹽水和合伙人頂著壓力、硬著頭皮補種。為了把黃桃種好,黃鹽水線下線上學習種植技術,多次到外省參加技術培訓,並在網上聽農技專家授課。

  隨著種植技術的成熟,加上上市時間更早,基地的桃子基本不愁賣。這幾年,黃鹽水又試種了國慶紅桃、黃金奈李和金秋砂糖橘。去年,基地建起了儲存量20噸的冷庫,享受到1.5萬元農機補貼。看著黃鹽水的桃生意越來越好,村裡不少人開始向黃鹽水「取經」。村民王玉榮就跟著黃鹽水種了幾十株黃桃,今年增收上萬元。

  「春分之後,桃林每天有四五千人次的客流量,賞花後再來體驗採摘遊的回頭客也不少。」經過7年的發展,200畝田地被打造成了桃林盛景。每年春天,來桃林的遊客和攝影發燒友絡繹不絕。黃鹽水說,在賞花遊、採摘遊以及批發售賣的多重途徑下,基地的發展逐漸步入正軌。「雖然前幾年陸陸續續補種了很多桃樹,有些還沒開始掛果,但這兩年平均毛利也有80多萬元。基地門口的路要動工了,一直連到珠溪梯田,形成旅遊路線以後,生意肯定會更火爆!」看著成片的桃林,黃鹽水信心滿滿。(李書哲、記者孔璐、實習生廖文丹)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鹽水:桃林書寫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黃鹽水:桃林書寫致富經 2020-10-12 16: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周茜:崇尚「真善美」爭當「新農人」
    她就是「90後」「新農人」,羅景楊。誰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雖然創業很辛苦,但要踏踏實實地做,只要自己用心付出了,所經歷的髒累苦都會成為一輩子的財富,我覺得奮鬥的青春最美」。但由於非科班出身且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創業之路頻頻受阻,家人的不理解、村民的不信任、初實驗的失敗以及每日與秸稈、汙泥打交道,照顧上億條蚯蚓的辛勞……「蚯蚓女孩」與大多數「90後」夢寐以求的職場達人以及大眾審美的光鮮亮麗相距甚遠,但在她不斷成長為「新農人」的道路上,「坐擁上百畝土地、麾下上億條蚯蚓、日耗百餘噸垃圾、帶動百萬元創收」的傲人成績又誰人不說「美」!
  • 江西遂川:小金桔成農民增收「金蛋蛋」
    【江西遂川:小金桔成農民增收「金蛋蛋」】眼下正值金桔豐收的季節,在江西遂川縣新農金桔種植家庭農場,黃燦燦的金桔掛滿枝頭,陣陣果香撲鼻而來。近年來,遂川縣因地制宜,把金桔作為脫貧攻堅主導產業,目前全縣金桔種植面積達14.1萬畝,年產量5萬餘噸,產值2億餘元。小金桔正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 新農3|千戶貧困戶 共享致富經 五指山暢好農場發展螞蟻雞產業促...
    一人·一品·一故事記錄新時代新農人新生活《新農newfarmers》第3期帶您來到五指山市暢好農場一隊了解該隊養殖的螞蟻雞新農人故事原生態放養 助農戶致富  走進五指山市暢好農場一隊,乾淨整潔的雞舍裡住滿了一隻只螞蟻雞,貧困戶黃大平正在給它們投餵食物
  • 貴州農信結對幫扶書寫「務川樣板」
    2019年4月24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務川自治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務川徹底撕掉了「貧困標籤」。貴州農信社結對幫扶務川脫貧攻堅被譽為金融扶貧的「務川樣板」。5年來,貴州農信社累計向務川投放信貸資金200億元、捐贈資金2.64億元,有力助推了務川農業產業、文旅產業發展,切實推進公益事業項目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
  • 生態種菜 這名「新農人」帶領鄉親致富
    青島膠河源農產公司董事長劉加明通過努力把公司農產品已打造成省知名品牌 還「傳幫帶」把新技術教授給農戶實現致富增收 同時,他還通過「傳幫帶」把新技術教授給農戶讓鄉親們實現了致富增收。
  • 「事發遂川」外地多人潛入遂川,深夜盜割珍貴楠木樹,犯罪嫌疑人
    ▲遂川衙前的楠木古樹然而,有人卻「不遠千裡」來到遂川,對這些珍貴的楠木古樹下手……6月23日,衙前鎮雙鏡村張屋山場上一株楠木根部被盜割,遂川縣公安局森林分局立即組織民警趕往案發現場,經勘查發現,一株胸徑約70公分的野生活體楠木樹根部被人用鋸割走一「扇形」木塊。
  • 80後「新農人」胡順天:創建廣東省首個新農人人才驛站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胡順天以鄉村振興服務項目參加全國「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全國總決賽銀獎;2019年又被團中央和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同年,他創建了首個服務新農人及鄉村振興的人才驛站——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培育及引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事業落到實處。     近幾年,胡順天的鄉村事業經歷了「裂變」,向鄉村培訓和創業諮詢等方向拓展。
  • 【百家星級旅遊鄉村12】——陽泉市平坦鎮桃林溝村
    桃林溝村位於陽泉市近郊,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每年四月,桃林溝村舉辦的「桃花節」系列活動已成為陽泉市民賞花、踏青的好去處。 近年來,桃林溝村以「產業強村、旅遊旺村、生態靚村、文化興村」為抓手,打造了生態優美、獨具特色的休閒農業旅遊觀光景區,年旅遊接待遊客60餘萬人,旅遊收入達700餘萬元,鄉村旅遊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 興農貸+致富通 凱裡農商銀行貸出美麗鄉村的美好生活
    全村人生活十分拮据。20多萬元;舉辦「金融致富學校」45場次,普及各類種養殖和金融知識。五年以來,凱裡農商銀行累計為洛棉村合作社及老百姓發放貸款6000餘萬元,截止7月29日「興農貸」餘額100萬元、「致富通」餘額968萬元、「特惠貸」餘額33萬元。村主任金應橋感慨地對爐山支行工作人員說:「現在村裡都有人家蓋起小洋房了,小康生活真是悄咪咪地就來了,而旅遊產業對我們帶動扶貧工作的意義十分重大。
  • 常識:學好天幹地支,收穫十裡桃林
    尤其是看到最近熱播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眼睜睜的看著白淺上神收穫萌寶一枚、忠犬一隻外加十裡桃林,更是「眼紅至極」,啥時候才能像白淺上神一樣「迎娶」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呢?今天華圖教育就教你一個常識小考點,幫助你順利「渡劫」成為上神!!
  • 雲南基層人大代表暢談「致富經」 - 中國在線
    強農、富農、惠農政策是否能落實?貧困山區基礎設施建設何時到位? 1月24日,雲南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基層農村致富帶頭人人大代表專場」集體採訪活動,8位基層農村致富帶頭人暢談「致富經」。昆明晨農企業集團董事長李雲鎖已當了三屆的省人大代表,他說自己過去是個農民,這20年來,他一直做一件事:帶動15萬戶農民種菜致富。現在不僅在昆明超市,甚至國外都有他們的產品。他告訴記者,最關心的就是政策落實問題。「只有把強農、富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才能讓農民實實在在地得到實惠。」
  • 張國華:核桃園裡的新農人
    本文刊載於《農村青年》雜誌2020年第4期張國華,現代農業新農人。在親朋好友眼裡,公務員是令人羨慕的「鐵飯碗」。然而,先後擔任大學教師、監獄人民警察的張國華,2015年果斷辭去公職開始創業。他說,太穩定的工作讓他太安逸,著實很恐慌,唯有「土地」更能啟迪他的夢想。
  • 「文明張家港」微友會愛心採摘為困難桃農獻愛心
    8月8日周六上午,位於鳳凰鎮萬畝桃園內許堯良家的桃林裡一片熱鬧,一群特殊的採桃工正在忙碌著,提著桶穿梭在繁盛的桃樹間,這群採桃工正是「文明張家港」愛心採摘團隊。  鳳凰鎮是水蜜桃之鄉,因其盛產的蜜桃果大、汁多、味甜而知名,七八月是水蜜桃成熟的時節,3000多戶桃農的辛勤耕耘開始收穫,而在這些桃農中,有些桃農家中因為突發事故,或者家中有人長期患病,導致生活困難,對於他們來說,枝頭的桃子更是沉甸甸。
  • 務農懷揣致富夢 矢志不渝為興農
    記者 代建新冬閒時節人不閒。正陽縣代興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院裡機器轟鳴,一派忙碌景象。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五一勞動節唐小提前過
    各個小組團結協作,大顯身手,不一會兒就收穫滿滿。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這次勞動實踐活動讓同學們了解自然,感受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勞動真諦。希望孩子們通過本次活動把這種不辭辛勞、堅持不懈的精神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書寫人生最美的篇章。
  • 直播成了新農活 農民變成「新農人」
    山裡的「土貨」,搖身變為生態產品;農民變成「新農人」,主動學、創新賣;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變成新農資……近年來,除了傳統扶貧渠道,中國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以數位技術賦能、引領貧困地區各項事業發展。
  • 鋼琴 |《小春日和》穀雨,耕耘日子,收穫光陰
    質樸的農人,有著泥土的單純,他們掐算節氣,期待收成。 而節氣最講信諾,那些種子,會準確無誤地走到自己所要抵達的驛站。 穀雨來臨之際,壹心帶給大家的一曲《小春日和》,出自專輯《香氣》。"而每個人的一生,都和節氣相守到老。就像穀雨來臨的時候,播谷降雨,雨生百穀。 種在土裡的穀雨,耕耘日子,收穫光陰。寫在紙上的穀雨,浸染書香,肆意風流。
  • 培育「新農人」帶富新農村
    「脫貧攻堅」和「精準扶貧」,既要解決「產業」,更要解決「就業」,扶貧工作不僅要幫助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還要幫助他們擁有新技能、掌握新知識、擁有新視野,要增強他們的內生動力,最終實現生活富裕。省科技廳在對汾西縣後加樓村等5個村的幫扶工作中,注重培養「新農人」、扶持農業大戶。
  • 新農人「空姐」的精彩人生
    如今遂溪空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面積3000畝,並逐步形成收購、加工、銷售綜合體,年營業額上千萬元,還帶動了周邊群眾走上創業致富之路。不過,空姐並沒有滿足現狀,在未來,她表示將繼續奮鬥,努力帶領企業走得更遠,幫助更多人。因為她相信,努力拼搏就會收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