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長跟我們反映說,孩子的英語發音不標準,該怎麼辦?
比如Gary媽媽就說,孩子3歲就上線下課,現在8歲了,但由於線下課外教發音不準,Gary也被帶偏了,有一陣子要打卡發語音,有些音硬是發不準,她讓孩子重複又重複地練習發音。孩子本來挺喜歡英語的,結果那陣子牴觸情緒很大,認為學英語一點都不快樂。
孩子發音不標準,家長當然有理由著急,因為發音不標準不僅影響聽說的準確性和口語交流,還會影響到讀寫。
因此,我們一直強調,一定要用標準英語給孩子做聽力啟蒙。大家都知道,大思英語系統裡的發音是達到美國播音員級別的標準英語,給孩子的英語輸入除了有效以外,還要標準。
為什麼對於啟蒙期的孩子來說,聽標準的英語非常重要呢?那是因為,我們必須在孩子的大腦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建立一套英語發音的標準,未來,他在聽不標準的英語發音時,才不會混淆或者被影響。
1成人的悲哀:說不標準只因聽不出差別成年人在學習外語時,聽到外語發音後,大腦首先會在自己熟悉的母語發音中去尋找對應發音,從而認為聽到的這個外語發音就是母語的某個音。我剛到廣州讀書時,跟本地人學說廣州話,光是說「一」這個字時,就花了好長時間。標準的發音是「jat」,但我總是發成「ya」,直到很久以後,我才聽清楚我的發音和正確的發音之間的那種細微的差別。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就是在我的大腦裡,對於廣州話的標準發音並沒有建立起一套系統,當聽到「jat」這個聲音時,我很容易就會把它和我腦子裡本來有的「ya」這個發音聯繫在一起,以為它們兩個就是一樣的。在說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發出「ya」這個聲音。
這一點在語言學研究上也被證實了。在日語中,沒有「R」和「L」這兩個音,只有一個相近的「ら」音,聽起來又像「Ra」又像「La」。有語言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在不給看拼寫的情況下,讓一些日本人聽一組「R」或「L」打頭的詞,然後做二選一,比如說:「Right」和「Light」, 「Rap 」和「 Lap」。做完了測試,發現答案的正確率是50%。
這個例子也同樣說明,聽不準別人的發音,或者自己的發音不標準主要原因就是大腦裡沒有標準發音的儲備。
2大腦有標準庫就算錯也會自動糾正相比大人,4-12歲的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聽覺特別發達和敏感,所以他們抓音快而且準,不但善於捕捉單個音素,也能很好地把握整個句子的韻律和節奏。正因為如此,我們強調孩子一定要以聽為先,並且一定要輸入純正的英語發音。遺憾的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孩子的聽力要求不能得到滿足,不但聽力的數量不夠,質量也得不到保證。如果在兒童時期輸入的是不標準發音,他很容易就會將那套聲音作為標準。就像同樣說普通話,北京人是一口京腔,四川人則總是帶川普味。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過了12歲,聽覺的優勢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逝。這個階段不讓孩子聽足聽好,反而讓孩子記單詞學語法,會得不償失。語法詞彙可終生獲得,聽力敏感期,長大了就不復存在。所以,當我們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時,給他輸入標準的英語特別重要,他在大量聽這些標準音時,腦海就逐漸儲備了一個聲音庫。當他度過沉默期,開始說時,起初發音也有可能是不標準的,就像兩歲的孩子牙牙學語一樣。但是,因為大腦裡已經建立了一套標準,當他發音不準時,他會感受到自己的發音和標準音之間的差別,慢慢就會糾正過來。3美國只有很少地區說標準英語現在不少外教機構都標榜自己的老師是正宗美國發音,實際上美國跟中國一樣,因為地域遼闊,各個州之間的口音差別也是巨大的。美國一個小夥子就模仿了35種地方口音,一起來感受一下。
當你選擇讓零基礎的孩子跟外教交流時,一定要注意外教說的是標準美音(General American),而真正說這種話的人僅限於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很小的地區,包括愛荷華州、伊利諾州、密蘇裡州的一部分。
實際上,處於語言啟蒙期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一個「沉默期」,在這個階段,他更需要的是聽力上的輸入,而並非交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通過聲音和場景的對應,給孩子進行大量有效的標準音輸入,是最有更有效率的啟蒙方法。
本文作者為大思英語創始人張杰老師
一個視頻了解大思英語
了解更多大思英語的課程內容,可點這裡▼
自然拼讀跟英語啟蒙沒有關係!
零基礎兒童英語啟蒙,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讓孩子每天浸潤在英語環境中,這是最好的選擇
都說學英語聽力很重要,這兩個基本原則您知道嗎?
分享一位媽媽在大思英語家長微信群裡的發言,寫得太好了!
你不一定知道,聽力訓練的大忌之一就是依賴文字!
別把聽力訓練想得太簡單,這個目標沒達到,就不能說過關了
孩子在語言學習的沉默期,怎麼檢測他的學習成果?
請注意,一大波英語學霸正向你走來……
英語背誦也要講方法,99%的家長不知道……
每個孩子都有學語言的天賦,千萬別剝奪他聽的時光
他們的親身經歷證明:假期正是拉開差距的時候!
我為什麼不送四年級的女兒去讀學而思
英語老師認為孩子不開口是因為內向,但真相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