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黑馬:達內科技是一家致力於中國高端IT培訓的教育機構,公司創立於2001年,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後,達內科技迎來了自己比較好的時代,2014年4月3日達內科技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調,交易代碼TEDU,發行價為9美元美元,開盤價為9.8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9.56%。在線教育目前正在風口之下,達內科技又將怎樣迎接這波浪潮。《創業家雜誌》&i黑馬網為此採訪了這家「老牌」教育培訓機構,以下為達內科技運營副總裁孫瑩在接受採訪時的口述整理:
2005年是達內創立的第三年,我加盟達內,那時我們才4個培訓中心,北京、南京、上海和廣州。開始我只負責北京中心。2005年到2008年公司營收做到1個億,我見證了達內科技爆發成長的全過程。我後來管理整個北方地區,到2009年的時候,開始負責集團運營。
定位幫助學員就業
從產品定位、經營的思路和營銷的方式上,達內一開始就是要真正地去提高客戶的求職能力,解決找工作的問題。做一個企業的理念,究竟是快速賺錢,還是要真正地去做一個好企業?偉大的公司從根子上都是要真正地給客戶創造價值,都是深深地扎在市場和需求當中。
我們幫助客戶找工作,看所有企業招聘的標準就OK了,這是從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入手,分析企業的用人標準。現在所有的IT技術從業人群一定是以大專學歷為主的。真正好的培訓機構,一定是幫助那些普通的三本、二本的學生能夠進入到985、211學生才能進入的公司當中去。
我們真正解決了IT職業教育裡存在的核心問題,就是創造價值。我們幫助那些不具備找工作能力的人找到工作,幫助那些具備找工作能力的人找到好工作。現在看起來,我們的學生就業真的是非常好,通過四個月學習,今年畢業三個月以內的學生幾乎實現100%就業。
我們的學員包括這樣幾部分:一部分是大學生,主要是大三的學生,很多人會在大三的時候來參加四個月的培訓。也會有一些大四的學生在求職過程當中遇到困難,找不到工作然後再來,這兩部分人加在一起佔全部學員的50%。另外的50%是技術愛好者,再有一些在其他行業裡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薪水職位不滿意,轉行進入到IT行業的人群。
達內可供選擇的課程門類比較多,每個門類又有各自的特點,我們會根據學員個人的情況給到他建議。我們給學員做分析,比如課程顧問了解學員的基礎情況以後,根據他的學歷情況、學習能力,還有和他溝通過程當中的感受,會做一個基本的測試,之後給他建議。
分期付款交學費
我們從2006年開始做「先就業後付款」的模式,其實風險很大,沒有人敢做,敢做的人才有機會。當時我們團隊裡面也有半年時間在探討:第一,一個人從本質上如果具備還款能力,惡意要逃的人所佔的比例是小的;第二,如果我們對學員的就業是有信心的,進入到行業當中後,我們知道他的工資大致在什麼樣的水平,又是銀行分期貸款還的,基於這個流程如果做了非常詳細的管理,完全可以減少不還款人數。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學費是每人13800元,學員在學習以前先交3800塊錢,剩下的10000塊錢分10期還,每個月還1000。這個分期付款體系早期宜信進入過,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們自己來管理,現在我們發展到第三階段,就是銀行願意給我們的學生貸款,相當於是學生直接和銀行籤署貸款協議。這個模式能做成,是基於我們對教學品質和學生就業品質的極大信心。
實施這個做法之後,對我們的銷售促進非常大。2006年開始,我們的學生差不多50%到60%都是用這種方式付費,比例挺高的。開頭一兩年肯定是在探索階段,後期我們自己管理比較好,實際還款結果還是蠻好的,我們的壞帳逾期率低於5%。我們會在不同的階段去跟學員打電話保持聯繫,所有學員都有就業回訪的周期,畢業後每個月通一次電話,一直回訪到畢業後六個月。
在學生就業前,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幫助和指導。其實大多數在達內培訓完的學生,對達內是心懷感激的。學生在就業後的前三個月,我們非常關心他的穩定,如果他對所在公司不滿意,或者被公司炒了,我們會負責到底,再次推薦工作,還要給他分析原因。只要是達內畢業的學生,我們是終生、免費、隨時推薦工作機會,這個服務我們不限次數。
後來,我們和企業合作的資源也越來越多,我們跟進六個月,了解學員的職場動態。我們還比較關心達內的學生畢業後工資的變化,一般畢業後三年,我們每年還要回訪一次。
我們的學生還款跟這個體系一定是有關的,核心問題是就業比例和就業品質。我覺得第一要解決學員的就業問題,在學生當中,學習能力強、本身對IT技術感興趣的人,或者既往有些經驗的人,一定是工資高的人。品質是基於每個人就業能力的比較,他一開始找不到工作,現在能夠找到一份工作,這就是品質;如果他開始能找到一份工作,現在能找工資非常高的工作,這個更是品質。
O20教學模式
達內科技在持續不斷地發展自己內部的運營體系,而且是在很踏實地去做內部管理。我們授課老師的數量是有限的,用O2O的教學模式可以保證,即使最遠端的學生也可以向中國最好的老師學習。我們在30多個城市裡面有90多個分支,這樣使得我們在整個培訓行業裡擴張起來比較快,同時可以控制品質。O2O教學具體來說有四個要點:
第一,自主研發課程。達內所有的課程都是自主研發的。我們是提高學員的求職能力,課程研發完全面向企業招聘的要求。我們課程現在有11個品類,學習者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品類完成學習,學習周期都是四個月。IT行業迭代速度比較快,我們的課程是每年兩次升級,學習任何一種開發語言就像學英語一樣,它的核心是不變的,但它的應用會發生變化。學員是在實踐項目當中去學習,比如學一門開發語言,在學的過程當中要完成四個項目,邊學邊做,在做中學。這些項目有真實的商業項目,也有教學項目。有時候教學項目更完整,這是為了幫助學員掌握所要學習的所有技術點。
第二,請最牛的老師講課。教育行業最重要的資源是老師,老師好才能保證課程的品質。我們對老師的要求標準很高,一定要在業內有7年以上的開發經驗。我們會發現這些技術宅裡面真正表達能力好的人很少。在行業裡面他寫代碼的時間比較久,有意願轉做老師的人比較少,這種人是稀缺資源。所以我們就想了一個優質資源的共享辦法,把最好的老師集中在一起,用遠程同步直播的方式,給外地的學生上課。達內的老師都是全職的,在行業內的收入有一定競爭力。截至去年年底,達內科技共有76名專家,800多名助教。
第三,全方位立體化調研。教育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最大的瓶頸是,如何在規模擴大的過程中保證品質。通常上一個新課的時候,我們會做一個極其系統的調研。我們有一個新課調研的流程,會有足夠量的企業需求匯總,足夠量的在職人群調查。對於在職的人群,我們去調研他們的學歷、專業,他們在行業裡已經具備了哪些能力,在什麼方面還有所欠缺。我們會對正在做這個課程的培訓同行做系統調研,分析他們的課程是怎樣的,問題是什麼,來決定我們課程結構的設計,哪些能力是核心競爭力,哪些是需要提高的能力。分析能力模型後,決定哪一部分能力的課程所佔的比例,以及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課後講、練、案例、項目。還有不斷地去檢查,幫助學習者了解他學習到每一階段的水平,這是我們必走的流程。
第四,助教輔助教學。我們在各地中心配有助教,學生當中非常優秀的人留下來做助教,他們自己全套學過這個課程,對學生心態有了解,我們給到他們輔導和培訓。考核助教的標準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業率。一般來說在北京講一堂課,不能放錄像,完全要現場互動。各地分校學員有提問什麼的,老師要現場遠程回答。一堂課結束以後,整個練習時間助教都在。我們的遠程系統上是可以向老師提問的,助教可以輔助老師回答。
完善的在線教育系統
我們有一個學習平臺,是達內科技自主研發的系統(TTS)。每個學生會有一個帳號,所有的在線教材、學習內容都在這個平臺上面,每天要完成的作業也在上面,由系統來批改。
這個系統我們今年做到7.0版本,它可以做到告訴學員哪一部分答錯了,重新溫習哪個知識點。我們是每周一次作業、一次考試,每個月還有一次大考。如果第一個月的大考通不過,我們會要求學員把第一個月的課程再學一遍。
當學員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有呼叫系統,他不用舉手打斷別人,學生一按燈,助教就會過來。學生提問題,系統會顯示助教有沒有及時解答。如果助教解決不了,北京的專家必須解決掉這個問題,而且有時限,最長24小時。
我們通過系統來管理整個教學過程,教學平臺裡每個老師也有自己的帳號,每個管理人員有自己的帳號,必須備課。老師每天留的作業可以測試,當天作業結果就會出來了,某些知識點全國有多少人過關,如果有很多人都過不掉,這個地方要重講。
所有老師在我們的系統裡實時錄播,學生哪一部分沒學好,在系統裡可以重聽那部分,再去加強某些知識點。求職能力的培訓與學習的時長和周期有關,我們規定要學1000個小時。凡是在線的些課程都是要加強某一個點,如果點播一門課超過20分鐘都沒人看,這個課就沒有存在意義了。
在線學習的孤獨感、自律性和持續性都是問題,學習是需要強制的。某些課程學完了,我通過在線的方式去複習或者考試,強化某些知識點。一個助教覆蓋35到50人。包括我們弄的周考、月考、全國考的競賽規則,其實都是為了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的成就感,來源於「我覺得我會了」。
我們除了助教以外,還有班主任。助教是解決技術和學習問題的,班主任在我們這裡叫職業發展顧問,主要工作職責是觀察學員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狀態,記錄每天的考勤、學習認真程度,還有學員求職前整個學習過程的心態,還包括求職簡歷、模擬面試、職業發展建議等等,班主任都要負責。我們還有一支團隊叫人才顧問,人才顧問是專門跑企業的。我們的職業發展顧問加上人才顧問,這支團隊全國有三、四百人。
做培訓行業,始終都要記得每個崗位有相應的目標客戶群。面向企業、服務好企業,要抓住企業的需求。
口述:達內科技運營副總裁 孫瑩
整理 :《創業家雜誌》記者 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