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睜一閉
2017年最後也是最長一個假期就過完了
今年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也來了
還沒有入秋
依然可以享受30度以上的「熱」情
不過
也意味著氣溫將逐步下降
秋味將越來越濃
接下來
廣州天氣就會有一個好消息
寒露:昨日10時22分,迎來寒露節氣。它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5個節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為寒露節氣。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秋季,正式開始!
南方秋意漸濃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民諺有「先白後寒」之說,相對於白露,寒露代表氣溫更低。
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下周后半段將迎涼意
11-13 日,受冷空氣和南海熱帶擾動外圍偏東氣流影響,南部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偏南市縣有一次大雨局部暴雨的降水過程,其餘大部分市縣有(雷)陣雨局部大雨,氣溫將明顯下降。
以廣州為例,雖然下周剛開始的時候,看起來變化不大,平均溫度依舊三十多度,而下周后半段,受冷空氣影響,你們,可能會感受到一絲絲涼意~~~
還有大boss級冷空氣緊隨其後!位於北歐的北支西風波動,以及位於大西洋中的中支西風波動,今日會在新疆以西匯合,形成一個強大的阻塞高壓,這是寒潮出現的標誌。而且,這還不是普通的寒潮!這股冷空氣或將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影響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寒流!
廣東的朋友都希望今次可以一擊入秋,希望冷空氣的實際威力符合大家的預想!
老年人要警惕這幾種病
進入到十月,南方暖溼氣流的勢力已經大不如前,冷空氣頻繁南下已屬正常,但強冷空氣很少,但廣州的氣溫受影響不大,未來保持在舒適的水平,不冷不熱,非常宜人。
不過,對於廣東來說,寒露後,氣溫還是逐漸下降的,秋意漸濃,這個季節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
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
老話講:「春捂秋凍」 意思是適當凍一凍,激發身體逐漸適應寒冷,預防冬季多種疾病的能力有一定道理,但卻不是一凍到底!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
建議: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此外,肩部、肚臍、脖子也是不能被凍的。
這幾招很實用
1.每天多睡1小時,可以解秋乏。因為夜長晝短,應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
2.穿顏色豔麗的衣服,防止秋悲。
紅色:能夠刺激身體興奮、產生溫暖感,增加心率及腦電波的活動;
橙色:能讓人產生活力,誘發食慾,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彩;
黃色:能讓人產生輕快,透明,輝煌,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印象,是所有色相中最能發光的顏色。
這個時節廣東人要這樣吃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鹽水,晚蜜湯」。也就是說,寒露養生飲食方面宜多食用滋陰潤燥食物,應以防秋燥滋陰潤為主。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羊肉、鴨肉、雞肉、牛肉、魚蝦等以增強體質,同時輔以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切記少吃辛辣食品傷損人體陰精。
菇冬瓜球湯
原料:香菇、雞湯、澱粉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水發、洗淨;冬瓜去皮洗淨,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用;姜洗淨切絲;將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薑絲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鐘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功效:補益腸胃,生津除煩。脾胃虛寒,陽氣不足,陰虛消瘦者、腎虛者不宜多服。凡食冬瓜以老熟者為佳。
黨參玉竹雞湯
此湯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潤肺生津,全家老少都適合。
原料:老雞一隻,豬骨半斤左右,黨參、玉竹30克左右,蜜棗3隻,白果數粒,姜數片
做法:老雞去皮,和豬骨一起飛水後放入湯煲,加上配料和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慢煲3~4個小時,調味即可。
寒露知多D
關於寒露的這些知識和習俗
你也有必要知道!
寒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菊有黃華: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習俗
登高: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此時天氣怡人、景色優美,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候。
賞紅葉:寒露時節,很多地方都有賞紅葉的習俗,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季節的習俗。不過寒露節氣還沒有紅楓葉,到了暮秋時節才有紅楓葉。
賞菊花: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菊花是反季節的花,越是寒霜露重,越是菊花開得最豔麗的時節。
秋釣邊: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鬥蛐蛐兒:秋風起,鬥蛐蛐兒。蛐蛐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吃柿子: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此時的柿子恰好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時候。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經常食用有利於補虛、止咳、利腸、除熱。
吃螃蟹: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喝「寒露茶」:寒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採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
綜合:中新網、人民網、@廣州天氣、天氣網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崔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