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5首寫雪詩:一片飛來一片寒,愛山唯駐隱淪心,獨釣寒江雪

2020-12-24 明說文史故事

最美的5首寫雪詩:一片飛來一片寒,愛山唯駐隱淪心,獨釣寒江雪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它雖然是一個氣候概念,不代表到了小雪節氣,就一定會飄落起點點雪花。但是,在這個節氣之中,降雪是常有的事。

雪在人眼中是高潔的象徵,而文人騷客更是把雪上升到,一個非常的高度,渲染氣氛、拔高主題。

比如在水滸傳中,有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章,刻畫李衝被陷害的種種過程。林衝就一定是在風雪夜被逼反麼?當然不是,但在風雪夜,更能道出林教頭的悽涼與無助!

下面小編就在小雪節氣,精選最美的5首寫雪詩:愛山唯駐隱淪心,一片飛來一片寒,都不見。

第一首是悽涼的《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江雪是柳宗元被貶永州是的力作,通過「千山」、「萬徑」都是雪,以致使「鳥飛絕」、「人蹤滅」,營造出天地之間純潔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的局面。反襯出,漁翁生活之清高,性格之孤傲,其實這漁翁就是柳宗元本尊。

值得一提的是,本詩的正文中的只提到過一次雪,那就是江雪。但這江雪是不存在的,因為雪一落在江中,就會立即融化。

所以,好像本詩中沒有雪,其實不是這樣的,相反「雪」字籠罩全詩。「千山」、「萬徑」其實寫的都是雪。這也是本詩的一個小技巧!

第二首是《小雪》,我們先欣賞一番:

小雪

唐·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同樣是悽涼,同樣是憂愁,戴叔倫筆下的小雪,少了柳宗元的宏大敘事,而是多了一分細膩與自戀,又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也別是這句「一片飛來一片寒」,與書窗下的愁人,遙相輝映。前一句是靜態描寫,後一句是動態描寫,這一靜一動,將這首詩的等級拉高一個層次!

第三首是乾隆的《飛雪》

清·乾隆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讀起飛雪,可能有人會說,這更像是一首打油詩。但此詩看似簡單,卻頗有雅趣。雪與蘆花融為一體,將雪的形態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飛雪入蘆花,有表現出有容乃大的胸懷。頗有一番帝王之氣。

值得一說的是,乾隆的這首《飛雪》已經選入了小學語文課本。

第四首作者有點「小眾」,叫做張嵲,他的作品是《小雪作》,下面欣賞一下:

小雪作

宋代:張嵲

霜風一夜落寒林,莽蒼雲煙結歲陰。

把鏡漸無勳業念,愛山唯駐隱淪心。

冰花散落衡門靜,黃葉飄零一逕深。

世亂身窮無可奈,強將悲慨事微吟。

這首詩也走的是悲情路線,特別是「愛山唯駐隱淪心」「黃葉飄零一逕深」,一種幽靜與隱忍,不自覺浮現在心頭。

最後一首,標題中沒有一個雪字,卻最溫情,可謂是「大雪中的一把火」。我們先欣賞一下:

問劉十九

唐代: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劉十九是白居易的摯友,此時與白居易天各一方。

冬天是寒冷的,尤其是在下雪的日子。但作者通過全詩寥寥二十字,通過新酒、火爐、暮雪三個組合,卻營造出一種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襯託出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

相關焦點

  • 感悟「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清高和孤傲品格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前兩句以「千山」「萬徑」的「鳥飛絕」和「人蹤滅」著力描寫客觀境界的寥廓幽靜;後兩句通過「孤舟」上的「蓑笠翁」的「獨釣」來表現詩人孤獨的主觀心境。
  • 詩畫中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是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中收錄的一首古詩文。這首詩作於詩人柳宗元謫居湖南永州期間。公元805年,柳宗元參加永貞革新運動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然而險惡的環境,並沒有把他壓垮。
  • 詩詞鑑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賞析】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只見一個老翁在江心垂釣,最後三個字「寒江雪」才點出主題。詩中的老翁就是詩人自己的內心寫照。
  • 杭州迎入冬首雪 西湖現「獨釣寒江雪」美景
    杭州迎入冬首雪西湖現「獨釣寒江雪」美景 (1/11) "← →"翻頁
  • 「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原來我們一直都讀錯了
    那麼這首詩是怎麼寫的呢?江雪[ 唐 ]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多少年來我們都是這麼讀的。這首詩真正的讀法應該是:江江江江江江江,雪雪雪雪雪雪雪。孤孤孤孤孤孤孤,舟舟舟舟舟舟舟,蓑蓑蓑蓑蓑蓑蓑,笠笠笠笠笠笠笠,翁翁翁翁翁翁翁,獨獨獨獨獨獨獨,釣釣釣釣釣釣釣,
  • 「花雪隨風不厭看 一片飛來一片寒」~今日「小雪」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花雪隨風不厭看一片飛來一片寒」~今日「小雪」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19-11-22 10:13 字號:
  • 寒江獨釣凌千古
    令人驚喜的是,空間變化並沒有止步於蓑笠翁,尾句「獨釣寒江雪」又翻出新的層次,空間再次由小變大。人的出現,給大自然帶來了活動:漁翁在獨自釣魚。天那麼冷,雪那麼大,他真的能釣到魚嗎?看來他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什麼呢?山水嗎?他釣的似乎又不只是魚,是寂寞,是孤高,是傲岸。而且,他是在「寒江雪」的大背景中釣魚。
  • 今日小雪 | 花雪隨風不厭看,一片飛來一片寒
    今日小雪 | 花雪隨風不厭看,一片飛來一片寒 2020-11-22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柳宗元的孤獨: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天地間只有漫天飛舞的雪花和江面上的一隻孤舟,以及舟中那個披蓑帶笠獨釣寒江的落寞背影。孤舟清寂,釣影悽寒,世間一切仿佛就此靜止,只留下孤寂、傷感夾雜在飛舞的雪花中撲面而來。
  • 16首最經典的詠雪古詩詞,獨釣寒江雪,炎熱的夏天裡尋點涼意!
    夏天太熱了,讀點關於雪的古詩詞尋點涼意吧,都是最經典的,一定要知道!〔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 教學設計: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江雪》
    【教材分析】《江雪》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之一。此詩為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所作。詩人借描寫風雪之中垂釣的漁翁,來襯託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苦惱。其中那位「獨釣寒江雪」的漁翁,正是詩人不屈不撓和孤獨情懷的人格化身。
  • 今日小雪丨花雪隨風不厭看,一片飛來一片寒
    2019-11-22 07:36 來源: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22時59分迎來「小雪」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節氣不是一定下雪但溫度降到了可以下雪的程度今年的情況依然如此中東部將有大範圍雨雪天氣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 今日小雪:花雪隨風不厭看 一片飛來一片寒
    今日小雪:花雪隨風不厭看 一片飛來一片寒 2019年11月22日 07:06:3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五首關於描寫雪的詩詞,讓我們欣賞雪在傳統詩詞文化中唯美的意境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簡介:這首詩是白居易在他45歲任江州司馬的時候所寫。全詩立意新穎,題目為雪,實則詩中無一處寫雪,卻又無一處不是寫雪。夜間下雪的情景本無從捕捉,詩人另闢蹊徑,卻用「復見窗戶明、時聞折竹聲」短短的十個字襯託了雪下的非常大。
  • 古詩賞析第七首:柳宗元《江雪》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這首詩表達的就是詩人在遭受打擊之後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作品賞析《江雪》這首詩描寫了千山萬徑人鳥絕跡的天寒地凍的自然環境,通過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描述了一種極端的死寂和永恆的孤獨。
  • 唐詩中的五首寫雪小詩,每一首都很短,每一首都是千古經典!
    祖詠的這首《終南望餘雪》才是為詠雪而作,據載這首詩是祖詠科舉應考時所作的應試詩。當時科舉文題是"終南望餘雪",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但祖詠僅僅寫了四句就覺得意象具足,詩意在言外,再多些就畫蛇添足了,於是擱筆不寫。結果那一年祖詠沒有考中,而這首詩卻成為詠雪的千古名作。
  • 古詩賞析——《江雪》:一樣的雪在柳宗元眼裡的美和含義卻是那樣不同
    尤其對雪雨風月,都賦予更為深刻多樣的含義和境界。 現在我們就先來靜心賞讀一下這首婦孺皆能熟背的古詩: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 冬美三絕:雪、梅、詩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
  • 今日小雪:一片飛來一片寒
    今日小雪:一片飛來一片寒冬天來了不知道今年的第一場雪會是在什麼時候下,小編喜歡被白雪覆蓋的校園,是那麼的純淨、寧靜。如今還處在深秋,天氣也逐漸轉寒,冬天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第一場雪或許正在馬不停蹄的向我們趕來呢。
  • 最美唐人寫雪五絕,第一首就驚豔,文人風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讀過
    因此,詩人多愛寫雪,也在雪中寄託了自己的情懷和哲思。今天,王和尚選擇唐朝四首著名寫雪的絕句,附以短評,以饗諸君。雪中的思考與詩情,雪中的孤獨與風骨,都在這四首是中,值得細細品讀。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柳宗元最出名的五絕,寫得冷冽孤傲,灑脫中有絕望,傷感中有豁達。唐憲宗元和九年,柳宗元42歲,他被貶永州已經過去了九年。柳宗元少年得志,在中年卻被遠貶蠻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