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平洋咖啡聯合東阿阿膠推出了5款聯名產品。
這5款產品分別是:OATLY阿膠紅棗拿鐵、東阿阿膠拿鐵、阿膠紅棗拿鐵、東阿阿膠抹茶拿鐵及東阿阿膠銀耳茶拿鐵,均是功能性的養生飲品。
主打功能性養生飲品層出不窮
隨著養生經濟的崛起,越來越多品牌開始瞄準養生市場。
許多茶飲品牌更是將其作為一個突破口,推出一系列加入阿膠、人參、蜂王漿的功能性養生飲品:
椿風將草本藥材加入菜單
今年剛剛成立的品牌椿風,將食療方案融入產品線,主打養生茶飲。
在椿風的菜單中,眾多草本藥材如人參、蜂王漿、羅漢果、燕窩等都是原材料。
燕熙亭:主打燕窩奶茶
深圳本土品牌燕熙亭將燕窩加入菜單,月復購率高達90%。(詳情可以戳連結:專訪|月復購率90%,這個茶飲品牌背後藏著啥秘密?)
與傳統的水果茶、酸奶這些「輕養生」飲品不同,加入阿膠、燕窩、蜂王膠這些具有醫藥性的飲品,已經屬於「重養生」領域。
隨著外界對健康的日益重視,養生也脫離了中老年專屬的刻板印象,產業已經形成。
對於養生心切的年輕人來說,具有功能性的飲品明顯更契合他們的需求,因此不僅僅只是茶飲市場,功能型牛奶也正成為乳製品企業研發的新風潮。
功能性飲品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目前市面上的功能性牛奶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1)主攻助眠市場
有數據顯示,目前有過半的中國網際網路網民自認存在睡眠問題,其中82.4%的人都是在11點後入睡,其中90後是睡得最晚的群體。
失眠、多夢、持續淺眠、早上醒來頭腦昏沉均為當代年輕人的常見症狀。
養樂多1000億活菌
近日,養樂多日本母公司Yakult宣布推出養樂多新品——「Yakult 1000」。將原有的乳酸菌數量增加到1000億。
據介紹,新版養樂多不僅能改善腸道環境,還具有緩解壓力、促進睡眠的功效。並且相關醫學實驗表明該產品還具備調整熟睡度、睡眠時間,甚至還能改善起床氣。
旺旺夢夢水
旺旺集團特別針對「失眠人群」推出了一款名為「夢夢水」的飲料,這款飲品中添加了茶葉茶氨酸、德國春黃菊花提取物、γ-氨基丁酸三種有助眠作用的成分。
目前已經在電商平臺中進行售賣。
2)主打低糖瘦身
2016年「全民健身」風潮來襲,減肥瘦身已經成為全民熱議話題。
針對市場需求,已經有許多品牌推出了專為減肥瘦身人群定製的功能性飲品。
Rebbl推出益生元氣泡功能飲料
主打功能性飲料品牌Rebbl推出了一款含益生元纖維的植物性功能飲料系列。
該飲品主要功能是用於保持消化系統健康,飲料中含有6-8g糖和6g益生元纖維,可提供22%的每日纖維建議攝入量,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健康的低糖選擇。
Smeal-NOTO推出代餐奶茶
代餐品牌Smeal推出NOTO系列代餐奶茶,該產品中富含膠原蛋白,每瓶可提供相當於200g牛肉的蛋白質、1000g蔬菜的膳食纖維以及20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但熱量僅為正餐的一半,但一瓶可以飽腹5h+。
3)針對特定人群
近年來,隨著大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加班後一杯酒,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釋放壓力的方式之一。
針對年輕人聚餐、應酬等消費場景,蒙牛、光明相繼推出解酒產品。
蒙牛恬醒葛根風味酸牛乳
蒙牛恬醒風味酸牛乳中加入葛根粉,具有解酒功效。
光明薑黃枸杞酸奶飲品
與蒙牛恬醒採用葛根不同的是,光明酒前一刻中加入了薑黃素、枸杞兩種原料, 具有護肝,增強肝臟保護能力,緩解頭暈頭痛。
不難看出,目前市面上的功能性飲品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且其功效基本圍繞目前年輕人熱議話題:減肥、睡眠、解酒進行。
那麼針對這麼多案例,茶飲老闆有什麼值得借鑑呢?
茶飲老闆應該怎麼借鑑?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目前新茶飲的市場行情,目前新茶飲市場夏季主要以「水果茶」為主,到了冬天其實很難找到一款同樣熱門的代替品解決。
雖然之前嘗試過加入黑芝麻、可可等原料,但依然沒有突破原有的產品結構。而如今具有醫藥性的原材料加入,將改善這種局面。
以太平洋咖啡與東阿阿膠聯名產品為例,阿膠產品本身就是女性滋補進補的名貴藥材,以阿膠推出的飲品在功能性上就能吸引一大部分沒時間熬煮阿膠的女性用戶。
其次,消費場景符合季節變化,冬季來臨來上一杯阿膠既能祛寒又能養生、滋補,也是男性討好女朋友的最佳選擇。
那麼我們在推出功能養生產品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1)食材的選擇
首先食材上,最好尋求一些獨特又健康的品類,該品類最好本身具有話題性,能為產品提高附加價值。
比如藜麥,這兩年越來越火,漸漸成為輕食沙拉的當紅主角,原因就是藜麥營養豐富屬於低脂肪,低糖的食物。
但是國人接觸較少,許多商家以此作為賣點,受到不少輕食主義者的追捧。
2)針對需求場景
推出功能性養生飲品時,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年輕人最關注的的「養生」話題是什麼,然後針對某一種需求研發、推出相應產品。
如今90後群體已經成為餐飲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費需求都影響著餐飲市場風向。
90後喜歡健身,輕食餐廳就越來越多,90後喜歡社交,很多餐廳也開始注重社交屬性的打造,90後這波「養生風潮」,也將帶動一部分養生類餐飲的出現。
健康養生涉及很多產業,也許會出現新的餐飲模式,不僅僅只是養生+餐飲,而是多位一體,運動健身、醫療保健都有可能實現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