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 美媒稱,專家稱,隨著美國大學進一步擴大招收國際學生的範圍,他們提高的不僅是現金流和學校的多樣性,還有入學造假的可能。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29日報導,5月28日,賓夕法尼亞西區檢方宣布對15名中國人提起控告,罪名是僱用槍手替他們參加大學入學考試。這些學生當中有幾個已經被美國大學錄取。
檢察官戴維·希克頓說:「這是一群中國人,但我認為保護(大學入學考試)誠信的問題比這要大。」
近些年來,大學入學考試造假現象在韓國學生中和美國的幾個州也有所發生。美國高校註冊與錄取官員聯合會的執行主任麥可·賴利說,更多國家的更多學生尋求進入美國大學,這使招生人員進入更多的鄉村地區,那裡的學術標準和考試安保標準有時不那麼嚴格。
賴利說:「我們從學校那邊了解到的情況是,從中國來的學生一旦開始學習,他們的表現與他們個人檔案顯示他們應該達到的水平不相吻合。」
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的數字顯示,在2013-2014學年度,到美國高校就讀的國際學生人數比前一年增長8%,達到近90萬人。帶動這股增長的主要是約27.4萬名中國學生,其人數比前一年增加近17%。
賴利說,早些時候從中國來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精英,但最近來的這些學生卻有很多人學習吃力。
中國大學在招生時幾乎完全依賴全國性的大學入學考試,也就是高考。波士頓的大學申請諮詢公司AcceptU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扎韋爾說,因為國內大學只關注這一個成績,中國學生在申請美國大學時格外重視考試的表現。
他說:「他們把高考視為決定自己去哪裡讀書的關鍵。」他還說,有些美國學校難以證實海外學生高中成績單的真實性,因此依賴標準化考試的成績,以為這些成績更加真實,或者更能體現學生的能力。
學校開始轉變招收國際學生的策略,因為意識到這些考試可能造假。扎韋爾說,他的一些顧客現在必須參加學校面試,以證明自己熟練掌握英語,即便他們在託福考試中成績良好。高分體現的可能是對考試準備充分而不是英語真正很流利。
扎韋爾說,多數申請者都願意遵守規定,但他的團隊有時在解釋說他們不能代替申請者寫作文或偽造推薦信之後也會失去潛在客戶。他說,以上這兩種做法是中國入學諮詢公司經常提供的服務。
他說:「中國是入學諮詢的狂野西部。很多機構給學生提供的建議都越了界。」
匹茲堡一家服務於留美中國學生的公司說,學術欺詐成為一個問題的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的學術標準普遍不太嚴格。
厚仁教育的首席發展官陳航說,隨著中國學生質量的下降,欺詐問題變得更為嚴重。他說:「中國學生的形象這幾年有所下降。來到這邊的學生有時候準備並不充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學校開始轉變招收國際學生的策略,因為意識到這些考試可能造假。(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