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報】東北大學任鵬:把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

2020-08-05 東北大學
【遼寧日報】東北大學任鵬:把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需要我們有充分的制度自信和堅定的政治定力。加強制度自信教育,把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是幫助青年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政治定力、使其煥發青春動能的有效手段。

  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的核心要義。第一,從價值導向的整體效應認識「融入」。制度自信教育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具有內在統一的邏輯前提。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和支持是制度自信的內在依據,這決定了制度自信教育具有鮮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培育。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學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增強「四個自信」,充分發揮厚植德性基礎、形塑完善人格、實現全面發展的關鍵作用。二者在價值導向上的高度契合是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的切入點。

  第二,從互饋關係的場域要求理解「全過程」。要把制度自信作為高校思政課教材教輔的修訂依據、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教學實施的重要內容、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制度自信教育和思政課教學內在的互饋邏輯關係,為實現「全過程」融合提供了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實踐場域。一方面,制度自信教育為高校思政課「政治性」的屬性特徵及服務於黨治國理政的功能指向提供制度支撐和政治保障。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學為制度自信教育發揮固本培元、凝心聚力作用提供現實載體和實現通道。這種互饋關係的教學場域,在科學與價值、實踐與理論、內容與形式等多個方面達成統一,有力保證了二者「全過程」融合的效用發揮。

  第三,從制度自信教育的深層根基把握精髓。制度自信教育的深層根基正是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把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就是通過思政課教學,講好中國制度的特點、講清中國制度的本質、講通中國制度的邏輯,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質特徵和巨大優勢,喚起青年學生對制度自信的情感共鳴進而形成理論自覺,增強制度自信,實現高校思政課政治性與學理性的辯證統一。

  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的必然趨向。首先,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時代訴求。在應對挑戰的同時抓住歷史機遇,不斷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百年大變局之間的內在聯繫,對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制度自信的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擺在關鍵位置,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世界與中國發展大勢,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制度文明發展的歷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及顯著優勢,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

  其次,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自覺選擇。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一重大政治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回答,提供了堅定製度自信的理論依據和實踐要求。這就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增強政治自覺和思想自覺,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明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推動青年學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定製度自信,不斷激發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最後,是高校思政課教學守正創新的應然要求。一方面,守正是基礎,強調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將制度自信教育與思政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做到學以鑄魂、學以提能、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創新是關鍵,強調要堅持與時俱進,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保障制度自信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全過程,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運用通俗易懂、鮮活生動的語言講好中國制度故事、制度理論和制度實踐,以堅定的制度自信促進思政課教學改革效能提升。

  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的實現理路。第一,以「三進」為方式,強化制度自信教育融入的系統性。制度自信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強化制度自信系統性融入的有效途徑。首先,要將制度自信理論成果充分體現在教材中,教材內容應充分反映制度自信的生成機理、豐富內涵、具體內容和價值意蘊,使教材既有質量又有溫度;其次,從優化教學方式入手,利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將制度自信闡釋得「有聲有色」,提升課堂的吸引力;最後,在將制度自信教育融入教材、貫穿課堂的基礎上植入學生心靈,解決好「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問題,完成知識傳授向價值塑造的轉化。

  第二,以重點熱點為載體,提升制度自信教育融入的針對性。明確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點,關注時代發展共生的熱點,以聚焦重點、貼近熱點為原則,是提升制度自信教育針對性融入的有效方法。把制度自信教育與思政課教學的直接相關內容作為重點,強調兼顧全面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把尊重教學規律和大學生認知需求相結合,在深度講解中增加學生的認同感。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過程也是與時代發展同向同行的過程,在整合社會熱點中發掘教學資源,實現熱點問題和學生思想狀況的對接,精準破解學生的思想困惑,以此完成重點熱點議題引領向制度自信理性提升的轉化。

  第三,以宏觀微觀結合為手段,增強制度自信教育融入的親和力。宏觀方法強調對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全景式分析,微觀方法強調對具體教學環節和內容的周密安排,宏觀視野與微觀視角相結合的方法,是提升制度自信教育融入親和力的有效手段。同時,宏觀視野著眼於主流意識形態建構,在拓寬理論視野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探索建設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長效機制;微觀視角要求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特徵和需求,在尊重客觀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選準發力點進行詳盡的教學設計,實現對微觀個體的引導,以此將制度自信教育完全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

  (作者系東北大學教授、東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為2020年遼寧省社科規劃基金重點課題(L20WTA005)階段性成果)

  新聞來源 《遼寧日報》2020年8月4日

相關焦點

  • 山財大「四項制度」推進研究生思政課教學改革
    為了優化研究生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提高研究生的人才培養質量,山東財經大學探索並實施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四項制度」,促進研究生思政課的教學改革。建立「研究生思政課講師團制度」。全校性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再是由一個老師一講到底,而是由多名思政課教學骨幹組成研究生思政課講師團,一人主講,四人輔講,發揮團隊優勢,聯合攻關,努力打造研究生教育的優質課、精品課,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一人主講,可以很好保證課程的系統性;四人輔講,可以充分發揮每個老師的專長,豐富充實課程內容。
  • 黑龍江:高校思政課奏出悅耳之音
    兩校共建開啟了黑龍江省公、民辦高校牽手共建「馬院」的先河。「此次共建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我們民辦高校的牽手,是對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政課建設的幫扶和助推。」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副校長兼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忠孝表示。「黑龍江高校的思政課跳出了快樂舞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蘇婭對兩校思政課共建前景十分看好。
  • 「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討會在恩施舉行
    「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討會在恩施舉行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7:39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5日電 (崔蕤)12月12日,「四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研討會暨第十八屆湖北省中共黨史黨建學科及相關學科專業年會在恩施召開,本屆學術研討會由湖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全國各高校紛紛跟進,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聚焦全國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一線防控疫情的生動實踐,聚焦師生關心關切的政策解讀、健康教育,精心組織思政課教師在線備課、在線教學,學生在線學習,通過多種形式講好抗「疫」故事,引導學生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
  • 上海外國語大學:將思政課融入專業課
    上海外國語大學:將思政課融入專業課 發表時間:2016-09-08    來源:新華網字體: [大] [中] [小]至今,學校已形成專業課老師與思政課老師「集體備課」、「集體上課」的機制,思政課不再是思政老師的事。  中外時文選讀課程包括了學習研究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講話中英文版全文、中國政治體制英文版、西方民主制度導讀英文版等教學材料。
  • 看,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課
    圍繞「配方營養、包裝精良」的思政課教學創新改革要求,近年來,雲南大學在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上下足了功夫。通過省委書記、省長帶頭講形勢與政策,慕課混合式教學,期末考試機考試點,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等一列組合拳,讓曾經的「點名課」變成了「網紅課」,思政課越來越貼近學生,同學們的反映是越來越有「聽頭」。而思政課的改革成果僅只是雲南大學「一流黨建思政」引領「雙一流」建設的一個切片。
  • 「雙一流」背景下推進高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因此,高校既要實現大學學段與其他學段有機銜接,又要結合自身實際,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與學校各領域改革體系化融合,不斷加強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形成立德樹人的強大合力。高校要把加強思政課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發揮思政課在課程體系中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統籌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形成協同效應,在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 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
    (作者馮秀軍,系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分教指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關鍵在教師秦剛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堅守在思政課教學一線——記海南大學教授張雲閣
    「大學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利用這個時期給學生們上好思政課很重要,尤其是最後一節『思政課』。」在海南大學,張雲閣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思政課教師之一。33年裡,張雲閣主講的課程,課堂教學質量測評全部是優秀。他主講的馬克思主義基本概論課程是海南大學學生最受歡迎的課程,更是海南大學思政理論課的一張靚麗名片。
  • 利用抗疫典型事例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育人成效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長期以來,思政課教學中存在偏重思想性和理論性、忽視親和力和針對性的問題。如何有效破解這一難題,既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迫切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我們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課題。
  • 決戰脫貧攻堅 堅定「四個自信」——全國思政課第20期「青椒論壇...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蘭州大學以及貴州省內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骨幹教師,圍繞「決戰脫貧攻堅 堅定『四個自信』」這一主題進行討論交流。本期青椒論壇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貴州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
  • 吉林省舉辦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教學展示活動
    為完成好改革試點工作任務,12月19日,省委教育工委組織了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集體備課觀摩和教學展示活動。全省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師代表、思政課教研員共400餘人參加了活動。  長春中醫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東北師大附中、吉林省實驗中學、吉大附中、長春市二中、東北師大附小等學校思政課教師走上講臺,以不同的形式引領聽課者學習掌握思政課教學目標,指導思政教師遵照學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布置授課內容。  一上午的思政教學經驗分享乾貨滿滿,聽課老師們感覺收穫頗多。
  • 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
    三是充分吸收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成果,認真總結隊伍建設的規律,凝練上升為制度舉措。3. 問:請簡單介紹一下《規定》出臺的過程。答:一是廣泛深入開展調研。思政課教師要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積極貢獻。
  • 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總結會召開
    東北網1月9日訊(記者 王春穎)9日上午,全省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總結會暨「四進四信」專題教學推進會在哈爾濱召開。會議總結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成果,進行了思政課新教材培訓暨集體備課活動成果匯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進四信」專題教學示範展示和思政課教師教學競賽獲獎者教學展示。 會議現場。
  • 思政課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思路和構想
    目前,就國內高校開展的思政課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方式來說,最常見的是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即單機版的多媒體教學和多媒體網絡教學(包括「慕課」等在線開放課程)。可以說,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展現出了巨大的功能優勢和積極影響。
  • 天津舉辦典型案例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交流研討會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舉辦「『抗美援朝』典型案例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交流研討會」,會議由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承辦,天津市中高職學校德育一體化培訓與研究中心、天津中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一流思政課建設團隊協辦,以雲端在線和現場直播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展開,全市高校
  • 思政課實踐教學:概念辨析與體系創新
    [摘  要]規範思政課實踐教學應該從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高度理解實踐教學的關鍵概念「實踐」入手,並在此基礎上通過精心組織思政課實踐教學,深度介入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挖掘大學生實習見習的價值塑造功能,從而構建高校思政課實踐育人體系。
  • 上好高校戰疫思政課:讓大學生的身邊事成為育人的著力點
    高校思政課具有唱響和傳遞這種聲音的能力和場域。如果說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是與疫情的正面交鋒,那麼上好高校戰疫思政課則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後方補給。把戰「疫」和思政課有機融合,是特殊時期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關鍵所在。高校思政課要善於把有意義的戰「疫」紀事轉化為有意思的教學理論。
  •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來了
    來看看下面的框架圖和內容↓↓↓▲點擊查看大圖《基本要求》強調,要把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視加強和改進教學管理,更加重視提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 北京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
    1日,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來自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教師邱磊在課上深情地說。活動現場,北京各級學校思政課教師代表進行了思政課教學展示。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的教師代表分別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基層治理和首都政治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等主題,將城市副中心建設、「回天行動」、香山革命紀念地、中關村建設發展等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融入日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