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長得好看的醫學生都置頂了青橘校園
方名後紅色☆→大綱要求考察的一級方劑。
方名後綠色☆→大綱要求考察的二級方劑。
方劑歌訣中藍色文字→易錯/易混。
方劑歌訣中綠色文字→本方君藥。
1、下列方劑的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加減應用及注意事項。
固澀劑:牡蠣散、九仙散、真人養臟湯、四神丸、桑螵蛸散、固衝湯。
消導化積劑:保和丸、枳術丸、健脾丸。
驅蟲劑:烏梅丸。
2、下列方劑的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點
固澀劑:金鎖固精丸、縮泉丸、固經丸、易黃湯、清帶湯。
消導化積劑:木香檳榔丸、枳實導滯丸、葛花解醒湯、鱉甲煎丸、海藻玉壺湯、消瘰丸。
驅蟲劑:肥兒丸、化蟲丸、布袋丸、伐木丸。
其他:犀黃丸、透膿散(《外科正宗》)、小金丹。
牡蠣散☆《局方》
牡蠣散內用黃芪,浮麥麻黃根最宜;
自汗盜汗心液損,固表斂汗見效奇。
功效:斂陰止汗,益氣固表。
主治:自汗、盜汗證。
九仙散☆《醫學正傳》
九仙散中罌粟君,參膠梅味共為臣;
款冬貝桑桔佐使,斂肺止咳益氣陰。
功效:斂肺止咳,益氣養陰。
主治:久咳傷肺,氣陰兩傷證。
真人養臟湯☆《局方》
真人養臟訶粟殼,肉蔻當歸桂木香;
術芍參甘為澀劑,脫肛久痢早煎嘗。
功效:澀腸固脫,溫補脾腎。
主治:久瀉久痢,脾腎虛寒證。
【注】
①桂:肉桂。
②肉蔻:肉豆蔻。
四神丸☆《證治準繩》
四神骨脂吳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需;
大棗百枚姜八兩,五更腎瀉火衰扶。
功效:溫腎暖脾,固腸止瀉。
主治:脾腎陽虛之腎洩。
吳茱萸—溫暖脾腎以散陰寒
五味子—溫斂收斂澀,固腎益氣,澀腸止瀉
【注】《醫方集解》:臨睡時淡鹽湯或白開水送下。
桑螵蛸散☆《本草衍義》
桑螵蛸散用龍龜,參茯菖遠及當歸;
尿頻遺尿精不固,滋腎寧心法勿違。
功效:調補心腎,澀精止遺。
主治:心腎兩虛證。
金鎖固精丸☆《醫方集解》
金鎖固精芡實研,蓮須龍牡沙菀填;
蓮粉糊丸鹽湯下,腎虛精滑此方先。
功效:補腎澀精。
主治:腎虛不固之遺精。
【注】
①潼蒺藜=沙苑蒺藜[沙苑子]。
②沙苑子[補陽藥]:補腎助陽;固精縮尿;養肝明目。
縮泉丸☆[固真丹]《魏氏家藏方》
縮泉丸治小便頻,膀胱虛寒失約靈;
益智臺烏加山藥,溫腎祛寒效如神。
功效:溫腎祛寒,縮尿止遺。
主治:膀胱虛寒證。
【注】小茴香調服加鹽水。
固衝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固衝芪術山萸芍,龍牡棕炭海螵蛸;
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氣固衝功效高。
功效:益氣健脾,固衝攝血。
主治:脾腎虛弱,衝脈不固證。
固經丸☆《丹溪心法》
固經龜板芍藥芩,黃柏椿根香附應;
陰虛血熱經量多,滋陰清熱能固經。
功效:滋陰清熱,固經止血。
主治:陰虛血熱之崩漏。
易黃湯☆[新]《傅青主女科》
易黃山藥與芡實,白果黃柏車前子;
能消帶下黏稠穢,補腎清熱又祛溼。
功效:補益脾腎,清熱祛溼,收澀止帶。
主治:脾腎虛弱,溼熱帶下。
清帶湯☆[新]《醫學衷中參西錄》
清帶湯中海螵蛸,龍牡山藥加茜草;
帶下清稀色赤白,益脾固腎自然好。
功效:滋陰收澀,化瘀止帶。
主治:婦女赤白帶下,綿綿不絕者。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神曲與山楂,苓夏陳翹菔子加;
炊餅為丸白湯下,消食和胃效堪誇。
功效:消食化滯,理氣和胃。
主治:食滯胃脘證。
連翹—清熱散結
【注】
①大安丸:保和丸加白朮,餘藥用量減輕。
②連翹:未病先防,清熱散結。
③食遠白湯下。
木香檳榔丸☆《儒門事親》
木香檳榔青陳皮,黃柏黃連莪朮齊;
大黃牽牛兼香附,瀉痢後重熱滯宜。
功效:行氣導滯,攻積洩熱。
主治:積滯內停,溼蘊生熱證[痢疾;食積]。
【注】
①木香,香附同用。
②通因通用。
③食用生薑湯或溫開水下。
枳實導滯丸☆《內外傷辨惑淪》
枳實導滯君大黃,芩連曲術茯苓襄;
澤瀉蒸餅糊丸服,溼熱積滯力能攘。
功效:消食導滯,清熱祛溼。
主治:溼熱食積證。
【注】
①澤瀉用意:利小便,實大便。
②通因通用。
③溫開水下。
鱉甲煎丸☆[新]《金匱要略》
鱉甲煎丸瘧母方,蟅蟲鼠婦及蜣螂;
蜂巢石葦人參射,桂樸紫葳丹芍姜;
瞿麥柴芩膠半夏,桃仁葶藶和硝黃;
瘧纏日久脅下硬,癥消積化保安康。
功效:軟堅散結,行氣活血,祛溼化痰。
主治:瘧疾日久不愈,脅下痞硬,結成瘧母。
【注】瘧母必著於左脅,肝邪必結肝部也。
海藻玉壺湯☆[新]《外科正宗》
海藻玉壺帶昆布,青陳二皮翹貝母;
獨活甘草夏歸芎,消癭散結效可睹。
功效:化痰軟堅,理氣散結,滋陰瀉火。
主治:癭瘤初起,或腫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甲狀腺機能亢進,脂膜炎,乳腺增生,淋巴結核,結核性腹膜炎,多發性癤病等。
消瘰丸☆[新]《醫學心悟》
消瘰牡蠣貝玄參,散結消痰並滋陰;
肝腎素虧痰火盛,臨證加減細酌斟。
功效:清熱滋陰,化痰散結。
主治:痰核瘰癧。
枳術丸☆《內外傷辨惑論》
枳術丸用荷燒飯,術倍枳實補力專。
功效:健脾消痞。
主治:脾虛氣滯,飲食停積。
【注】
①此丸劑中枳術比為1:2,補>消。
②枳術湯[金匱要略]: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消>補。
健脾丸☆《證治準繩》
健脾參苓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
山楂山藥曲麥炒,消補兼施不傷正。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積證。
【注】此方補>消。
葛花解酲湯☆《內外傷辨惑論》
葛花解酲澤二苓,砂蔻青陳木香並;
姜曲參術溫健脾,分消溼熱酒積靈。
功效:分消酒溼,理氣健脾。
主治:飲酒太過或酒積傷脾。
【注】姜:乾薑。
烏梅丸☆《傷寒論》
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歸;
人參椒姜加附子,溫髒清熱又安蛔。
功效:溫髒安蛔。
主治:髒寒蛔厥證。
烏梅—安蛔止痛
【注】
①桂:桂枝。
②姜:乾薑。
③酸苦辛並進,寒熱並用。
④「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
⑤還可治療:久瀉久痢[同真人養臟湯]。
肥兒丸☆《幼幼新書》
肥兒丸內有使君,肉蔻香連曲麥檳;
豬膽為丸熱湯下,疳蟲食積一掃清。
功效:殺蟲消積,清熱健脾。
主治:小兒疳積。
伐木丸☆[新]《本草綱目》
伐木方中有綠礬,蒼朮酒麴醋糊丸;
瀉肝益脾消黃腫,鉤蟲為患效可觀。
功效:燥溼運脾,殺蟲補血。
主治:脾土衰弱,肝木氣盛,皮膚黃腫如土色,心腹脹滿,肢倦無力,能食而不消化。
化蟲丸☆[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化蟲丸中用胡粉,鶴蝨檳榔苦楝根;
少加枯礬麵糊丸,專治蟲病未虛人。
功效:殺腸中諸蟲。
主治:腸中諸蟲證。
【注】本方殺蟲之力強,並可緩瀉與驅蟲,排蟲。
布袋丸☆[新]《補要袖珍小兒方論》
布袋丸內有四君,蕪荑蘆薈共調勻;
夜明砂與使君子,消疳去蟲法可循。
功效:驅蛔消疳,補養脾胃。
主治:兒童蟲疳。
犀黃丸☆《外科證治全生集》
犀黃丸內用麝香,乳香沒藥與牛黃;
乳巖痰核或瘰癧,肺癰腸癰均屬陽。
功效:解毒消癰,化痰散結,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乳巖、痰核、瘰癧、肺癰、腸癰。
【注】犀黃=牛黃。
透膿散☆《外科正宗》
歸芎皂甲芪生用,伴酒服下顯效功。
功效:補益氣血,託毒透膿。
主治:氣血不足,癰瘡膿成難潰證。
小金丹☆《外科證治全生集》
小金丹內麝草烏,靈脂膠香乳沒需;
木鱉地龍歸墨炭,陰疽瘰癧最宜服。
功效:化痰祛溼,祛瘀通絡。
主治:寒溼痰瘀,阻滯凝結,如流注、痰核、瘰癧、乳巖、橫痃、貼骨疽等病。
●內容說明:編輯/知要君,審閱/青橘君
●版權申明:文章系青橘校園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投稿郵箱:xy@qingjuzhongyi.com,來稿請註明作者姓名/筆名+單位,附加生活照(非必須)和一句話介紹自己,請勿一稿多投。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通過右上角傳遞給朋友哦
此外,麻煩各位寶寶有空瀏覽一下文章下面的AD小卡片
橘座的夜宵和雞腿,全指著你們了~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微店精讀課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