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大家常見的水煮魚、水煮肉片、水煮牛肉等等,當然,這裡指的水,並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用幾種常見辛辣的香料和調味料,按一定的比例(或者秘方)調製出來的湯底,新鮮的食材在它的浸潤下,變得香辣味美鮮嫩爽口,水煮幹豆腐也是它們當中,較為經典的代表的美味之一。
幹豆腐就是大家熟悉的千張,南方和北方的市場都有出售,它和東北的豆腐皮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雖然都是豆腐延伸出來的附屬品,後者會顯得更薄,口感和未曬乾的腐竹有些類似,前者更突出的嚼勁和韌性,吃起來與豬肉較為類似,寺廟中的師傅常常會用它來模擬出各種葷菜。
幹豆腐,和豆腐一樣本身並沒什麼的滋味,它們主要依靠獲取其它的輔料來獲取香味,此時,湯底就顯得極為的重要,1塊萬能的火鍋底料,和1勺豆瓣醬就能調出相當棒的味道出來,它充分吸收了湯汁的美味後,變得香辣味美,柔軟又耐嚼,吃著比肉香!
食材配料:幹豆腐、豆瓣醬、火鍋底料、蔥、大蒜、鹽、味精、雞精、醬油、蠔油、時令蔬菜(金針菇、青菜等等,選擇2-3樣)、食用油、澱粉、幹辣椒、麻椒、白芝麻。
製作過程:
首先,去市場上挑選3-5張的幹豆腐回來,無需清洗,直接將它改刀切成細絲,粗細程度如同麵條一般即可,裝入盤中備用。
起鍋燒油,後先放入少許的豆瓣醬,和1小塊火鍋底料,小火炒出紅油後,再加入適量的蔥蒜末炒香,然後,再倒入半碗的清水燒開。
待湯汁燒開後,再在底湯中,加入少許的醬油和蠔油,它們各自起到著色和提鮮的作用,待燒至冒泡後,再放入少許的鹽、雞精、味精調味,轉大火把它們煮至黏稠為止。
然後,再將事先準備的好時令蔬菜倒入湯底中(今天我們選擇的是芥藍和金針菇,大家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選擇),把它們焯燙至斷生後,立即把它們撈出,並且墊入碗中備用。
待湯底重新燒至沸騰後,再把幹豆腐絲倒入進去,開大火煮5-8分鐘後,再淋入少許的水澱粉勾芡,把它煮軟、煮透後,也裝入碗中。
然後,在碗中撒入適量的幹辣椒、麻椒、白芝麻、蔥末、蒜末,最後,再把燒至滾燙的熱油,以少量多次的形式澆入進去,直到把它們的香味充分激發出來為止,水煮幹豆腐製作完成,口味香辣味美,沒有食慾的時候,請它來試試吧,興許會讓你胃口大開,吃的一根不剩!
溫馨提示:
其實幹豆腐的豆腥味還是蠻刺鼻的,正常情況下,把它切成細絲後,再放入熱水中焯上1-2分鐘撈出,待它重新回鍋時,不僅會更加容易入味,而且口感也會好上數倍,採用水煮的辦法可以省略掉此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