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鎖定股票回購成本,雲南白藥使出這一招!今年以來,超百家A股公司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
5月19日晚,雲南白藥(000538)公告稱,與中金公司就場外衍生品交易籤訂協議。據悉,此次雲南白藥參與場外衍生品是為了支持公司順利實施股份回購併控制回購成本。
雖然這樣的操作在海外較為普遍,但在A股市場並不多見。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出於風險管理需要,國內上市公司對衍生品的參與度逐步提升,這為中國衍生品市場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券商中國記者從多家機構處獲悉,今年參與衍生品市場的客戶資金量明顯增長,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各類實體企業。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百餘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開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關公告,其中絕大多數是參與外匯衍生品。此外,還有數十家公司公告參與期貨套期保值。
雲南白藥嘗鮮場外衍生品
根據公告,雲南白藥本次參與場外衍生品交易主要是為公司的股份回購提供服務,可以說是回購計劃的一部分。
雲南白藥稱,4月22日,公司公告了用於實施員工計劃的股份回購計劃,為順利實施本次回購,公司擬與中金公司合作,藉助證券公司專業交易能力,綜合運用收益互換、場外期權等工具,為公司實施本次回購提供綜合服務。
近日,雲南白藥與中金公司陸續籤署了《衍生品交易方案設計服務協議》、《中國證券期貨市場衍生品交易主協議》、《中國證券期貨市場衍生品交易主協議補充協議》、《場外衍生品交易履約保障協議》,後續將視回購進展情況不時籤署其他相關協議。公司採取的回購模式為:雙方在法律框架內籤署場外衍生品系列協議,由中金公司按照內部模型進行自主對衝交易,以使得雲南白藥用場外衍生品交易中的損益(如有)控制實際回購股票的成本。
「傳統的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都是通過二級市場直接購買,這次雲南白藥是向中金公司買入了場外衍生品,鎖定了二級市場回購的價格。具體使用哪種衍生品工具公告並沒有透露,可能是場外個股期權。」有機構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這位機構人士同時表示,對上市公司來說,使用場外衍生品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也可以規避自己在二級市場直接買入產生的衝擊成本,鎖定了回購價格。在海外成熟市場,衍生工具的使用非常普遍,國內上市公司開始運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投資和市值管理,具有積極意義。
不過他也提醒,這類衍生品交易都是場外定製化標準合約,需要投資者理解其中的交易機制與風險特徵;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了槓桿,那麼也需要謹慎地對待槓桿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場外衍生品發展迅速
近年來,中國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蓬勃發展,場外衍生品種層出不窮,當前主要類別包括場外期權和收益互換,投資標的涉及股指類、商品類、個股類和其他類。
根據證券業協會及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場外證券業務開展情況報告》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了結的場外衍生品初始名義本金合計6226.54億元,其中場外期權4642.92億元,收益互換1583.62億元;存續的場外期權標的以商品類(42.07%)和股指類(37.78%)為主,個股類(10.25%)和其他類(9.91%)為輔;收益互換以其他類(47.68%)、股指類(22.70%)為主,個股類(20.15%)和商品類(9.47%)為輔。
「場外衍生品業務最近幾年發展很快,在金融衍生品這塊,中金和中信是國內券商裡的龍頭。」有業內人士稱。
根據證券業協會公告,場外期權業務2018年啟動至今,先後共有五批、34家券商入圍名單,其中獲得一級交易商資質的僅7家。本次與雲南白藥籤訂協議的中金公司在2018年8月首批獲得了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資格,其餘6家為廣發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
中金公司預披露的A股IPO招股書中提到,該公司提供包括股票期權、指數期權、股票掛鈎票據和基金衍生品等金融衍生產品,在金融衍生品領域處於市場領先地位。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金公司名下各類衍生金融工具合計名義本金為2779.49億元,與協會統計的全國數據對照,中金的佔比接近一半。
上市公司積極運用衍生品管理風險
為防範市場風險,國內上市公司正在加大對於衍生品工具的使用。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百餘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開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關公告,其中絕大多數是參與外匯衍生品。此外,還有數十家公司公告參與期貨套期保值。
知名新能源企業寧德時代此前曾公告稱,為減少生產經營相關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更好地規避和防範外匯匯率波動風險,公司計劃2020年開展商品套期保值業務和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其中,商品套期保值的交易品種為鎳、鋁、銅等金屬的期權、期貨、遠期等衍生品合約。
中介機構反饋的情況也驗證了衍生品市場企業參與度提高的判斷。「今年以來,我們公司的客戶保證金有了明顯提高,增幅超過50%,增量主要是一些上市公司和機構客戶的資金。」券商中國記者從華東一家期貨公司獲悉。
其他一些受訪期貨公司也反饋了類似信息,多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均有不同程度增長。七禾網研究所所長沈良此前撰文表示,今年國內期貨市場客戶保證金規模的總體增幅在20%到30%,總量已經突破了5000億元。
2019年,我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達3962.08百萬手,成交額為290.61萬億元,同比增長30.81%和37.85%,均創出了歷史新高。2019年,國內期貨、期權新品種上市數量達到17個,為我國期貨市場歷年之最。特別是去年底國內三家交易所同步推出了三種滬深300指數衍生期權,成為中國金融衍生品發展史上又一裡程碑事件。今年生豬期貨、低硫燃料油等多個新品種有待推出,衍生品市場國際化繼續深化,有望推動整個行業的進一步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