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內分泌疾病的手術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這類手術都有哪些關注要點?幾期稿件我們採用問答形式通過一起來複習一下相關知識。錯誤之處請糾正,不足之處請補充。
1、皮質醇增多症患者麻醉有哪些特點?
答:皮質醇增多症又名庫欣症候群,是因多種原因引起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糖皮質激素所致。臨床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多血質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瘡、紫紋、繼發性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皮膚真菌感染、性功能下降等。患者的麻醉注要關注以下幾點。
(1)、病人面頰肥胖、頸短而粗,易出現氣管插管困難、呼吸道梗阻。
(2)、呼吸儲備及代償功能差,易出現低氧血症。
(3)對失血的耐受性差,易發生血壓下降。
(4)病人皮膚菲薄,皮下毛細血管壁變薄,有出血傾向。
(5)骨質疏鬆,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應注意保護。
(6)抗感染能力差,注意無菌操作,並應加強抗感染措施。
2、簡述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麻醉管理。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醛固酮,導致體內瀦鈉、排鉀、血容量增多、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受抑,臨床主要表現為高血壓伴低血鉀。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臨床表現為高血壓、低血鉀、肌無力及周期性麻痺、肢端麻木,手足搐搦、多尿和心悸等,嚴重者可導致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以及腎衰竭等併發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病的麻醉原則主要是注意循環系統的變化。麻醉前曾有心律失常或心肌病變者,應加強監測。麻醉手術期間應注意血壓波動,特別是採用椎管內麻醉時容易出現低血壓,要儘快補充血容量,合理使用升壓藥。在進行腎上腺探查時多出現血壓波動。其中合併有高齡、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其心血管代償功能尤為不足,椎管內麻醉常導致血壓劇降。
3、簡述胰島素瘤切除術的麻醉處理要點。
胰島素瘤又稱胰島素β細胞瘤,是一種比較少見的來自胰島β細胞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約90%為單發、良性、直徑<2cm,約10%為惡性胰島素瘤或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1型。絕大多數位於胰腺內且均勻分布於胰腺的頭、體、尾部,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臨床表現與腫瘤細胞不適當分泌胰島素相關,主要表現為低血糖症狀,是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最常見的原因。可引起嚴重的代謝紊亂,嚴重者甚可危及生命。
胰島素瘤因大量分泌胰島素而導致反覆發作性空腹低血糖,禁食、勞累、運動及精神刺激等可誘其發作。麻醉處理的要點是在圍術期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
(1)術前應糖皮質激素、萄葡糖等防治低血糖。
(2)減量給予麻醉前用藥和肌松藥。
(3)術中重點是防治腫瘤切除前、腫瘤切除時的低血病以及腫瘤切除後的高血糖。
編輯:
孫德友(綿陽市中心醫院麻醉科)
長按二維碼關注綿陽市中心醫院麻醉科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