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音樂劇熱了:「橙劇場」駐場蘭心大戲院

2020-12-22 澎湃新聞

「小劇場駐場音樂劇」在國外由來已久,也是演出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和大製作音樂劇相比,小劇場音樂劇通常在200-400座的小劇場上演,演出風格更自由,然而製作水準並不因此降低。我們熟悉的那些音樂劇,諸如《漢密爾頓》《吉屋出租》,都是從小劇場起步,演出成功後再轉入百老匯的大劇場上演。

在上海,小劇場駐場音樂劇也有愈發火熱的勢頭。

今年,深耕演出行業的聚橙網便將攜手上海蘭心大戲院,聯手打造「橙劇場」,推出9部小劇場音樂劇。

打響演出頭炮的是日本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3月3日至4月1日,該劇將在橙劇場駐場演出32場。

《想變成人的貓》改編自美國兒童文學家勞埃德·亞歷山大的同名小說:貓咪萊奧尼一直憧憬人類生活,在主人的魔法下,它如願變成人,在與小鎮鎮民相知相處時終於嘗到人間之愛。

1979年,日本四季劇團將之改編為音樂劇,累計公演近2000場,堪稱四季劇團人氣最高的家庭音樂劇。1996年,中央戲劇學院95級音樂劇班將之搬上中國舞臺,連演40餘場,從這部劇裡走出來的孫紅雷、趙永斌、侯巖松等,如今都活躍在影視、音樂劇、話劇領域。

2017年6月,《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首度在北京、上海等12座城市展開巡演,「貓」的扮演者正是從四季劇團學習歸國的演員李響。

早在2004年,他就參演了音樂劇《貓》在中國的演出,2012-2014年又在中文版《貓》裡演「小偷貓」,場次高達230餘場。此外,他還在四季劇團的《獅子王》裡出演過「大貓」——獅子王辛巴。

「我和動物非常有緣,演過獅子王,也演過貓,舞臺經驗比較多,技術層面比較容易上手。」

《想變成人的貓》再度於上海上演時,李響仍舊是不變的主角。

他這樣比較貓與貓之間的區別,《貓》裡的小偷貓鬼靈精怪,有點壞,《想變成人的貓》的萊奧尼單純、善良、正派,內心的質樸要好好琢磨,眼睛更要單純,「我想把它第一次來到人間,第一次看到人,第一次踏入社會,第一次對人有感情的狀態呈現出來。」

除了《想變成人的貓》,橙劇場還將發揮小劇場空間小、靈活性強、劇目多元的特點,填補年輕一族碎片化的休閒和娛樂選擇。

截至今年年底,百老匯音樂劇《I DO!I DO!》《長腿叔叔》,韓國音樂劇《洗衣服》,中國香港導演高志森致敬名人系列音樂劇《Beyond日記》《喝彩》《蔓珠莎華》《約定香奈兒》等,都將於橙劇場登臺。

值得一提的是《長腿叔叔》。除了在百老匯、倫敦西區受歡迎,該劇在日本、韓國也有數量龐大的粉絲群,日本「音樂劇王子」井上芳雄、知名女聲優坂本真綾,韓國「影視歌」三棲明星申成祿都曾擔綱主演此劇。

相關焦點

  • 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全新開幕 打造上海首座小型音樂劇駐演孵化...
    劇場內部參照美國外百老匯多個劇場設計建造而成,一樓劇場內部總面積510平米,可同時容納240人觀看演出,是一座集小型音樂劇駐演,原創孵化,中外音樂劇創作者文化交流,音樂劇藝術普及為一體的文化會客廳。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由在演出行業深耕十二年的聚橙集團所屬公司——聚橙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全線運營。
  • 蘭心大戲院華麗轉身!效果圖來了
    7月28日,上海蘭心大戲院修繕工程正式開工啦!藝術如蘭自芳菲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韜將它譯為「蘭心」直到1930年,蘭心大戲院遷址茂名南路57號,再次重建作為國內最早的歐式劇場風格仿效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府邸式建築這裡接待過的各國政要、友人不計其數戲劇、歌劇、輕歌劇、芭蕾舞……蘭心最出名的就是各類精品演出近年來,這裡每年演出超230場
  • 蘭心大戲院將恢復90年前原貌!來看老劇場的傳奇故事
    近日,蘭心大戲院修繕工程正式開工,據報導,設計團隊將依據歷史資料,力圖復刻經典,還原20世紀30年代的原貌。  消息一出,不少觀眾都表示支持。也有人好奇,蘭心大戲院以前到底是什麼樣子。其實它不僅是一所劇場,還承載著戲劇的百年變遷。蘭心大戲院效果圖  很多人知道蘭心大戲院,可能是因為鞏俐的新電影《蘭心大劇院》,而實際上,它的歷史遠比電影描述的要久遠。
  • 當天文化攜手蘭心大戲院啟動戰略合作 湯莎系列演出成功開幕
    原標題:當天文化攜手蘭心大戲院啟動戰略合作 湯莎系列演出成功開幕   近日,上海當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蘭心大戲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蘭心大戲院」這一滬上老牌劇院,使其全面升級為傳統戲曲的普及基地和票友們的「聚集地」,並將京劇和崑劇作為「核心名片」傳承並弘揚國粹藝術,普及傳統戲曲文化。
  • 《長腿叔叔》秋季中文駐場版全新上演,新老卡司再續「甜蜜戀情」
    世界音樂劇經典《悲慘世界》原版導演轉型之作美國女性作家簡·韋伯斯特(馬克·吐溫孫侄女)百年經典小說首度改編音樂劇聚橙出品製作中文版開創國內「戀愛成長系」音樂劇風潮2018年全國巡演7城77場,2019年夏季巡演4城36場創造中小劇場音樂劇「票房奇蹟」是的,你沒看錯,在音樂劇《長腿叔叔
  • 在上海看小型音樂劇有了專業孵化劇場,《長腿叔叔》將在這裡長期駐演
    圖說:新開幕的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 官方圖看世界名團的大型音樂劇到上海文化廣場,是上海戲迷們的共識,如今,看小型音樂劇,上海也有了專業的駐演孵化劇場。近日,全新升級的上海橙劇場·可當代藝術中心盛大開幕。
  • 大華大戲院·群劇場周周好戲獲好評
    自八十五歲的大華大戲院以「群劇場」的青春面貌全新啟程,一月有餘的時間裡,已上演了12場全國知名的優質小劇場戲曲作品,為南京市民獻上一場場文化饕餮。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秉承「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指導、協助大華大戲院以「疫情」為契機進行改造升級,邀請知名戲曲編劇、導演、製作人李卓群擔任藝術總監,專注小劇場戲劇演藝的「大華大戲院·群劇場」於今秋盛大啟幕。
  • 蘭心大戲院旁戲劇書店即將「首演」 靜候戲劇人閱讀者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劉曉晶12月19日報導:12月25日,毗鄰蘭心大戲院的朵雲書院·戲劇店將正式對公眾開放。這家外觀像一個大型戲劇書架的書店,集合了閱讀購書、文創產品、藝術沙龍、休閒餐飲等多種業態,服務戲劇和閱讀愛好者。今天上午,記者前往書店提前探營。
  • 先「讀懂」她,再修復她,聽修繕總顧問章明講講「小而精」的蘭心大...
    今天上午,蘭心大戲院舉行修繕工程開工儀式。擔任此次修繕工程總顧問的是年逾八十高齡的建築師章明,對「老建築」情有獨鐘的她先後修繕了百餘幢近代優秀歷史建築。其中包括上海大光明電影院、上海美琪大戲院、上海音樂廳。
  • 小劇場、24小時書店等 廈門「夜文化」期待更多打卡地
    自從閩南大戲院、廈門嘉庚劇院、廈門滄江劇院先後投入運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話劇、音樂劇等高端演出進入廈門,奔向一場演出就成為部分市民夜生活的新選擇。在更多年輕人看來,夜晚的室外演出、小劇場則是他們工作之餘的輕鬆一刻。
  • 名家把脈小劇場|張曼君:小劇場戲曲永遠離不開對人性的思考
    11月6日,大華大戲院·群劇場【大師講壇】第二期「張曼君——我和我的小劇場」精彩開講。在小劇場戲劇《馬前潑水》的創作過程中,她借鑑了一些著名劇作家天馬行空的新點子,利用音樂和唱段節奏的配合創造性地安排文本唱詞的結構。此外,哈羅德·品特在話劇《背叛》中所採用的倒敘結構也極大啟發了張曼君,她重新編排《馬前潑水》的劇情走向,既為觀眾留下理性思考人物關係的可能,又通過跌宕起伏的劇情提供感性體驗。
  • 儒熙藝術館,小劇場裡有「大生意」(圖)
    這是12月12日天津音樂廳儒熙藝術館舉辦的「戲吟天下」崑曲專場演出,100個座位的小劇場迎來了70名觀眾。運營三年來,儒熙藝術館已成為津城小劇場的新品牌,不論是公益講座還是售票演出,熱愛藝術的市民總是用熱情將這裡填滿。12日的演出現場,84歲的老觀眾高達利告訴記者:「我喜歡儒熙藝術館,這裡的藝術氛圍高雅,活動豐富多彩,來這兒聽講座、看演出,我向來風雨無阻。」
  • 將觀眾拉進小劇場!王華的笛簫世界音樂PARTY在北京精彩上演
    ,讓觀眾們從一進場就融入到濃鬱的音樂氣氛當中。這場活動是為致敬2018俄羅斯世界盃而做,王華老師通過與電聲樂隊合作,精選世界各國音樂並進行精心編配和組合,用笛簫與電聲樂隊的方式,在炎熱的足球季帶來一股清新的世界音樂風。
  • 2020石荷州音樂節駐場藝術家——豎琴男神梅斯特:探索豎琴的無限可能
    原創 乘以0 經典947「我很高興且自豪地宣布,我是2020年歐洲最大音樂節的駐場藝術家!」除此之外的一個重點項目便是邀請一位當紅藝術家駐場,以獨奏、室內樂、與樂團合作等形式獻演多達數十場音樂會,自大提琴家修兒·嘉碧妲、打擊樂演奏家馬丁·葛魯賓格、鋼琴家安德拉斯·席夫、曼陀林演奏家艾維·艾維塔、單簧管名家薩賓-梅耶和小提琴家珍妮·楊森後,今年由被譽為「豎琴男神」的德‧梅斯特駐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