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批評,臺灣的名嘴和媒體是社會的亂源,臺灣TVBS「2100全民周末開講」主持人張啟楷接受中評社專訪時卻認為,名嘴和媒體是臺當局的啄木鳥,把樹的病因好好啄出來,才能讓臺當局這棵大樹長得好,在陳水扁弊案進入實質審理程序之後,啄木鳥除了要監督司法偵辦腳步外,更要對新當局做不好的地方當頭棒喝。
他強調,在陳水扁弊案進入偵查階段後,要不是媒體及名嘴窮追,並對相關案情進行整理和討論,偵查過程不可能如此順利。然而,儘管如此,臺當局「特偵組」還是讓一些與陳水扁案相關的證人落跑,像陳水扁家御醫黃芳彥就是一例,在媒體及名嘴監督之下還會如此,就可想見,如果有一天,當媒體及名嘴都不講話時,臺灣就真的沒有機會,更沒有希望了。
張啟楷1987年進入臺灣新聞界服務,曾任《中國時報》政治組撰述委員,在主跑臺當局「立法院」相關新聞時,以一本《國庫潰堤-解讀政府總預算》的書受到政壇的關注,離開「中時」後,張曾經在多家媒體服務,也曾經擔任過《開放》雜誌社總編輯、中廣節目主持人等職,目前擔任TVBS電視臺主持人兼資深評論員,主持「新聞不一樣」及「2100全民周末開講」等節目。
從跑新聞到轉為新聞評論,並當上談話性節目主持人,張啟楷跟著弊案的發展一起脈動,他說,如果不是媒體及名嘴持續不斷地揭發弊案,並藉由窮追猛打給臺當局、檢調司法壓力,臺灣的政權搞不好不可能輪替,因為過去臺灣「司法」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有人說的「法院是執政黨開的」一樣,在執政黨掌控的情況下,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恐怕已經被掩蓋。
他指出,三年前,名嘴及媒體早就揭發「公務機要費」、SOGO經營權等案,當時,儘管指證歷歷,但名嘴及媒體卻被視為社會的亂源。隨著陳水扁案進入偵查之後才發現,原來當時臺灣應該發揮功能的關鍵機構沒有作用,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司法、「國會」、政黨都出了狀況,也就是說,名嘴把問題點出來,可是後面的程序,如臺灣「司法」卻沒有跟上來。
這種情況和美國前總統尼克森時代的「水門案件」類似,一開始也是媒體不斷地追,追了1年多,美國的司法體系才開始涉入調查,然後國會就舉行聽證會,最後尼克森所屬的政黨也開始發揮功能,要求尼克森下臺,如果三年前,當「公務機要費」等案發生後,臺灣的司法夠獨立,「國會」夠強,政黨夠明智,臺灣現在的社會肯定有不同的面向。
還好,之後因為政權輪替,讓陳水扁案可以進入偵查,甚至進入實質的審理程序,讓人民可以了解事實的真相,還正義給人民,張啟楷指出,陳水扁案的偵辦給了全世界一個證明,那就是臺灣只要是貪汙,即使是卸任的「總統」,臺灣的司法一樣能辦,因此,接下來的一年,將是臺灣司法改革關鍵的一年,只要陳水扁案偵辦彰顯出正義的一面,臺灣社會將因此更為進步。
因此,媒體和名嘴在未來一年啄木鳥的角色將更為吃重,除了弊案外,張啟楷表示,馬當局上任後表現不佳,儘管說要拼經濟,但失業率卻創下新高,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顯見在拼經濟的相關決策上確實有問題,「內閣」執政能力彰顯不出,因此在相關弊案告一段落之後,接下來馬英九當局的施政也要受到媒體及名嘴嚴格的監督,而這個監督,將給馬英九當局當頭棒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