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兒童文學七十年回顧與展望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新中國兒童文學70年發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國目前崛起成為童書出版大國,兒童文學是其中的主體與根本。在滿足中國乃至世界兒童精神需求、健全童年精神生態、創造中國童年文化等方面,中國兒童文學作出了重要的成績。最重要的是,當前我國兒童文學生產力獲得極大解放,社會需求及關注度高,領域形態活躍,在文化現場已凸顯為文學大門類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有生力量。因此業界對其發展趨勢預期很高,前景普遍看好。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回顧新中國兒童文學70年發展,在總結經驗與成績的同時,更要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建設性意見。

一是在觀念進步與社會引領方面。兒童文學是成人社會對兒童、對童年價值發現的產物。它主要服務於兒童的精神成長,也是人類基於童年維度發揚藝術創造力的一個主要通道或場域,但其核心是「兒童觀」的觀念進步問題,內含成人社會對兒童最前沿的價值觀念與價值認識。因此,兒童文學引領社會兒童觀的進步,它屬於兒童觀變革的先驅者。70年兒童文學在發展、解放兒童,尊重並激發兒童主體性方面作出了艱苦的努力,逐步建構出成人與兒童雙主體對話、和諧良性的關係生態。特別是新時期以來至今,兒童文學中的兒童觀更是呈現出日新月異的狀態,極大地豐富了文化建設中人文關懷視域及其精神內容。

自然,在這一方面的建設空間及發展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主要表現在對幼年、童年、青少年不同年齡段的分段認知、協調綜合及其觀念建構上,特別表現在對幼年、青少年階段認識不充分的問題上,而尤以青少年階段為甚,很大程度上呈現出文學與青少年群體疏離、隔膜、幹預性弱的特點。青少年文學整體發展滯後與觀念的拓進慢密不可分;其次還表現在兒童觀發展的孤立與受限制性,僅囿於兒童的生活世界與文化領地思考兒童發展的問題,很少融入整體社會、成人世界、人類現實的開合處去定位與把握,因此導致視野不寬,思想淺層,完成度不深入有力。僅孤立地看待考察兒童的問題,兒童文學不會行之久遠。兒童文學中兒童觀建設最大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整一的「人」的範疇內敞開童年?怎樣才能打破兒童與成人間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壁壘?

二是在原創出版與文學自覺方面。經過70年的發展,原創兒童文學最大的成就是建立起專業的作家隊伍,穩定的職業作家群體是保障這一事業發展的基石。近些年來,兒童文學一路上漲的市場空間與社會需求熱度吸引了更多作家的注意力,包括很多成人文學作家也頻頻涉足兒童文學創作,有更多新人新作不斷湧現,且很多都出手不凡。童書出版事業快速進步,優秀的出版社、出版人在助推原創兒童文學發展上功不可沒。目前大量由出版社創辦的兒童文學獎項,有力地刺激、促生、穩固了職業作家群的形成。進入新世紀後,中國兒童文學呈現「井噴式」發展,從「黃金十年」邁向「黃金二十年」。與之伴生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風生水起,家庭學校對兒童閱讀的重視普遍提升,均是原創出版可持續發展的肥沃文化土壤。

總結70年兒童文學原創出版取得的輝煌成績與現階段的可喜態勢,我們更多要思考的是與童書出版大國地位相匹配的、兒童文學原創能力的關鍵性突破問題,即透過繁華表象看我們的兒童文學真正能「傳得開、留得下」的標誌性作品究竟有多少?在最能體現兒童文學文類特徵的文學性要素——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我們的原創可持續性地提供出的經典形象能有多少?因為形象又直接影響到兒童影視、文化產業的開發。原創文學在兒童精神消費的構成中,遠非紙本閱讀的單一形態,而是作為一種核心內容存在。因此,其創造力的高下強弱直接決定了服務於廣大兒童精神世界的能力與水平。今天我國每年出版的原創兒童文學品種數量都很豐富,其中也不乏精彩優秀之作,但最為奇缺的依然是辨識度高、能夠產生巨大影響力的作品。間或也存在熱銷作品,受孩子們追捧歡迎,但原創指數其實並不高,與國內外經典作橫向縱向比,都面臨內涵提升與創意突圍的問題。「文學自覺」已然成為一個問題。它既表現在對原創精神的追求與超越,對藝術精緻性的敏感與崇尚,也體現在對兒童文學各文體的重視與平衡發展,對新文體的拓新建設等方面。

三是在兒童文學學科地位提升與學術繁榮方面。我國兒童文學學科發展已逾百年,有豐碩的學術成果積澱。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在組織機構與學科建制上更加落在實處,如1952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在鍾敬文的倡導下,率先成立了兒童文學教研室,首任主任是穆木天教授。北師大在我國兒童文學師資培養、教材建設、理論研究等方面走在國內前列。1950年代很多師範院校和綜合性大學開設兒童文學課程。1979年浙江師範學院中文系蔣風教授招收第一位兒童文學研究生吳其南,當時是與杭州大學中文系聯合招收。1982年蔣風先生公開招收兒童文學碩士研究生。新世紀以來,陸續有北師大等高校招收兒童文學博士研究生,兒童文學高層次人才培養漸成規模,當前學界活躍的學術骨幹都是新世紀以來成長起來的。近些年來,兒童文學學術領域也日益受到多方關注,新生力量介入更多,學術氣象有明顯變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量、教育部重大項目立項等都有突破與提升,這些都是兒童文學學科內涵發展的重要標誌。

但整體來看,我國兒童文學學科地位還是邊緣弱小的,研究人員數量還較少,學術氣氛還有待進一步活躍,一些基礎理論研究課題需要馬上跟進。如迄今為止,我國尚沒有一部全面深入的兒童文學研究方法論著述。學界既缺乏對兒童文學傳統的、一般的研究方法的系統清理、描述與解釋,更沒有實現對國際兒童文學前沿研究方法的積極關注與深度引進。由此造成的學科窘況是:研究的方法論意識淡薄,缺失理論自覺,學術思想創新及話語體系創新乏力,學科影響力整體上難以提升。

還有像我國學界尚沒有關於「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學科學術史」的專門研究成果,這是一個要填補的空白。兒童文學學科學術史的研究必須放置於我國現代科學體系,特別是人文科學的學術體系內去進行觀照,必須從根源上論說清楚其發生的必然性與必要性,其獨特的價值要素與學科屬性等;學科學術史的梳理研究不在表層的事實與現象的羅列,重點在重要理論與思想問題的清理,以「問題意識」為統領去辨析清楚學科學術的傳承、演進與發展,創新、經驗與不足;圍繞兒童文學的文化實踐與意識形態屬性,尤其要打破既有窄化封閉的研究範式,擴大兒童文學學科學術的研究視閾,在多學科交叉碰撞、域外理論視野的參照下,對研究對象作出更積極審慎的反思研究。

近期關於兒童文學的跨學科拓展研究學界有新趨勢,朱自強老師領銜拿下了教育部重大項目,我本人也關注了此課題。由於童年問題的綜合性與複雜性,理論上講兒童文學的跨學科研究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因此,多學科包容並蓄、經緯交織的體系性的跨學科研究及其理論建構,估計在短期內會有突破,這也會較好地解放兒童文學的學術生產力。

四是在兒童文學的對外交流方面。新中國成立後,蘇聯兒童文學作品、理論被大量翻譯。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歐美兒童文學只有很少量譯進。改革開放的八九十年代,譯介西方兒童文學再一次形成高潮,且譯介呈多元化、系統化、序列化趨勢。新世紀以來,圖畫書的譯介也逐步加強推進。如今,翻譯兒童文學在中國達到了歷史上最高潮的時期。據史料呈現,中國學者第一次走出國門參加國際兒童文學交流活動,是1986年蔣風先生應邀赴日本大阪出席一個「兒童文學國際研究會」。近年來,兒童文學的國際學術交流已逐步推廣開來,2016年,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後,中國兒童文學的文化交流愈益走向深入。

在對外交流上,目前我們談的最多的是「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的意義」「中國兒童文學的國際化」等話題。隨著少兒圖書版權資源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積累,我國在原創童書對外輸出、童書插畫藝術國際交流、童書創作的國際合作等領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2012年3月,中國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出版「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精品書系」,收錄了孫幼軍、金波、秦文君、曹文軒、張之路、葛冰、黃蓓佳、沈石溪、高洪波、湯素蘭、葛翠琳、董宏猷、鄭春華、周銳、徐魯等作家的自選代表作。這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的原創兒童文學譯介工程。2016年曹文軒獲得「國際安徒生獎」,中國兒童文學的國際影響力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目前曹文軒已經成為當代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中版權輸出最多的一位。眾多實力派作家作品走出去形勢大好,如楊紅櫻、沈石溪、湯素蘭、黑鶴、薛濤、殷健靈等。國內出版社在助推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僅在2017年一個年度版權輸出圖書品種數量就達418種,創歷史新高;浙江少兒社收購了澳大利亞專業童書出版社新前沿出版社;湖南少兒社在打造「中國童書海上絲綢之路」項目;安徽少兒社發起成立「絲路童書國際聯盟」;2018年中國成為博洛尼亞童書展主賓國……在「  一帶一路」倡議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童書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板塊,在參與世界童年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帕齊·亞當娜表示,「在未來十年內,中國可能成為世界少兒出版的最重要的力量」。

少兒出版國際化的熱潮提醒我們注目的依然還是原創作品的質量內涵問題,尤其要考慮解決的是世界級的兒童文學經典名著數量少,原創兒童文學文化原型植根不深、形象塑造不力、想像力不靈動、「中國精神」意蘊不足等這些方面的問題。可能我們聚焦思考的一個主要思想問題就是「中國童年精神」。它是「中國人」以童年為價值對象的精神創造,它自然刻繪了「中國」的國家身份與民族文化特徵,它屬於「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思想」等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區別性就在於它是專門關乎童年生命的,始終從童年出發,為童年服務的。它代表了中國人對童年生命的認識與理解水準,對共性的童年精神的發現與闡釋,對個別性與差異性品質的獨特呈現,特別是對兒童的發展與成長寄寓的文化規訓與理想期盼。對這一精神內涵的解析、概括、總結、闡釋、建構,均是當前創作界與理論界值得重視與期待的一個領域。

(來源:文藝報)

相關焦點

  • 新中國行政法的回顧與展望
    新中國行政法的回顧與展望 回顧中國行政法的發展歷程,展望中國行政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行政法制體系 法制建設 回顧與展望  引 言  近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法主要可以劃分為大陸法系行政法和英美法系行政法。
  • 新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七十年的變與不變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主編的《新中國農業發展70年》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該書作為中央宣傳部「2019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是一部全面梳理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農業農村發展成就的權威著作。
  • 新中國70年兒童文學創作:童心如歌 繁花似錦
    兒童文學作家就是這樣一批幸運的人,兒童文學事業就是這樣一條燦爛的光帶。從1949年到2019年,新中國兒童文學已經走過了70年不平凡的道路,這是一條光榮的荊棘路。為新中國70年兒童文學做出獨特而卓越貢獻的作家,都是應當登上光榮榜的了不起的人物。70年兒童文學是中國兒童文學史上發展最快、成就最為顯著的時期,歲月如歌,砥礪前行,一個個輝煌的業績鋪就了70年兒童文學的燦爛光帶。
  • 2019年兒童文學:延續「熱點」氣象 呈現多面景觀
    新中國70年兒童文學的全面回顧  2019年度,中國兒童文學領域以各種形式對70年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發展做了大規模、多維度的回顧、梳理與總結。《文藝報》連續刊出束沛德的《70年兒童小說花團錦簇》《70年童話創作多姿多彩》、王泉根的《新中國70年兒童文學創作:童心如歌 繁花似錦》、徐妍的《70年成長小說:統一·多樣·原創》、李利芳的《新中國兒童文學七十年回顧與展望》等文章,從不同文體、不同角度做出回顧性綜述。
  • 「回顧與前瞻:中國法律史學研究七十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回顧與前瞻:中國法律史學研究七十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2019年10月30日 09:5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 字號 關鍵詞:中國法律史學研究
  • 新中國統計教育70年:回顧與展望暨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科建設研討會...
    10月24日,為慶祝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科創建70周年,推進統計學科建設與統計教育持續發展,「新中國統計教育70年:回顧與展望暨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科建設研討會」舉辦。他指出,回顧70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科已經成長為引領學科發展的旗手、培養統計人才的重鎮和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智庫。他鼓勵人大統計學科繼續秉持不懈奮鬥、上下求索的精神,充分發揮學科優勢,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國際交流合作、提高社會服務水平,積極迎接數據科學大發展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與各界同仁一起更加深入全面地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 70位作家70部兒童文學作品,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
    10月20日,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當天,北京出版集團總編輯李清霞首先代表出版方致辭,她談到,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推出一批主旋律突出、正能量強勁的優秀主題出版物,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為社會貢獻可以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是國家之需、民族之需、時代之需,也是出版人的使命與追求。
  • 王七章筆耕不輟五十載,作品展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年
    7月26日,由北京工美集團、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王七章書畫回望展》開幕式在北京工藝美術館展廳舉行。展覽集中展示了王七章五十餘年從藝生涯中的精選作品,內容涵蓋書法、國畫、篆刻。
  • 新中國70年世界史學科的回顧與展望
    原標題:新中國70年世界史學科的回顧與展望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我國的世界史學科,發端於19世紀中葉,而其真正的創立與發展,則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至今的70年。 1.我國世界史學科的創立、奠基期(1949-1978年)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世界史學科也正式創立,初期主要受到蘇聯影響。從1949年到1978年,我國世界史學科建設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就。
  • 八道亮麗的風景——蒙古族文學七十年回顧
    新中國誕生七十年來,我國蒙古族文學走過了波瀾壯闊的發展道路,取得了歷史性的輝煌成就,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喜人景象。七十年的蒙古族文學,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我們在記憶中尋找那些閃光的珍奇,用長焦鏡頭攝取那些耀眼的珠玉——八大亮麗的風景展現我們眼前。——一大批作品獲國家級大獎,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面世
    曹文軒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10月20日,集合了新中國成立後70位作家70部經典作品的大型兒童文學叢書「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在京新書發布。李清霞表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文學經典作品集」是一套總結現當代中國兒童文學成果和經驗,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策劃的大型兒童文學叢書,由北京出版集團旗下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70位作家70部經典作品,叢書以作家個人作品精選集的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地呈現當代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的多維風景,是中國原創兒童文學繁榮創作的集中體現。
  • 北京書展開幕,「新中國成立70周年出版成果展」唱主角
    第二十六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與第十七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簡稱北京書展)的舉辦正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在本屆書展現場,反映新中國七十年來發展變遷、展現新中國七十年來發展成就的主題出版物都被擺放在了醒目的位置,格外引人注目。
  • 新中國成立70年科技期刊發展歷程與展望
    在此重要的歷史時刻,本文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歷程與歷史成就,將科技期刊發展劃分為萌芽、快速發展、轉型以及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通過深入分析新時代背景下科技期刊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要從完善頂層規劃,加快推進期刊國際化、建立中國特色的期刊評價體系等方面實現科技期刊強國之夢。
  • 王剛|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貪汙受賄罪量刑標準立法反思與展望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20年第3期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貪汙受賄罪量刑標準立法反思與展望     王剛(南京審計大學      法學院,江蘇 南京 211815)[摘要]貪汙受賄罪量刑標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刑法立法的重要議題。
  • 新中國70年教育學回顧與展望
    從1897年南洋公學師範院開設教育學課程算起,中國教育學僅有120餘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在批判資產階級教育學的同時學習蘇聯的教育學,建立起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教育學說。改革開放後,教育學開始恢復重建嘗試建構,並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學基礎上嘗試開創有中國氣派的教育學。
  • 新中國高程基準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國家水準原點標誌(來自網際網路)新中國高程基準建設的回顧與展望作者:老村長2020年8月30日於北京高程是測繪學中的一個名詞,俗稱海拔或高度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先後建立了1956年黃海高程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目前,中國高程基準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國家高程基準現代化。一、國家高程基準面的確定國家高程基準的建立,包括水準原點的選定與建設、高程基準面的確定和水準原點相對於高程基準面高程的測量。
  • 李文朝:試論新中國七十年中華詩詞的復甦、振興與發展
    以下為李文朝在全國詩歌座談會上的發言:試論新中國七十年中華詩詞的復甦、振興與發展——在全國詩歌座談會的發言  在舉國歡慶新中國七十華誕的喜慶日子裡,中國作家協會召開這次全國詩歌座談會,認真總結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中國詩歌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特別是新時代詩歌的新變化,對於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記錄新時代
  • 《長江文藝》創刊七十周年 書寫新中國文學華章
    伴隨新中國七十年的腳步徵程,《長江文藝》,這本與共和國同行的文學期刊,也迎來自己七十歲的生日。日前,在湖北省圖書館,《長江文藝》舉辦了創刊七十周年作品賞讀會,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豔玲,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李軍,以及來自全國的各地的嘉賓六百多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本期刊七十年的光輝歲月,重溫新中國文學進程中,《長江文藝》對中國文壇做出的重要貢獻。
  • 2020年金融教育回顧與展望年會在京召開
    2020年金融教育回顧與展望年會在京召開 2020-12-09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重大項目聯盟秘書處」在上海師範大學...
    今天,「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重大項目聯盟秘書處」在上海師範大學設立,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所長王豐、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社科處處長王卉與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上海師範大學校長朱自強共同為秘書處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