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2021-02-19 洪洞教研

喬先先,女,本科學歷,2009年畢業於太原大學教育學院物理教育專業,2018年參加洪洞縣教科局公開招聘考試,現任趙城鎮王開學校三年級數學兼科學教師。2019年4月被評為趙城鎮中心校「教學能手」。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掌握周長計算方法以及認識面積的含義,形成了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這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實際大小表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學好本單元的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這又是學習和探索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重要基礎。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面積的含義,面積的計量單位,學會了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比較面積的大小,用面積單位來計量或估計面積。從具體的任意擺長方形求面積用面積單位來算出圖形的面積,再到抽象的通過想像來擺長方形,從而求出圖形面積,整個過程是由具體到抽象,在思維上有一個提升,這點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

學習目標:

在探究活動中,理解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經歷,探索新知的過程。

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體驗動手實踐的快樂,體驗探究分析的樂趣。

學習重點: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猜想,分析,驗證得到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

通過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學生回憶上節課都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哪些知識?(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出示下圖,提問: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用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

二、新知探究

擺一擺

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拼擺不同的長方形,並填寫表格。







長(釐米)

寬(釐米)

1平方釐米正方形的個數

面積(平方釐米)

第1個長方形





第2個長方形





第3個長方形





動手填一填表格,說一說你的發現。

正方形的個數=面積

長的釐米數×寬的釐米數=正方形的個數=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在長方形中擺面積單位,突出面積計算的本質是對二維面積的度量。讓學生想像講長方形全部鋪滿,體現出必須用面積單位密鋪所測圖形,這時所鋪面積單位的個數才是圖形的面積。

驗證

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進行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反饋交流,請學生結合圖說明自己的想法:

1、長方形的面積=所有的正方形的個數

2、所用正方形的個數=每行正方形個數×行數

3、每行的正方形個數×行數=長方形的長×長方形的寬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計數面積單位個數的方法,明確每行個數與行數以及面積單位總個數之間的關係,為概括長方形面積公式做準備。

(三)思考與概括

1、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麼關係呢?

長方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長×長方形的寬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2、正方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呢?

觀察下面圖形,提問:這是什麼圖形?你能自己得出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嗎?

強調: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每條邊的長叫邊長。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設計意圖:利用長方形與正方形之間的關係,有學生在實際計算中通過推理得出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有便於學生生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課堂練習:

課本試一試

課堂小結

學生分享收穫

板書設計: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在引導學生複習了面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後,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探究討論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由於學校條件限制,如果能夠與學生互動拼擺的過程,一邊擺一邊講解,直觀形象,更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會更好。

相關焦點

  •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學情分析: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剛剛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探索麵積公式計算的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運用了「猜想——驗證」這一思想方法學讓學生通過質疑實驗發現,總結驗證應用等過程。
  •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例題4,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有了系統的認識,會計算他們的周長。在學完本單元例題1後,學生理解了面積的含義,認識了面積單位,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進行了區分。通過大量的舉例和實際操作,直觀感受到了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這三個面積單位的大小。
  • 【小學數學說課】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一、說教材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本節課主要介紹了如何求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及其意義,並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 三年級數學下冊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練習題
    1、長方形的面積(      )×(     ),正方形的面積(     )×(     )。  2、一個長方形長是5釐米,寬是3釐米,面積是(    ),周長是(    )。 3、正方形的邊長是(    )分米,面積是4平方分米,周長是(     )分米。
  • 深度研究 能力提升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實踐與思考
    生:電視屏幕的表面,是長方形的。生:黑板的表面,是長方形的。生:課桌的表面,是長方形的。【評析:通過學生現場觀察、動手感知等活動,激起他們對物體表面、形狀、面積和面積單位等有關概念的複習和進一步感知,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研究和交流做好鋪墊。】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麼?有什麼特點?生: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都相等。生:長方形比較長的邊叫做長,比較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的每條邊都叫做邊長。二.探究新知師:同學們對周長知識掌握較好,通過預習也進一步鞏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究怎樣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 小學奧數-巧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1、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2、有的圖形是由幾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在求這種圖形的面積時,我們常常通過「割」「移」「補」的方法,把複雜的圖形轉換成簡單的圖形,再計算它的面積。
  • 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知識點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如果用S表示長方形的面積,用a和b分別表示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b2.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 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相等嗎?看本文如何探究
    一、問題提出學習完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相關知識,在練習題中經常遇到考察周長與面積關係的問題,小學生只知道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裡面具體的關係是什麼呢,今天帶領小學生探究一番。
  • 長方形面積等於什麼 長方形面積怎麼計算
    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遇到長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積怎麼計算,每一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都不一樣,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等於什麼嗎?其實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很簡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S=ab,其中S為長方形的面積,a為長方形的長,b則為長方形的寬。其中長方形的長和寬是相對的,在長方形中長的為長,短的為寬。
  • 夏永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說課
    》是2012年經過教育部審定的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第三課時的內容,教材通過主題圖「籃球場的周長」引導學生從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再通過讓學生實際操作,自己嘗試探究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在交流的基礎上逐步完善。
  • 動手實驗做數學——長方形面積計算
    同學們,我們之前已經學習了許多關於長方形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新知識,即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和什麼有關呢?不著急,我們一起動手來探究。我們可以發現每排擺的個數等於長方形的長,擺的排數等於長方形的寬,長方形的面積等於一共含有小正方形的個數。所以,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就是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 寒假作業:長方形、正方形周長面積應用題,附答案
    三四年級的小朋友可能會遇到倍數關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問題,大部分的小朋友是無法理解題意導致的錯誤。在做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題目時,一定要先畫出圖形,再列出算式計算。相關視頻: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和關係》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平移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周長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等量代換法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圖形的周長
  • 《小陳老師講數學》五年級奧數教材第四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第4周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專題簡析: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掌握並能運用這兩個面積公式,就能計算它們的面積。因此,用40平方釐米減去陰影部分的面積,再除以2就能得到長方形A和B的面積,再用A或B的面積除以2就是小正方形的邊長。求到了小正方形的邊長,計算大、小正方形的面積就非常簡單了。練 習 一1,有一塊長方形草地,長20米,寬15米。在它的四周向外築一條寬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積。
  • 《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在動手操作、交流、討論等活動中,經歷探索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2、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拼長方形和利用語言描述圖形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有點難?以下訓練題趕緊練,全做對就能拿高分
    以下專項訓練題趕緊練,全部做對就是準學霸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會學習到面積公式,在做題的時候會遇見面積計算題,面積計算題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比較簡單,感覺只要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出來,對於一些簡單一點的面積計算題還行,但是對於難一點的面積題,記住公式只是做題的第一步,要想把題解出來,還需要進行深入思考。
  • 2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基礎篇
    基礎知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精華視頻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一定的認識,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課課練) 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第六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練習題
    (1)一枚郵票的面積大約是6(    )。(2)一塊手帕的面積大約是4(    )。(3)足球場的佔地面積大約是7200(    )。(4)教室地面面積大約是80(    )。 2.下面是用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圖形,它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
  • 長方形和正方形專項,尤其求圖形的周長,有答案
    長方形和正方形專項,尤其求圖形的周長,有答案。圖形問題是小學數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會學到長方形和正方形,還會學到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圓。認識邊角之後還會學習周長、度數和陰影部分的面積等。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計算它們的周長,是常考題型,如下圖第六題第1小題,前四個圖形都容易求,看第五個圖形,不是完整的長方形,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計算,但是可以利用平移法,一條邊長為40米,另兩條邊長為30+30=60(米),把凹下去的那一個小邊平移上去,就是40米,另兩條豎的小邊長10+10=20(米),所以這個圖形的周長為40+40+30+30+10+1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