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毒澱粉」事件尚未平息,又來了「黑心原料」 - 現代快報多...

2020-12-17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臺灣「毒澱粉」風暴尚未平息,又爆出新的「黑心原料」問題。臺南市立光農工公司近日涉嫌銷售過期原料和將工業用原料防腐劑用於食品原料中,讓不少合作業者連帶受到影響,像是愛之味、統一等大廠,製成的豆花、布丁、冰激凌等產品,還有開喜豆花和知名商家依蕾特的奶酪都榜上有名,消費者都想問,現在到底什麼食品是安全的?

  「黑心原料」波及眾多品牌

  檢方近日指出,臺南市立光農工公司自2008年起購入較廉價的工業級EDTA-2Na(防腐劑),再調配食品原料複方「洋菜粉」、「愛玉粉」等,轉售給多家知名食品業者。臺南檢方調查發現,立光農工6年來購入的工業級EDTA-2Na,高達40公噸以上,工業級的EDTA-2Na和食用級的EDTA-2Na價差超過3倍。此外,立光農工還涉嫌購入過期的食品原料「刺槐豆膠」,變造有效使用期限後賣給光代冷藏食品。

  立光農工為多家知名大廠的供貨商。臺南地檢署表示,目前無證據顯示向立光農工購買食品原料及複方的公司,交易前知悉所購買的原料、複方有問題,截至目前為止,這些大公司是受害者。

  受此案波及的食品,包括許多民眾愛吃的統一布丁、愛之味仙草凍、依蕾特奶酪等,業者已經陸續宣布暫停供貨、下架。

  統一有7款商品下架

  統一目前有7款商品確定下架,包含統一布丁100g及180g、瑞穗蛋卷冰激凌95g、冰戀巧克力雙旋冰激凌100g、ColdStone愛戀巧克力320g及92g、ColdStone摩卡馬卡龍100g。

  此外,統一昨天在臺灣四大報登報澄清表示,本公司相關產品皆未使用立光農工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之問題洋菜粉原料!此次下架仍是基於企業對消費者權益的保障,本公司當配合司法調查弄清真相,並確認產品原料安全無虞後再恢復上架。對這段時間對消費者造成不便及社會不安,也深感遺憾及致歉。

  統一登報說明自家產品安全無虞,但恐怕已經影響消費者信心,有部分民眾表示,不敢再吃布丁。

  愛之味「仙草凍」退貨

  光代冷藏食品總經理方谷派昨日中午趕抵臺南市安平區門市,指示依蕾特系列的奶酪暫停販賣,櫃檯上目錄的奶酪系列全數貼上「售完」的標籤。

  愛之味說,「仙草凍」的原料洋菜粉來自立光農工,已將產品暫時下架,也可接受退貨。德記洋行前晚也發聲明表示,開喜嚴選衝繩黑糖豆花、開喜嚴選府城黑糖豆花、開喜嚴選安平杏仁豆腐3項產品使用立光農工的原料,已下架回收。臺灣輔仁大學民生學院院長陳炳輝解釋,EDTA的化學結構易與鈣離子、亞鐵離子結合,長期過量食用,對人體可能會提高骨質疏鬆、貧血的風險。

  臺灣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傑梁建議,利用EDTA可螯合鈣、鉛、鎘金屬的特性,消費者不妨每天喝200毫升。綜合

  相關新聞

  臺已修法嚴懲

  不法食品廠商

  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臺灣立法機關5月31日通過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對製造「問題食品」造成人員死亡的不法商販,祭出無期徒刑與千萬罰金的重典。該條文規定,食品摻偽、假冒或添加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的添加物,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800萬元(新臺幣,下同)以下罰金。若致危害人體健康者,將面臨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0萬元以下罰金;若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500萬元以下罰金;若致人死亡,可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2000萬元以下罰金。

  此外,法令還通過多項條文,對明知有害仍傳授廠商將違法添加物加進食品的行為,可以「教唆犯」罪名偵辦指導者等。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毒澱粉重創臺灣美食形象 檢驗報告難挽消費信心
    中新網6月4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不法廠商將順丁烯二酸這種工業原料、化學物質加入澱粉等食品中,臺灣食品衛生主管部門稱之為「問題澱粉」。臺灣毒澱粉事件持續燃燒,多家食品業者被查處。臺灣的小吃業面臨嚴峻的考驗。
  • 統一爆出「黑心原料」風波 涉嫌使用工業防腐劑
    臺灣食品風暴再度擴大,臺灣「毒澱粉」風暴尚未平息,又爆出新的「黑心原料」問題。據媒體報導,臺南市立光農工公司涉嫌銷售過期原料和將工業用原料防腐劑用於食品原料中,讓不少合作企業連帶受到影響。為了慎重起見,統一在三天前,已經在當地下架包含「統一布丁」在內的7項產品。
  • 臺灣又爆黑心原料 統一、愛之味等廠商遭受波及
    中新網6月1日電臺南市立光農工涉嫌以工業級防腐劑調製食品原物料複方,供貨給知名大廠,統一布丁、愛之味仙草凍、依蕾特奶酪、開喜嚴選衝繩黑糖豆花等均遭此事件波及,31日陸續下架。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問題澱粉風暴尚未平息,又爆出新的黑心原料問題。臺南地檢署30日指揮警調對位於臺南市仁德區的立光農工公司等3處搜索,查扣38袋工業級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EDTA-2Na)、7箱過期精製的刺槐豆膠、43箱過期的己二烯酸鉀等,蔡姓負責人31日遭收押。
  • 臺灣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毒澱粉擴散引恐慌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下班在路邊買杯珍珠奶茶犒賞自己,小心裏面的粉圓可能是毒澱粉;在超市買的「義美小泡芙」是過期原料製作的;到五星級飯店吃飯總安全吧,也難說,原料商篡改標識把過期食材賣了進去。如今,臺灣人的生活如此危機四伏,島內輿論也不禁開始反思。更讓臺灣難堪的是,這些黑心食品可能已經流入大陸。
  • 臺黑心原料波及統一布丁
    N新華 中新 海潮 隨著全臺展開徹查,「毒澱粉」事件雪球越滾越大,成為臺灣繼2011年「塑化劑」事件後的最大食品安全危機。臺南近日又爆出立光農工公司用工業原料調製成洋菜粉、愛玉粉(用於製作布丁、冰淇淋等),並販賣過期食用凝固劑、防腐劑給食品業者。
  • 臺灣多種名吃被驗出毒澱粉 島內民眾罵賠掉臺灣信譽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5月2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毒澱粉風暴繼續擴大。臺灣出口至新加坡的11項澱粉製品被驗出含順丁烯二酸,包括知名阿甘綠茶、臺南上智關廟面、伯思美的珍珠粉圓;基隆廟口百年肉羹店中鏢,北市新驗5件黑輪也含毒。 對此,島內民眾痛罵黑心廠商,當局若再不上緊發條,將徹底輸掉臺灣信譽!
  • 珍珠奶茶也淪陷 臺黑心食品連環爆
    5月13日,在「粉圓」、「九份芋圓」、「美濃板條」中驗出毒澱粉,5月15日新北市查出毒醬油廠家,5月21日查出一家有79年歷史的老字號義美食品廠使用已過期兩年的材料做點心,5月22日臺南著名的食品材料供貨商銘哲行被查出銷售過期原料。   黑心食品除了傷害民眾健康,也嚴重打擊了臺灣食品的形象。
  • 臺灣「毒澱粉」滾雪球 波及百年肉羹店(圖)
    臺灣「毒澱粉」滾雪球 波及百年肉羹店(圖)     百年肉羹店老闆娘歐惠宇得知消息後急出眼淚
  • 臺灣毒澱粉風波 - 新聞熱詞 - 東南網
    「衛生署」邀集臺灣食品、公共衛生、毒物、醫學等專家開會討論「毒澱粉」應對策略。最後,決定採納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梁等人建議,啟動「0527食品安全專案計劃」,要在最短時間內清除「毒澱粉」。其實,臺灣每次爆發大小食品安全事件,林傑梁都會成為眾所矚目的人物。因為他不但是臺灣首位臨床毒物學教授,在手術臺上救死扶傷,是腎臟解毒領域享譽海內外的「巨人」;他更樂於藉助各類媒體,教大眾行之有效的「解毒術」。
  • 臺灣現工業原料添加食品新案例 統一等中招
    黑化學製劑、工業原料都成了食品添加劑  「毒澱粉」重創臺灣美食形象  順丁烯二酸酐、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這些普通人完全沒聽說過的工業原料、化學物質,最近曝出竟被臺灣不法廠商加入澱粉等食品中。順丁烯二酸酐化制澱粉,臺灣食品衛生主管部門稱之為「問題澱粉」,媒體則不客氣地稱為「毒澱粉」。幾天來,在稽查人員的徹查下,臺灣從南到北,從珍珠奶茶、肉圓、蚵仔煎、甜不辣等使用澱粉類小吃,都發現了「毒澱粉」的蹤跡。正在大家談「毒澱粉」色變的時候,6月1日,又查出臺南一家企業涉嫌使用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製作「洋菜粉」、「愛玉粉」,使用在愛之味、統一等品牌的布丁、仙草凍等食品中。
  • 臺灣再曝食品安全問題 過期原料制蝦味先已銷售約250萬包
    據臺灣「中央社」5月18日報導,臺灣老牌零食「蝦味先」被曝使用過期原料,高雄執法檢查部門初步清查業者銷售相關產品共約250萬包,初步估算獲利約新臺幣3750多萬元(約854萬元人民幣)。 當地衛生署立刻把惠明中學剩下的米糠油樣品送去日本檢驗,證實是由米糠油裡面的多氯聯苯導致這次的中毒事件。1979年的多氯聯苯中毒(油症)事件,是臺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事件,造成全臺至少有兩千人因吃到受汙染的米糠油而受害。其中以臺中縣神崗鄉、大雅鄉,彰化縣鹿港鎮、福興鄉為受害人數最多的地區。
  • 「地溝油」風波不止 盤點近年來臺灣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
    3年前,塑化劑事件震驚全臺,隨後「毒澱粉」、胖達人、「黑心油」接踵而來。近日,「地溝油」事件再度重創臺灣食品安全,知名企業紛紛中招,也使臺灣的形象嚴重受損。受牽連廠商達200多家,受汙染產品超過500個種類,臺灣幾乎所有食品大廠都被捲入其中。有專家稱,塑化劑風波為30年來最嚴重食品摻毒事件。事件起因是有無良業者把塑化劑中的一種DEHP當作起雲劑的配方添加入飲料中。專家稱,DEHP多用於塑料材質,屬環境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裡。
  • 臺媒稱臺灣關東煮、河粉摻毒澱粉 已查獲25噸
    中新網5月1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毒澱粉製成的粉圓(奶茶裡的珍珠)、黑輪(關東煮)流竄全臺。  臺灣「衛生署」追查發現,臺灣臺南及臺灣新北市兩家業者供應的澱粉,違法添加工業用黏著劑順丁烯二酸,製成許多民眾幾乎每天都會吃的粉圓、板條(河粉)、黑輪等食品。目前查扣的原料及相關製品高達25噸,吃進消費者肚裡的數量則難以估計。
  • 臺灣黑心原料流竄15縣市 涵蓋各式冰品冷飲點心
    臺灣立光農工公司違法販賣黑心工業原料乙二胺四乙酸給食品業者,案情愈滾愈大,除統一、愛之味及依蕾特等大廠受害,臺南地檢署會同市府衛生局持續追查,6日傍晚又公布15縣市88家中下遊廠商中鏢。
  • 臺灣地鐵出現黑心食品路線圖 過期食品、地溝油成站名
    最近地溝油事件在臺灣持續發酵,食品安全引發不小關注,居然還有商家搭這種「負面」消息的便車。據東森新聞18日報導,臺北地鐵圖就趕搭這個「風潮」。北捷的手扶梯旁出現一張「黑心食品捷運路線圖」,上面寫的並不是普通的站名,而是過去曾爆發過的黑心食品事件。
  • 「毒澱粉」襲擊全臺 馬英九:嚴懲不法廠商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
    N本報駐臺記者 練仁福 海潮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毒澱粉」風波,讓許多小吃都淪陷,尤其彰化名產就是肉圓,這兩天生意少了四到八成,害得業者趕緊貼出檢驗報告自清。馬英九昨日首次就新近連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態,要求嚴懲不法廠商,加重罰則及業者責任,遏阻事件再次發生。
  • 臺灣宜蘭人氣小吃「粉腸」原料驗出毒澱粉(圖)
    記者羅建旺/攝影(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6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宜蘭縣中盤商廣豐行5月>2日從雲林購進的1200公斤紅心粉、豆花粉,被宜蘭衛生局檢出含順丁烯二酸酐,衛生局昨天封存553.6公斤,估計至少有600多公斤問題澱粉已流入市面。
  • 統一陷毒澱粉風波在臺灣下架 稱大陸產布丁安全
    遭毒澱粉波及 統一7款產品在臺灣下架  原料不同 統一布丁仍在銷售  晚報訊 由毒澱粉引發的食品安全風波在臺灣繼續發酵,近日,知名食品企業統一集團也牽涉其中,旗下7款食品被曝長期以來使用一家名叫立光農工公司的原料,而該公司使用工業級原料代替食品級原料。消息一出,統一在臺灣下架布丁等多款產品。
  • 臺灣媒體人的省思信:臺灣又讓大陸朋友們失望了
    同時,臺灣當局也明定,自2011年6月起,若相關食品未完成自我檢驗,一律禁止販賣原以為,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廠商也應更謹慎點。不料,2年後,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又捲土重來,讓臺灣食品業再次灰頭土臉。「問題澱粉」(或俗稱「毒澱粉」)風暴起源於5月份臺當局執行的食品檢驗。
  • 臺現工業原料添加食品新案例
    順丁烯二酸酐、乙烯二胺四醋酸二鈉……這些普通人完全沒聽說過的工業原料、化學物質,最近曝出竟被臺灣不法廠商加入澱粉等食品中。順丁烯二酸酐化制澱粉,臺灣食品衛生主管部門稱之為「問題澱粉」,媒體則不客氣地稱為「毒澱粉」。幾天來,在稽查人員的徹查下,臺灣從南到北,從珍珠奶茶、肉圓、蚵仔煎、甜不辣等使用澱粉類小吃,都發現了「毒澱粉」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