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4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不法廠商將順丁烯二酸這種工業原料、化學物質加入澱粉等食品中,臺灣食品衛生主管部門稱之為「問題澱粉」。臺灣毒澱粉事件持續燃燒,多家食品業者被查處。臺灣的小吃業面臨嚴峻的考驗。
新北驗毒澱粉 林員肉圓、「小歇」水晶餃淪陷
新北市衛生局3日公布,板橋大遠百「林員肉圓」與湳雅夜市「小歇」水晶餃都驗出含不應檢出的順丁烯二酸,因「小歇」交代不出貨源,昨天通知總公司通令全臺門市的水晶餃都下架。
衛生局將追查供應茂利公司澱粉給「林員肉圓」的「大貿雜糧行」是否確實回收毒澱粉。茂利澱粉5月22日已被勒令全面回收,但林員肉圓仍使用茂利澱粉。衛生局昨天追查,發現林員肉圓最後一次向大貿行進貨是5月21日。
大貿行昨天告訴衛生局已盡力回收,5月22日之後未再出貨,且其他貨品及貨源都現金交易,並無憑證。新北市衛生局已聯繫臺南市衛生局,同步追查茂利、大貿行是否確實回收。
龍口米粉也中招
臺北市府衛生局採樣不同批號的「素肉燥口味新竹米粉」、「米粉羹」等兩款有問題產品,昨天確定兩款均檢出順丁烯二酸,已命令業者全面下架,回收共計2412包(201箱)產品。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龍口食品供稱,米粉是向新竹國際米粉廠購買。另外,彰化縣衛生局也已封存龍口公司彰化北鬥工廠未出貨的米粉產品131箱,及79箱米粉粒半成品。
無毒原料竟有毒 米粉廠家淚崩
臺北市衛生局驗出新竹市國際米粉廠代工的「龍口」兩款米粉含順丁烯二酸,日前才出具檢驗合格證明的國際米粉廠負責人郭鳳嬌向彰化供應原料商「三發行」三度求證,對方才坦承一月時曾在產品添加8%順丁烯二酸,郭鳳嬌淚崩說「對不起龍口、對不起消費者,爸爸的招牌被我砸了!」
郭鳳嬌表示,與三發行合作約6年,在來米原料幾乎都向對方叫貨,日前新竹米粉遭檢出含蛋白質量不足,她送驗發現三發行提供的在來米原料含蛋白質僅2%,與她要求的5%不合,認為廠商不誠實,改向其他廠商叫貨。沒想到就是1月10日這批最後一次叫的原料出問題。
郭鳳嬌說,「三發行」向她解釋因時間久遠,忘了有無添加順丁烯二酸,後來「想起來」有加,仍辯稱「以前沒驗過這種東西,這個配方用很久了,絕對沒有故意要害你。」
賴清德批擾民 臺南市拒查小吃
毒澱粉延燒未歇,臺南市長賴清德昨天表示,「衛生署」要求稽查肉圓等八大類小吃業,勞民傷財又沒效果,即日起臺南市不再配合稽查,建議「衛生署」參考臺南作法,從源頭管理毒澱粉才有效果。
毒澱粉事件延燒至今,根據檢方追查,違規販賣的大盤商多來自臺南;議員洪玉鳳、陳文科、蔡淑惠和蔡玉枝昨下午舉行記者會,痛批毒澱粉事件對臺南傷害很大。
檢驗報告難挽信心 小吃業叫苦
臺當局稽查八大類食品,規定業者張貼檢驗合格證明,冰品業者出示檢驗報告表示,產品中有6樣檢驗都過關,但消費者仍不放心;安平路上布丁店家生意也大受影響,即使貼了公告,還是沒有顧客上門。
黑心食品重創臺南小吃業,連沒用化制澱粉的傳統小吃、甜點店家,也都無辜遭受波及。
觀光旅遊局長陳俊安表示,5年來,每年都有手作布丁入選府城伴手禮,光是安平路上就有10多間布丁店,可見手作布丁搶手,但受到黑心食材影響,店家業績都下滑,他希望消費者能相信優質店家,支持小吃與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