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媒稱臺灣珍珠奶茶有毒 BoBoQ負責人反擊(圖)
德媒稱臺灣珍珠奶茶有毒 BoBoQ負責人反擊(圖) 2012年09月10日 07:3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先把字寫對了再說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觀察者網訊)12月8日,德國《每日鏡報》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發批評性文章,指責所謂的中國「戰狼外交」。這場聽證會邀請一批頑固反華分子參加,炒作民族、宗教等問題,充斥著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抹黑。 當天,中國駐德使館發表聲明就此事提出了批評,指出這場聽證會充分顯示了德國議員人權委員會的意識形態偏見和「教師爺」心態。中方對人權委員會的錯誤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敦促人權委員會和有關政客正視客觀事實,停止以人權為藉口抹黑中國形象、幹涉中國內政的錯誤做法。
-
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 卻把漢字寫錯
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成為「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這篇文章刊登在8日出版的《每日鏡報》的第六版。
-
德媒指責環球時報抓「小辮子」;漢字都沒學好,觀點更不值一駁
為此,德國之聲抱怨稱,因為出現錯別字被《環球時報》抓了「小辮子」,「對這篇文章的內容,《環球時報》卻一筆帶過」。言外之意,人們沒有關注《每日鏡報》的觀點而糾結「錯別字」,顯然是「小題大作」。認為抓住「錯別字」不放就是「小辮子」,說明德國之聲作為媒體的專業素養之低。畢竟文字的正確使用,是媒體的最基本要求。
-
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這個漢字卻寫錯了
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成為「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這篇文章刊登在8日出版的《每日鏡報》的第六版。
-
德媒稱德國將關閉與法國、奧地利和瑞士的邊境
據法新社報導,一名消息人士15日對該社記者說,由於冠狀病毒危機,德國將從當地時間16日早上起關閉與法國、奧地利和瑞士的邊境。 報導援引德國《圖片報》報導說,關閉措施將從當地時間16日早上8點(北京時間16日下午3點)開始生效,但貨物和跨境通勤者將不受限制。
-
德媒主編親自下場 我使館嚴正批駁!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從14日到17日,我使館已經5次就個別德媒「汙名化」中國抗疫的做法發表嚴正立場。 可笑的是,《圖片報》還煞有其事地以德國企業、納稅人的名義,列了一份向中國「討債」的帳單。 有德媒稱,對於這家媒體的狂妄之舉,德國聯邦政府未作正面回應。
-
德媒稱臺灣高中生搶赴大陸求學:機會多、競爭力強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 德媒稱,媒體報導臺灣建國中學和武陵高中分別有70多位和47位學生申請赴大陸升學,比起往年多了許多。臺灣高中生認為大陸學校學風好、機會多、競爭力強,比臺灣大學更具吸引力。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25日報導,臺灣法務部門調查機構日前致電臺灣建國中學與臺灣武陵高中校長,關切赴大陸念書學生人數增加狀況。此舉引起批評。臺灣法務部門調查機構回應,致電是為了解「對臺31項措施」對臺灣各產業之影響程度,澄清說「非如部分媒體、人士錯誤解讀為被『調查機構調查』、『綠色恐怖』掌控學校。」
-
「臺灣國旗」去哪了?德外交部回應令「臺獨」扎心了
針對臺灣所謂「德國突然刪掉『臺灣國旗』」一事,德國外交部7月13日表示,外交部官網上從未使用過「臺灣國旗」,並非突然撤下。「臺灣駐德代表處」也澄清說,臺灣欄位本就未顯示臺灣國旗,根本不存在大陸「施壓」一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陳時中欠江蘇臺商一個道歉
臺灣防疫機構日前證實,此前其宣布「確診」的自江蘇返臺臺商並未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真正確診者是一名從法國返臺的臺灣男性,工作人員在檢驗樣本時發生錯置,張冠李戴,讓江蘇臺商蒙受不白之冤。「沒有篩檢就沒有確診」,即便中國大陸、日本、泰國、菲律賓、越南、寮國等國家和地區均出現過臺灣的輸入確診病例,島內輿論指責臺灣淪為病毒「出口地」,民進黨當局依然對危機重重的社區感染情況視而不見。時至今日,臺灣防疫指揮中心並未就這一情況調整防疫策略,也並未進行大範圍篩查。這就是民進黨當局「防疫經驗」最突出的一條:政治第一,政治算計凌駕科學專業。
-
臺北知名酒店將地址改為「臺灣地區」,綠媒指責「矮化臺灣」
海外網1月24日消息,臺北君悅酒店最近更改了其官網上的飯店地址條目,將「臺灣」改成了「臺灣地區」,綠媒因此炸鍋,該酒店也無端遭受「矮化臺灣」的指責。臺北君悅酒店官網英文版頁面截圖對此,綠媒不滿了,叫囂道,如果是在大陸的官網,更改也就算了,但是臺灣的官網也跟著更改標示,是一種「自我矮化」。綠媒還酸道,臺灣知名飯店就是為了想做大陸生意,才做出「失格」之事。
-
德媒稱中國媒體「濫用德病毒學家表態做政治宣傳」,中國駐德國使館回應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12月3日發表就德媒指稱「中國媒體濫用德病毒學家表態做政治宣傳」的聲明。全文如下:12月3日,有記者詢問我館對近日一些德國媒體指稱「中國媒體濫用德國病毒學家凱庫勒涉新冠疫情溯源表態做政治宣傳」的看法,我館發言人答覆如下:我們注意到,中國媒體對凱庫勒教授近期就新冠疫情溯源相關表態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報導:既有將凱庫勒教授11月26日參加德國電視二臺訪談節目談病毒溯源的段落完整翻譯的視頻報導(如環球時報),也有引用凱庫勒教授核心觀點「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起點是源自義大利的
-
大陸研究給予臺胞「國民待遇」 臺灣人怎麼看?
張小月說,今年剛開始,要往好的方面來想,希望有好的機會。也希望臺灣跟大陸雙方能有新思維,有更多創意,大家一起來想一個新互動模式,這是符合兩岸民眾期待。 張小月在會前接受媒體訪問時,針對陸方擬對臺灣民眾提供「國民待遇」一事表示,「國民待遇」如果是對我們在大陸做生意或是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民眾沒有歧視,對他們有幫助,又符合「法令」規定,符合我們「國家尊嚴」,「政府」都樂觀其成並不反對。 至於此是否為陸方釋出善意?
-
美媒披露美將從德國撤軍9500人 德人士:德美關係將「嚴重受損」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陳洋 任重 王偉 柳玉鵬】「這震驚了德國,動搖了戰後秩序。」讓美國彭博社8日做出這樣評價的,是川普政府計劃從3.45萬駐德美軍中撤離9500人的消息。此事首先由美媒披露出來,截至本報昨晚發稿時為止,尚未得到美德官方證實,但在德國已引發劇烈反應。德國政府負責跨大西洋關係事務的協調員皮特·貝爾8日用「完全無法令人接受」來形容,並稱德美關係將因此「嚴重受損」。德國外長馬斯7日的表態相對緩和,表示美國若真有此行動,德國將「予以關注」,但他同時坦言,德美關係現狀「很複雜」。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結果自己先栽了
德國《每日鏡報》12月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這家對中國了解並不到位的德國媒體,盲目自信地在自己的版面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錯別字↓↓半個版面印著巨大紅色漢字「杈」字,解釋稱這個漢字是「強大的標誌,象徵著權力」。
-
德媒稱廢棄衛生紙產生的浪費巨大,呼籲放棄衛生紙,使用坐浴盆
德媒稱廢棄衛生紙產生的浪費巨大,呼籲放棄衛生紙,使用坐浴盆在我們生活的日常中,可以說是很多地方都需要衛生紙。但是很多人有沒有想過,這些衛生給我們帶來生活環境其實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汙染。在不久前,德國的一家媒體表示,光是在德國,平均每個家庭每年就要用掉93卷衛生紙,在世界的其他國家中,這個數字更是會大到令人難以想像。我們都知道生產衛生紙的原料是新鮮的素材,在目前全球森林覆蓋率逐漸減少的情況下, 這張資源上的浪費可能會為我們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和影響。對此德國媒體呼籲讓人們放棄衛生紙。
-
默克爾表態不久,德媒卻對話釋出特殊信號?中方大使館雷霆發聲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德國總理默克爾被國際上稱之為冷靜理性的領導人,向來有"鐵娘子"的稱號,在以美國為首西方陣營一窩蜂的表態之下
-
德國年輕人熱衷留學中國 德媒:學好中文是關鍵
(圖片來源:德國之聲電臺網站)參考消息網12月8日報導 德媒稱,中國已躋身最受德國學生歡迎的留學目的地前十名。出於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或者是為了給履歷表增添亮點,大批德國年輕人走進中國高校。不過專家提醒,要想在中國就業市場得到機會,掌握中文是必要前提。
-
蘇州明基醫院營業 臺商門診收費標準參照臺灣
蘇州明基醫院營業 臺商門診收費標準參照臺灣 2012年12月19日 09:3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德媒:中歐投資協定本周可能有突破
來源:環球網德媒:中歐投資協定本周可能有突破【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歐盟和中國距離達成投資協定更近了!」據德國《商報》16日報導,歐盟和中國本周將就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進行新一輪談判。「布魯塞爾和北京正就該協定的要點進行強有力的政治協商,並且已經迅速推進了許多有爭議的問題。」中國商務部12月14日發表聲明說,12月6日至11日,中歐雙方舉行了第35輪投資協定談判。本輪談判中,雙方圍繞文本和清單剩餘問題展開談判,取得積極進展。德媒報導稱,歐盟和中國已經就投資協定進行了7年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