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最大的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功能性評估報告

2020-12-14 健康界

近年來,隨著治療手段的改善,前列腺癌患者治療後的生存率已得到較大的提高,但是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功能性轉歸結果到底如何呢?英國利茲大學數據分析研究所的Adam W Glaser教授及團隊便針對這個問題設計了一項基於人群的患者報告的大型研究,研究結果在2019年3月發表於《柳葉刀·腫瘤》(The Lancet Oncology)雜誌。該項研究著重分析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功能性轉歸及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評分,用以指導如何改善和增加醫療系統的服務及支持。

一、研究背景

診斷為前列腺癌的高收入患者,其生存期已經大有延長。根據基於人群的腫瘤登記數據顯示,在過去的40年中,英國前列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增長了2倍。在1995—2015年的20年間,英國大約有32.5萬人曾被診斷為前列腺癌;其中伴遠處轉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也已達到30%。這便對社會的醫療服務提出了最大挑戰,那就是如何能夠妥善、有效地滿足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需求。

不同的前列腺癌治療方式和治療頻率,以及伴隨的嚴重併發症,都會對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性生活、泌尿和消化功能帶來嚴重的影響。現有的研究數據多是來源於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或者長期隨訪觀察性研究。但這些研究大多僅著眼於對比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術後的放療和姑息治療效果,目前英國尚無研究報導非選擇性人群的生存數據。此外,也較少有研究分析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轉歸。

前列腺癌診斷後生活的研究(the Life After Prostate Cancer Diagnosis,LAPCD)採用了一項既往曾廣泛應用於評估結直腸癌患者生活的評分系統,即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評分(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並將其應用於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人群中。研究納入了前列腺癌診斷後18~42個月的患者,主要是考慮到18~42個月已經足以完成一線治療,且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和生活質量可以較為穩定。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雄激素阻斷治療(也稱去勢治療)多在明確診斷後即開始,在觀察期間可記錄所有去勢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

這項利茲大學Adam W Glaser教授團隊牽頭的研究,入組了不同分期,並接受了不同治療方式的前列腺癌患者,全面考量並評估了其功能性轉歸(包括泌尿系和腸道功能、性生活、性能力和激素水平等)以及現有的醫療服務導致的潛在影響。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該研究篩選了英國國民醫療保健系統(NHS)醫院診斷的所有的前列腺癌患者,並選擇診斷後18~42 個月之內的患者納入後續分析。

2.研究流程

研究者會郵寄給研究對象一份調查問卷,僅有完成並將調查問卷寄回NHS醫院的患者,才被認為是同意入組。未進行有效回應的患者會收到間隔3周後的二次提醒;不符合條件或未能按時完成調查的患者未納入研究。研究數據收集於2015年底至2016年。

調查問卷主要是一系列已經過確認的評估項目,包括國際健康結果評估協會(ICHOM )的最小結果資料集:擴展性前列腺癌複合指數量表(EPIC-26)、使用幹預措施改善性功能的個別項目、5級版歐洲五維度健康量表(EQ-5D-5L)。另外,還涉及部分社會人口學和治療方案相關的問題。

診斷時的腫瘤分期是基於NHS登記信息,Ⅰ期和Ⅱ期屬於局限性疾病組,分別與Ⅲ期和Ⅳ期腫瘤做比較。社會經濟發達程度是考慮其所居住的位置。其他長期狀況的項目分為單藥治療(包括單純手術治療、單純外粒子束放療)或者聯合治療。

3.疾病轉歸的評估

對於功能性轉歸指標,EPIC-26量表主要評估5個方面的26個項目,包括尿失禁、尿道刺激和尿道梗阻症狀、腸道功能、性功能、性能力和性激素水平等。總評分為0~100分,分別評估100種功能情況。國際健康結果評估協會(ICHOM)的評估量表包括兩個項目,用於評估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和設備。EQ-5D-5L評分主要記錄5個與生活相關的項目,即行動能力、自理能力、日常活動、不適感、焦慮或抑鬱水平,另有患者自我評價的健康水平。

三、研究結果

本研究共計篩選59990位前列腺癌患者,其中1060位患者在研究期間死亡。共有35823例患者(60.8%)寄回了完整的調查問卷。研究人群中,小於55歲、大於85歲、非白色人種和生活於社會經濟發展較差區域的人們參與完整調查的積極性更差。腫瘤分期方面,Ⅲ期患者的參與率較高,達到65.7%,但Ⅳ期患者較低,僅為58.1%。

1.腫瘤分期

35823例完成調查問卷的人群中,65~74歲的患者比例較高,為46.4%(表1)。中位年齡是71歲。26.3%的患者住在社會經濟不發達區域,而10.1%住在最不發達地區。高達71.0%的患者在問卷中報告了至少1項既往曾接受的長期治療。診斷分期方面,局限性疾病(Ⅰ和Ⅱ期)、Ⅲ期和Ⅳ期的比例分別為63.8%、23.4%和12.8%。Ⅳ期患者的中位年齡是73歲,大於局限性腫瘤患者(中位年齡71歲)。不同分期的患者之間,其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和長期治療條件並無顯著差異;但分期不明的患者中,大多生活於社會經濟發展最差的區域。20.9%的患者既往接受過外離子束放療和去勢治療的聯合方案,19.7%的患者僅接受了手術切除治療。在診斷為Ⅰ期或Ⅱ期前列腺癌的19599例患者中,20.3%的患者接受長期隨訪和觀察等待的策略,另有23.5%患者是手術切除。而在Ⅳ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絕大多數患者在調查期間仍在接受去勢治療,聯合外離子束放療(16.8%),或者化療等其他系統性治療(11.5%),或不聯合治療(28.4%)。

表1. 患者分期及接受治療等一般情況

2.EPIC-26主評分

根據表2結果可知,大多數患者的EPIC-26主評分較高,說明其功能保留尚可。但性功能評分較低(24.0)。泌尿系和腸道功能在不同腫瘤分期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另外,Ⅲ期和Ⅳ期患者的性能力、激素水平和性功能均明顯差於Ⅰ期和Ⅱ期患者。接受手術切除的患者,其尿失禁症狀更為顯著;而接受了去勢治療的患者,其激素水平和性功能也明顯不如接受其他治療的患者。尿頻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症狀(18.6%),其次為尿失禁(約12.7%)。不同腫瘤分期之間,泌尿系症狀的差異並不顯著(圖1),腸道症狀的發生率較低,並多見於接受外離子束放療的患者。

表2. EPIC-26主評分及EQ-5D-5L評分結果

圖1. 不同腫瘤分期的泌尿系症狀分析

激素水平方面,精力下降、陣發性熱潮以及體重增加是最常見的表現,且不同腫瘤分期之間的差異較大,但這種差異與治療方案的選擇有較大關聯。接受去勢治療的患者,其激素功能相關症狀的發生率較高,其中30.7%報告有中等程度及以上的陣發性熱潮,而在未接受去勢治療的患者中,其發生率僅為5.4%。另有29.4%的患者認為自己精力下降,22.5%的患者報告有體重增加等問題。是否接受去勢治療,對抑鬱或焦慮僅有略微影響。

不同年齡階段,性功能的分析如圖2。其中41.4%的患者接受了藥物治療以幫助或改善勃起功能,22.6%的患者藉助儀器輔助,僅有14.8%的患者尋求性生活方面的專業幫助。前列腺癌的不同治療方式對是否尋求性功能方面的介入治療也有影響。80.9%的術後患者、34.5%的短距離放射治療和18.8%的接受去勢治療的患者,至少接受了以上3種介入治療方式中的1種。

圖2. 不同年齡患者的性功能評估

 3.EQ-5D-5L評分(表2)

41.7%(95%CI 41.1%~42.2%)的患者報告了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適,但較少出現自理能力差的問題,僅為11.5%(95%CI 11.1%~11.9%)。Ⅳ期患者在各個方面的問題均較多,其中發生率最高的為疼痛不適感[54.6%(95%CI 53.0%~56.3)],其次為日常活動受限[53.3%(95%CI 51.6%~55.0%)]。EQ-5D評分結果顯示,76.5%(95%CI 75.2%~77.9%)的Ⅳ期患者在活動和自理能力等方面有問題,這在局限性疾病(Ⅰ期和Ⅱ期)以及Ⅲ期患者的發生率較低,分別為59.8%(95%CI 59.1%~60.1%)和64.7%(95%CI 63.6%~65.9%)。

討論及點評

該研究是目前為止最大的、基於人群的、患者報告型的研究,著重分析了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各種功能性評分。儘管接受去勢治療的Ⅳ期前列腺癌患者出現激素功能失調相關的症狀和疲乏等的頻率較高,但整體而言,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並無實質性差別。前列腺癌患者治療後出現性功能下降較為常見,但大多數患者並未得到良好的幹預或治療措施。醫療服務系統需要針對接受去勢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多關於性功能恢復的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  Downing A, Wright P, Hounsome L,et al.Quality of life in men living with advanced and localised prostate cancer in the UK:a population-based study[J].The Lancet Oncology,2019,20(3):436-447.


相關焦點

  • 匹茲堡大學前列腺癌AI成果登《柳葉刀》子刊
    雷鋒網消息,近日,UPMC和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在《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迄今為止,使用AI識別和表徵前列腺癌的準確性非常高。機器學習則卻能夠最大程度上保持標準化與客觀性。」為了訓練人工智慧識別前列腺癌,Dhir和他的同事們提供了從病人活檢中提取的100多萬份染色組織切片的圖像。每幅圖像都由病理學專家進行標記,以教人工智慧如何區分健康和異常組織。然後,該算法在一組單獨的1600張圖像上進行了測試,這些圖像取自UPMC的100名疑似前列腺癌患者。
  • 耳鳴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方法
    1 評估耳鳴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   1.1 採用標準化答案/直接估值技術的量表   標準化答案/直接估值技術(scaling response techniques)是一種利用標準答案選項或連續性得分來直觀反映疾病對患者造成影響的手法
  • 對話王慶偉:行 前列腺癌術後尿失禁的那些事兒
    但是,前列腺根治術後尿失禁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首先老年男性在大聲說話,體位變換,上下樓梯,跑步,提物體等一些簡單的日常活動時會出現漏尿現象;為避免漏尿,患者不僅日常生活會明顯受限,無法日常生活,從事興趣活動,以及參加聚會和外出社會活動;還需要採取漏尿防治措施,例如穿戴紙尿褲,應用尿墊,使用陰莖夾,陰莖集尿器和陰莖乳膠套等;同時因漏尿和身上異常味道,活動受限可導致心理障礙,患者出現焦慮,抑鬱,對事物冷漠
  • 多菲戈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全新治療方式惠及中國前列腺癌患者
    90%的前列腺癌患者最終會發生骨轉移且無內臟疾病,已發生骨轉移的患者,90%的首發症狀是骨痛。[ii] 骨轉移還可能導致骨骼事件頻率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研究數據證實:在治療伴症狀性骨轉移且無已知內臟轉移的CRPC患者時,與安慰劑相比,多菲戈®可為患者帶來顯著延長生存期、推遲首次症狀性骨骼事件的發生時間、改善生活質量等三重獲益。
  • 研究發現:多喝咖啡,或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016 年統計報告顯示,在美國,非裔前列腺癌發病率最高,歐裔其次,亞裔族群前列腺癌發病率最低。此外,儘管有近 3/4 的前列腺癌病例發生在發達國家,但是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前列腺癌的患病人數在包括日本、新加坡和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急劇上升。
  • 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在滬開診
    該門診針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開展患病風險評估、免費檢測、報告解讀、入院綠色通道等便捷的一站式診療服務,將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關口前移「一大步」。據了解,我國城市地區前列腺癌發病高峰年齡自60歲開始,相比於美國50歲的發病高峰要延後10年。
  • ATTUNE膝關節系統幫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並縮短住院時間
    最新證據顯示內植物設計對功能性結局和患者出院狀態有潛在積極影響 上海2018年5月25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5月10日,強生醫療DePuy Synthes骨科事業部宣布臨床研究結果,概述了患者在使用ATTUNE膝關節置換手術後可能獲得的潛在益處。
  • 免費檢測、一站式診療服務,國內首個前列腺癌篩查門診今開診
    該門診將針對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開展患病風險評估、免費檢測、報告解讀、入院綠色通道等便捷的一站式診療服務,將前列腺癌早期篩查關口前移「一大步」,惠及更多民眾。 首診患者早期比例不足4成 據了解,我國城市地區前列腺癌發病高峰年齡自60歲開始,相比於美國50歲的發病高峰要延後10年。
  • 中國前列腺癌新藥!安斯泰來安可坦®(Xtandi®)獲批,治療非...
    去年11月,Xtandi已獲NMPA批准,用於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失敗後無症狀或有輕微症狀且未接受化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成年患者的治療。前列腺癌是全球範圍內男性第二大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已成為最常見的男性泌尿系惡性腫瘤。
  • 鎮江開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質量在線評估
    金山網訊 為全面評估我市個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質量情況,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近日組織開展了對於2019年個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質量在線評估專項工作。本次評估由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人員組成評估小組,藉助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開展線上評分。
  • 多喝咖啡,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風險,多喝一杯風險降低1%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大最常被診斷的癌症,在發達國家中,近四分之三的前列腺癌病例發生。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在迅速增加,據美國癌症協會統計,八分之一的男性一生中將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41%的人會死於這種疾病。
  • 輝瑞/安斯泰來Xtandi(安可坦)治療非轉移去勢抵抗前列腺癌(nmCRPC...
    PROSPER是一項大規模、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國研究,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南美洲、亞太地區入組了約1400例nmCRPC患者,評估了Xtandi(160mg,每日口服一次)與安慰劑分別聯合雄激素剝奪療法(ADT)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中,主要終點為無轉移生存期(MFS)、關鍵次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
  • 老年綜合評估科學界定老年人生活能力
    比如通過智能評估,可以早期發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通過幹預,可以防止和延緩老年期痴呆的發生等。  「老年綜合評估是現代老年醫學的核心技術之一,是篩查老年症候群的有效手段。」金哲介紹說,其採用多學科的方法,從老年人的軀體情況、功能狀態、心理健康和社會環境狀況等多方面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訂治療計劃和幹預措施,以維持及改善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狀態,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 過量吃深海魚油致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病因介紹
    原標題:過量吃深海魚油致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病因介紹   最新研究發現,男性過量補充含歐米伽—3的深海魚油,可能明顯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據介紹,近年來深海魚油因為富含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歐米伽—3而成為熱門保健品,尤其是不少中年男性更熱衷於補充歐米伽—3。
  •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狀,看看你中招了嗎
    在中國,雖然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較低,但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中老年男性的健康。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80% 會伴有骨轉移,最常見的是中軸骨的紅骨髓轉移。
  • 羅氏ipatasertib前列腺癌3期臨床達一個主要終點
    IPATential150是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3期臨床研究,共入組1101例男性患者,評估了iptasertib與護理標準方案聯合使用在無症狀或輕度症狀、以前未經治療的mCRPC成年男性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的共同主要終點包括整個研究人群的rPFS,以及通過免疫組織化學評估其PTEN基因缺失的亞組人群的rPFS。
  • Int J Cancer:膳食中異黃酮類的攝入或會增加個體晚期前列腺癌的風險
    2017年1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印第安納大學Fairbanks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膳食中異黃酮的攝入或和個體晚期前列腺癌發病風險增加直接相關,但研究人員在攝入異黃酮和非晚期前列腺癌之間的關聯性上並未發現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
  • ...美國FDA批准Rubraca,治療BRCA突變轉移去勢抵抗前列腺癌(mCRPC)
    鑑於在攜帶這些突變的mCRPC男性患者中所觀察到的的緩解水平和持續時間,Rubraca代表了這一患者群體中一個重要而及時的新治療選擇。」前列腺癌基金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Howard Soule博士表示:「FDA批准Rubraca,對轉移性去勢抵抗前列腺癌和攜帶有害BRCA突變的患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深度降酮,前列腺癌睪酮管理「金鑰匙」
    「監測血清睪酮可客觀、動態地反應睪酮水平的變化情況,對雄激素去除治療(ADT治療,也稱為內分泌治療)治療具有重要指導價值,其檢測的臨床意義可貫穿前列腺癌發病進展、治療及預後整個過程。隨著深度降酮(DTR)的理念被廣泛接受,規範的DTR睪酮管理有助於提升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
  • 安可坦落地百洋健康藥房,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新方案!
    3月9日,前列腺癌新藥——安可坦(通用名:恩扎盧胺)國內首張處方在北京百洋健康藥房(以下簡稱「百洋藥房」)東單北大街店落地。安可坦是日本第二大處方藥製藥企業安斯泰來首個在中國獲批的腫瘤治療藥物,該藥物可用於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失敗後無症狀或有輕微症狀且未接受化療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成年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