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丨柯柯
羅氏旗下基因泰克近日宣布,3期臨床研究IPATential150達到共同主要終點,與目前的護理標準方案(阿比特龍和潑尼松/潑尼松龍)加安慰劑相比,ipatasertib聯合護理標準方案使癌症抑制基因PTEN缺失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放射學無進展生存期(rPFS)延長。但研究未達到延長rPFS的另一個共同主要終點,因此,總體而言喜憂參半。
IPATential150是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3期臨床研究,共入組1101例男性患者,評估了iptasertib與護理標準方案聯合使用在無症狀或輕度症狀、以前未經治療的mCRPC成年男性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的共同主要終點包括整個研究人群的rPFS,以及通過免疫組織化學評估其PTEN基因缺失的亞組人群的rPFS。研究中的PFS被定義為從隨機分組日期到第一次出現任何原因的疾病進展或死亡的時間,以較早者為準。次要終點包括總體生存期、安全性、疼痛進展時間、細胞毒性化療開始時間和功能惡化時間。
基因泰克指出,儘管初始數據令人鼓舞,但總體生存獲益和其他次要終點數據尚不成熟。該試驗將繼續進行,直到下一次分析,數據將與衛生當局分享。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顯示,預計美國有超過19萬名前列腺癌患者。儘管大多數男性患者可以通過局部治療痊癒,但復發或被新診斷出疾病轉移將明顯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治療方面,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可將體內雄激素水平降低至接近去勢水平。儘管大多數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最初對ADT有反應,但是當耐藥性發展以及疾病發展為mCRPC時,則仍需要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約40%-60%的mCRPC患者中會出現腫瘤抑制蛋白PTEN的功能喪失,這將導致PI3K/AKT途徑過度活化,並與諸多不良結果相關,如腫瘤分級和分期增加,前列腺癌根治術後早期生化復發、轉移,以及雄激素非依賴性進展。
Ipatasertib是一種口服、高度特異性的研究性藥物,旨在靶向並結合AKT(即蛋白激酶B)的所有三種亞型,這三種亞型可以阻斷PI3K/AKT信號傳導通路,該通路是前列腺癌癌細胞生長和增殖的關鍵驅動因子。
針對AKT進行藥物治療的研究一直不太樂觀,出於安全性考慮,葛蘭素史克停止了GSK690693的開發,默克MK-2206也顯示療效不佳。這些AKT抑制劑的失敗使ipatasertib成為該領域的領跑者,目前羅氏最大的競爭者是阿斯利康的小分子AKT抑制劑capivasertib。
Ipatasertib由基因泰克和Array BioPharma聯合發現,後者於2019年7月被輝瑞收購。目前,該候選藥物臨床開發計劃重點集中在具有PI3K/AKT途徑活化作用的腫瘤。除前列腺癌外,還正在多種類型的乳腺癌中進行3項主要研究,涉及三陰性乳腺癌和激素受體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乳腺癌。預計2020年下半年取得結果。
由於PTEN缺失發生在約一半的mCRPC患者中,亞群足夠大,ipatasertib仍可在商業上獲得生存機會。來自EvaluatePharma的賣方共識顯示,ipatasertib到2026年的收入預計為13億美元。據悉,羅氏已計劃於今年提交該藥治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申請。
但是,如果沒有總人群獲益的進一步支持,肯定需要面臨改變治療標準的問題,以使接受ipatasertib治療的前列腺癌患者必須進行PTEN檢測,因此ipatasertib的處境仍不完全樂觀。
參考來源:Genentech’s IPATential150 Study Evaluating Ipatasertib in Combination With Abiraterone and Prednisone/Prednisolone Met One of Its Co-Primary End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