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藥物「崢嶸漸顯」 前列腺癌精準醫療有望崛起

2020-12-25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小餅

前列腺癌是全球最常見癌症之一,是造成全球男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殺手。前列腺癌在早期並無顯著症狀,且生長較為緩慢,到達晚期會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尿血、尿痛等症狀,並可能轉移至其他部位,一般患者被發現時已是癌症晚期。由於大部分患者年齡較大,且部分早期腫瘤生長緩慢,則在治療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治療手段除手術切除外,藥物治療常是與之搭配的療法,由於對某些晚期患者的手術效果不佳,藥物治療則更是常用。近日,兩款新型藥物研究結果的公布,更是為前列腺癌精準醫療的崛起帶來了希望,一起看下。

新型PI3K/AKT抑制劑--ipatasertib

Ipatasertib是一種口服、高度特異性的研究性藥物,旨在靶向並結合AKT(即蛋白激酶B)的所有三種亞型,這三種亞型可以阻斷PI3K/AKT信號傳導通路,該通路是前列腺癌癌細胞生長和增殖的關鍵驅動因子。

IPATential150是一項隨機對照、雙盲的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價ipatasertib聯合阿比特龍一線治療mCRPC(轉移性前列腺癌)的療效。

1101例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ipatasertib+阿比特龍+潑尼松,另一組接受安慰劑+阿比特龍+潑尼松治療。

結果顯示,在PTEN丟失的患者中,ipatasertib+阿比特龍+潑尼松組患者的中位影像學PFS(rPFS)為18.5個月,明顯優於安慰劑+阿比特龍+潑尼松組的16.5個月。對於沒有PTEN缺失的患者,從亞組分析結果看,沒有明顯的rPFS延長。

這一研究表明,對於PTEN丟失的mCRPC患者,ipatasertib+阿比特龍+潑尼松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PFS。

新型免疫藥物AMG160--或能超越傳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近幾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研究最熱門的領域之一,從根本上改變了治療方式,讓腫瘤治療步入新的時代。然而,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療法尚未真正在前列腺癌治療中"興起"。

AMG160 是一種新的 HLE-BiTE 免疫療法,通過與腫瘤細胞上的 PSMA 和 T 細胞上的 CD3 結合,使 T 細胞定向殺傷腫瘤細胞。PSMA 是一種腫瘤相關抗原,在轉移性和激素難治性前列腺癌細胞表面過度表達。

在剛剛舉辦的ESMO大會上公布了AMG160用於mCRPC治療的Ⅰ期研究,旨在評估該藥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抗腫瘤活性。截至2020年5月11日,有32例患者接受了≥1劑AMG 160單藥治療,劑量為6劑量水平(DL),有16例患者接受了治療(6或≥6個月)。結果發現,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表現為發燒、轉氨酶升高和低血壓,主要發生在第1-2周期;有6/22(27%)的患者發生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反應,研究結果表明AMG 160治療mCRPC具有初步療效。

該研究入組的都是多線治療失敗後的mCPRC患者。對於這樣一類患者,目前沒有明確可以延長患者OS的藥物。從結果來看,治療組的PSA的反應率為27%,明顯比PD1/PDL1的 PSA反應率高。傳統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PSA反應率大概在10%-15%之間,這充分地體現出 AMG160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在將來,AMG160可能有幾種應用方式,可能作為單藥,也可能與現有的一些經典的治療方案聯合使用,進一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前列腺癌免疫治療起步較早,但是有限於前列腺癌自身特點,其後續發展受到較大限制。在近年來ICI藥物興起的大潮中,前列腺癌研究領域顯得頗為冷清。近期隨著免疫聯合治療的探索,特別是晚期前列腺癌擁有多種治療手段,聯合治療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免疫聯合化療、免疫聯合新型內分泌治療、免疫聯合PARP抑制劑等早期研究都取得了不錯的抗腫瘤療效,後續研究正在全球多中心開展,為前列腺癌免疫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相信隨著研究者們的不斷努力,在腫瘤免疫治療的大潮流中,前列腺癌也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前景。隨著ipatasertib、AMG160研究結果的公布,給前列腺癌治療領域帶來了更多新的可能,也讓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mCRPC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參考來源:

1. Genentech's IPATential 150 Study Evaluating Ipatasertib in Combination With Abiraterone and Prednisone/Prednisolone Met One of Its Co-Primary Endpoints.

2. AbirateroneAcetate: A Review in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rate Cancer.

3. Development of a 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 for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4. Sipuleucel-T (Provenge) Injection The FirstImmunotherapy Agent (Vaccine) For Hormone-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相關焦點

  • JBC:鑑別出治療前列腺癌的新型藥物靶點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1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威斯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名為TRAP1的蛋白質如何驅動前列腺癌的發生
  • ​口服新藥Relugolix,有望改變前列腺癌標準治療!
    7月,Relugolix就已獲得了FDA的優先審查,用於治療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預計12月20日,FDA將給出審批意見。如果順利獲批,Relugolix將成為用於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口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受體拮抗劑。◎ 男性第二大癌:前列腺癌
  • 生物3D列印技術有望服務精準醫療
    今年10月,廣州邁普公司開發的新型顱頜面修補系統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這一高端植入類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院使用,徹底顛覆中國醫療產品「低端低價」的形象。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應用生物3D列印技術開發植入醫療器械、開展精準醫學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解碼癌症:精準醫療時代帶來的新希望
    自科學家們在1999年開始解碼人類基因組以來,醫生已經預測出「精準醫療」的時代。在那時,患者會被匹配上以驅動其疾病的特異性基因為靶向的藥物。現在,距基因組項目宣布完成已有14年,有一部分的科學家們表示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來臨。
  • Arvinas首次揭示人類前列腺癌中使用新型蛋白質降解劑研究數據
    這家生物技術公司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虛擬會議上公布了一項1/2期試驗中的兩名轉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在接受Arvinas的蛋白降解劑ARV-110治療後,血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至少降低了50%。其中一名患者在數據截止點時還出現了未經證實的部分腫瘤反應。PSA檢測用於檢測前列腺癌,並判斷治療是否有效。
  • 遠大醫藥全球科技創新再擴容 打造全球領先精準介入診療平臺
    目前兩款產品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AuroLase®有望成為以超精準局灶療法治療前列腺癌領域中最早上市、目前唯一的全球創新產品。LAVATM為一款精準血管介入領域的全球創新的醫療器械,有望成為首個在美國獲得批准的外周血管液體栓塞劑。
  • 2016年精準醫療專題研究報告
    1、 精準醫療崛起, 醫學領域迎來革命性時刻1.1、 精準醫療初步崛起, 三大層次應用改變傳統醫療模式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 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 首個一天一次晚期前列腺癌藥物獲FDA批准!
    編譯丨柯柯12月18日,專注於重新定義男女性護理的醫療保健公司Myovant Sciences宣布,美國FDA已經批准了ORGOVYX™ (relugolix)用於治療晚期前列腺癌成年患者。此前已被授予優先審評的ORGOVYX是第一種也是唯一一種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口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受體拮抗劑。
  • 【科技日報】脂肪細胞膜蛋白:治療前列腺癌新靶點
    前列腺癌是一種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對中老年男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國際公認的研究表明,通過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對於治療前列腺癌已經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是,相當一部分患者會逐漸產生抗藥性並最終導致癌細胞轉移。  對於產生藥物抗體的患者來說,是否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就此破滅呢?答案是否定的。
  • 日本科學家開發新型藥物有望治療尼曼匹克病
    之前有研究曾開發出一種藥物能夠大大降低細胞內因尼曼匹克病導致的膽固醇積累,並且得到許多關注,但是研究發現高濃度藥物會對小鼠產生很強的毒性作用。來自日本東京的研究人員想要通過研究找到一種提高藥物效率,避免毒性作用的新方法。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運輸策略,可以將這種叫做HP-β-CD的環狀糖分子藥物運送到溶酶體,並且不影響其他細胞結構。
  • G-U速遞:劉冉錄教授-基因檢測助力精準治療
    以前列腺癌為例,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但後期可能需要結合放療、化療、新型內分泌治療,甚至一些核素的治療,這時多學科的綜合診療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總說,我們有一把手術刀,但我們還需要一把「藥物刀」或「分子刀」,而MDT的結果可能就為我們提供了這些我們沒有的「刀」。MDT在國外出現的較早,近年來國內也在積極開展MDT團隊的建設,包括我們醫院。
  • NGS腫瘤基因檢測賽道火熱:精準診斷來了,我們離精準醫療還有多遠?
    在這場匯聚了腫瘤學最前沿技術與先進理念的大會上,有一個詞被頻頻提起,那就是「精準」。什麼是精準醫療?對腫瘤患者來說,就是基於對個體基因的檢測,找到最有效的靶向藥,從而節省試錯成本,搶到最寶貴的治療時間。並且隨著病情的發展,在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藥物及治療手段,最大延長生存期。
  • 安科生物:生長激素步入高成長期,精準醫療布局前景廣闊
    原文來自:《生長激素步入高成長期,精準醫療布局前景廣闊——安科生物(300009.SZ)投資價值分析報告》致力於成為國內精準醫療領域的領先企業。公司現有業務包括:生長激素、幹擾素、法醫檢測、多肽藥物及中成藥、化藥。其主要利潤來源的重組人生長激素(佔比約46%)、法醫檢測(佔比約12%)均處較快增長期,公司近10年利潤CAGR30%,業績持續優異。公司上市十年來積極通過自主創新與外延收購豐富產品線和產業布局,目前已形成從基因檢測、診斷、靶向藥物開發、腫瘤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精準醫療全產業鏈布局。
  • Science子刊:靶向CXCR2有望治療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一種利用最初用於治療肺部疾病的藥物開展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當中。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argeting cellular heterogeneity with CXCR2 blockad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rapy-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 機器人治療前列腺癌!智慧醫療時代 泌尿外科「黑科技」有多牛?
    他希望中日友好醫院泌尿外科能夠在智慧醫療時代,藉助泌尿新技術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大會主席、中日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周曉峰教授在匯報學科建設及工作成果時指出,「中日醫院泌尿外科網際網路醫聯體」目前已有100多家醫療機構加入。醫聯體依託國家遠程醫學中心平臺,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定期開展義診、會診及培訓活動,在「醫聯體內」積極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同時,大力推進分級診療,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讓更多患者得到了優質醫療服務。世界已經進入機器人手術時代。
  • 2021十大醫療創新出爐!將改變哪些臨床治療?
    10月7日,由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引領的第18屆年度醫療創新峰會,線上舉行。熱點之一是揭曉2021年十大醫療創新產品。專家們選出了十個有望在明年產生影響的突破性醫療設備和治療方法。這些改變醫學的創新,會改變無數患者的人生。 按預期的重要性排名如下。
  • 多菲戈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全新治療方式惠及中國前列腺癌患者
    上海2020年11月19日 /美通社/ -- 第三屆進博會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可謂精彩紛呈,不僅規劃展覽面積較上年增加一倍,而且數百家參展公司抖擻精神,比實力、拼創新,競相亮出厚實家底。在拜耳公司的展臺前,一款小小的注射針劑尤為惹人注目,定睛一瞧,原來是多菲戈®(氯化鐳【223Ra】注射液)。
  • 「Mayo Clinic 中國醫療峰會」導讀之「精準醫療下的中國醫療明天」
    來源:藥聞社隨著精準醫療被納入中國「十三五」規劃, 健康中國升級至「國家戰略」,精準醫療則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目前我國精準治療可以應用在分子診斷、基因測序、細胞治療、醫療機器人和抗體藥物,這些都可以作為精準醫療的一個子領域。
  •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發布2021年十大醫療創新
    10月7日,由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引領的第18屆年度醫療創新峰會線上舉行,熱點之一是揭曉2021年十大醫療創新產品。這十個有望在明年產生影響的突破性醫療設備和治療方法涉及血紅蛋白病、原發性多發性硬化症、囊性纖維化、C型肝炎、前列腺癌、偏頭痛等疾病。
  • 去勢以後也無法控制的前列腺癌,還有破解之道嗎?
    目前對前列腺癌的發病機制、確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已確認的是和遺傳因素、代謝、飲食這些有一定的關聯性。由於確切病因不清楚,因此要通過一些手段早期去發現前列腺癌,降低其發展成進展期或者晚期的概率。專家主張對45歲以上,尤其是有前列腺癌家族病史的人進行PSA的篩查(前列腺特性抗原),這樣可以早期發現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