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算世界一流大學:最少要獲得過10個以上的諾貝爾獎

2020-12-09 小姐姐說教育

今天看到一篇石毓智寫的文章,叫做《怎樣才算世界一流大學?》,大體意思如下:

最近國內不少985大學在搞「雙一流大學」建設周期總結大會,參與評估專家組一致同意這個結論:清華大學已經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校。

此消息一出,頓時引起了全社會熱議和討論。

有網友認為,清華大學最多只能算中國的一流大學,還不能算世界一流大學,畢竟和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也有網友認可這個結論,說清華大學在很多科研論文和成果,不會輸給世界其他一流大學;在生源方面,也有高考分數最頂尖的學生,不會比國外的一流大學差;這兩點不會差,就說明已經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

那麼,國內什麼樣的高校,才算「世界一流大學」?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看看人家世界一流大學的評價指標。

第1個指標,也是最簡單、最直觀的指標,最少獲得過10個以上的諾貝爾獎。

例如,史丹福大學就有45個以上諾貝爾獎,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就有16個以上諾貝爾獎。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經有30所大學分別都獲得10個以上諾貝爾獎。再看看中國的大學,如果按照這個指標去排名,清華大學可能都要排到全世界大學的300名之外。

第2個指標,獲得國際重大原創性成果的大師級教授的數量。

香港中文大學的高錕在香港的時候,並沒有做出諾貝爾獎成果。到了英國大學之後才做出諾貝爾獎成果,只能代表英國大學的教育水平是遠超香港中文大學的,要把高琨放到英國大學去計算。按照這種算法,哈佛大學有51位諾貝爾獎的大師級教授,而中國大學至今仍然很難找出一個真正的大師級教授。

第3個指標,培養出多少世界級頂尖人才的畢業生。

最牛的世界一流大學,當屬哈佛大學,培養出了69個諾貝爾獎畢業生。排在第二把交椅的是劍橋大學,培養出了65個諾貝爾獎畢業生。而中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北京大學,截至目前,也僅僅只培養出了屠呦呦這一位諾貝爾獎畢業生,清華大學目前也沒有培養出任何一個諾貝爾獎畢業生。按照這個指標,中國最頂尖的大學,與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還相距甚遠。

當然還有其他指標可以證明中國大學,僅僅看這三個指標,就知道我們離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還很大,需要更加努力才行,而不是靠幾個中國人給中國的大學貼一個「世界一流大學」標籤,這樣做不但不會有促進作用,反而會阻礙中國大學的快速發展。

希望本文能夠引起重視和關注。

相關焦點

  • 怎樣才算世界一流大學
    01 世界一流大學的一個指標:獲10 個以上諾貝爾獎 先給大家講幾個事實,讓大家思考。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經有300 餘所大學或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工作期間獲得過諾貝爾獎。如果按照頂尖級人才的培養標準,中國所有的大學都應該排在300 名之後,新加坡等地方的大學也是如此。 我在美國就讀或工作過的三所大學,它們的教授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如下。
  • 一個從沒得過諾貝爾獎的大學,能夠成為世界頂尖一流大學嗎?
    要知道,這兩所美國常青藤名校那可不是吃素的,按照截止2019年世界大學獲得諾貝爾獎名錄來看,耶魯大學獲得過62個諾貝爾獎,其中科學獎33個;
  • 世界50所最頂級大學中,誰獲得的諾貝爾獎最多?
    芝加哥大學1890年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創辦,歷來以盛產諾貝爾獎得主而聞名天下。 截止2018年10月,共有98位諾貝爾獎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學習過。先後有8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或學習過、位列世界第六 ;另有6位菲爾茲獎(數學界最高獎)得主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過、位列世界第十 。
  • 離開清華的一流科學家:獲得科研自由的顏寧,能獲得諾貝爾獎嗎?
    我們需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這需要人才,需要傑出人才或者一流人才。客觀地說,要建設「雙一流」大學,最需要培養出一批一流的人才。沒有一流人才的支撐,怎麼行?所以關鍵是培養一流人才,留住一流人才。有論者認為,在高校「雙一流」建設中,人才是除高樓、設備等硬體條件外最關鍵的「軟實力」,也成為各大高校競爭的資源。人才流動是正常的現象。我們覺得,需要注意的是,國內有些一流的人才不是在國內流動,而是流向了國外名校。所以要建設雙一流大學,我們必須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
  • 我們的大學,世界一流了嗎?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明確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雙一流」目標,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方案規定,「雙一流」建設計劃分三步走:
  • 清華北大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為何自詡世界一流大學?
    這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極力與世界聯繫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但是「一流大學」的觀念讓很多人迷失了自我。 無論是教育學詞典或是在世界上那些高水平大學的文獻中,都找不到「一流大學」這個詞。在歐美國家中,那些最優秀的大學,一般都是稱為著名大學、享有聲望的大學、研究型大學、頂尖大學等等,而還有個美國的常春藤大學讓很多人將其認為是好大學的標準。
  • 世界一流大學如何評價?點進來漲姿勢
    因此產生與匯聚世界即學術大師對當下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何為學術大師?學術大師如何衡量,能否衡量?目前,學界尚未達成共識,更多研究是圍繞「學術認可」機制及其標準展開探討。著名的科學社會學家默頓(R. Merton)、加斯頓(J. Gaston)、喬納森·科爾(J.
  • 圖解教育丨一夜之間,我們的大學世界一流了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明確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雙一流」目標,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 「世界一流」還需要官宣嗎?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是什麼樣子?
    究竟什麼樣的學校才能稱之為「世界一流」? 作為國內第一所正式宣布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大學,在世界的水平究竟怎麼樣? 清華是不是真的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學?
  • 清華北大一個諾貝爾獎沒有,為何自稱一流大學?
    討論的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國內的一流大學,像清華北大,連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培養出來,為何自詡於一流呢?有些網友的話,可能比較刻薄,但是呢,往往又能說明一些問題。比如說,網友們覺得,清華北大,不就是吸收了國內最好的學生嗎?
  • 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三十所大學排行榜,有你的學校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又來了。諾貝爾獎(英語: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發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設立了瑞典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
  • 雲大總裁班: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是怎樣學習的?
    按照畢業生獲得諾貝爾獎人數來排名,世界前五位的大學分別是:第一名,哈佛大學,其畢業生有76人獲得諾貝爾獎。第二名,劍橋大學,其畢業生有65人獲得諾貝爾獎。上面這幾所大學我都去過,走馬觀花了他們的校園文化。史丹福大學建校歷史比較短,其畢業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只有13位,然而其現今的教師和科研隊伍中有20餘人獲得諾貝爾獎,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該校就有11人獲得諾貝爾獎,名列世界第一。
  • 六摘諾貝爾獎是如何做到的?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蘇賀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2日電 (見習記者 蘇賀) 有一所大學,自1998年以來,先後有6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涵蓋了物理學、化學、經濟學等各大領域,在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上緊隨史丹福大學,躍居世界一流。備受人們尊敬的已故「布鞋院士」李小文1985年曾在這所大學獲得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
  • 陳其榮:諾貝爾自然科學獎與世界一流大學
    這一引人矚目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獲獎前所受的高等教育高度集中於世界一流大學;二是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從事其獲獎研究工作的場所,高度集中在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我們先就第一方面予以考察與分析。
  • 在國內就可以留學的大學,畢業發3個證書,有4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國內就可以留學的大學,畢業發3個證書,有4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果不是今年這場疾病的侵襲,留學生不會如此受到關注,我們也不會知道原來那麼多人選擇了出國留學,而且有的年齡還那麼小。原來我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當我們還在為孩子如何實現彎道超車發愁的時候,留學生們已經走在了「曲線救國」的大道上,無數「出口轉內銷」的職位在等著他們。
  • 張夢晨:大學應該如何建成「世界一流」
    文|張夢晨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近期,多所知名高校陸續公布雙一流建設專家評議結果。9月21日,清華新聞網發文表示,專家評議稱「清華大學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其他多所高校也發布類似結果,如南京大學稱「學校總體實力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稱「具備了世界一流大學的主要特徵」。
  • 世界一流大學觀察報告:史丹福大學何以後來居上?
    揭秘這所大學的成功經驗,對於破解「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或許有所啟益。一個大學培養出的諾獎得主數,沒有幾個國家能與它匹敵。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剛剛頒發過(編者按:本文發表於2013年),最值得注意的是史丹福大學最近兩年共有四位教授獲得此項殊榮:去年科比爾卡獲得化學獎,羅思獲得經濟學獎;今年萊維特獲得化學獎,祖德霍夫獲得醫學獎。
  • 世界前10大學
    據統計共有83位史丹福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28位曾獲得圖靈獎、8位曾獲得過菲爾茲獎。該校在全球科技界久負盛名,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均為世界頂級,還協助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負責管理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很小,全校學生僅2000人左右,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學府。該校共有74位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還產生了6位圖靈獎得主以及4位菲爾茲獎得主。
  • 清華大學距離世界一流到底有多遠?
    不得不說,世界一流大學是個很模糊的概念,但凡穩居世界大學排行榜前100,都可以稱得上世界一流大學。以中國如此龐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以及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只要不是走邪路、歪路,舉全國之力產生幾所世界一流大學是不難的,所以,對於清華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本來不應該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 中國為什麼沒有「世界一流大學」?
    尤其是在另一大夢魘「中國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得到平復以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念想越來越在中國人腦中紮根發芽。  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多年來一直對中國大學教育現狀保持熱切的關注與研究。在陳平原看來,國人對「世界一流大學」的執念很可能反過來阻礙中國大學的發展,其重要表現就是:教學優先的失落與提獎學術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