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標配AED需要法律護航

2020-12-15 瀟湘晨報

近日,杭州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杭州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杭州市司法局獲悉,杭州是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形式規範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使用的城市。

英文縮寫為AED的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異常心律並給予電擊除顫的急救設備,搶救心跳驟停患者的成功率遠高於徒手心肺復甦,因此也被譽為「救命神器」。其最大特點是使用者無須具備專業背景,在接受一定的培訓後即可使用,即使在擁擠的地鐵站,也能在「黃金四分鐘」內與「死神」搶人,挽救身邊人寶貴的生命。

美國是最早對公共場所AED配置進行立法的國家之一,規定急救車5分鐘內無法到達的公共場所全部設置AED,目前社會保有量超過100萬臺,平均每10萬人317臺。日本目前有60萬臺,平均每10萬人約有234.8臺。我國在公共場所AED配置上起步較晚,普及率還很低,公眾對其認知水平不高,不會用、不敢用的情況普遍存在。設備配置不足、急救知識普及度不高、施救者心存顧慮等因素,都是推廣AED所面臨的障礙。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機場、車站、港口客運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急救藥品、器材和設施,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指出,公共場所應按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可見,提高公共場所急救服務水平,不僅是道德的呼喚,更是法治的要求。公共場所標配AED,需要法律護航。

杭州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規範公共場所AED配置使用,值得點讚。根據《辦法》規定,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共六大類公共場所均應配置AED,配置單位應安排人員接受相關培訓。未按規定執行的,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否則「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立法畫出的「硬槓槓」,為公共場所配置使用AED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設置了「好人條款」,力挺凡人善舉。其明確規定,救助人因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如此一來,確認了對善意救助者的責任豁免,消除了救助者的後顧之憂,也有利於引導公眾學習心肺復甦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熟悉和使用AED參與急救。

根據國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統計數據來計算,如果AED普及到位,每年至少有27萬人可以得救。公共場所配置使用AED,既是構建城市應急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時代的需要,公眾的期盼,就是立法的方向。為AED配置使用立法,杭州邁出了關鍵一步,從長遠計,也需國家層面破冰。(安溪縣文明辦 付彪)

【來源:福建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公共場所的急救標配,關於「救命神器」AED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呂傳柱表示,猝死的預防,一方面需要每個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適量的體育鍛鍊,另一方面則需要相關部門保障心肺復甦知識技能的公眾普及以及公眾場所AED的投放。 那麼,什麼是AED?它的作用是什麼?配備狀況如何?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展開調查。
  • 母嬰室應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公共場所這塊能不能先配起來?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 陳勵:我個人比較支持通過法律法規來要求這樣的配套,當然大家要有一定的共識。現在80後、90後的媽媽廣泛採用母乳餵養的生活方式,要理解她們這樣的需求,尤其是二孩全面放開以後有更大的需求。 劉麗華:其實母嬰室的使用不光是母性的特權,很多奶爸也有這個需求,嬰兒是這個社會最需要關心的人。
  • 紅外測溫儀成公共場所標配「悄無聲息」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昨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黨群服務中心、商業綜合體、城中村、專業批發市場、產業園區、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發現百分百體溫監測和出示「穗康碼」成為廣州市民進入公共場所的標配。其中,智能紅外測溫儀被廣泛應用,避免人工測溫帶來的通行慢、人員接觸情況,既方便又高效,「悄無聲息」地為每位市民健康出行、每處公共場所安全運轉保駕護航。
  • 母嬰室,何時才能成公共場所「標配」?全國人大代表高鈺:呼籲立法...
    雖然近年來城市母嬰室的建設力度在不斷加大,但與處於哺乳期的嬰幼兒數量和使用需求相比,我國公共場所配備完善的母嬰室,仍然是「一室難求」。母嬰室,何時才能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高鈺代表認為,公共場所標配母嬰室,體現著一個現代城市的人文關懷和文明高度。
  • 設置母嬰室應是公共場所的「標配」
    設置母嬰室應是公共場所的「標配」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5.22 星期二     5月20日是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
  • 光明日報:標配AED後還要讓公眾會用敢用
    原標題:標配AED後還要讓公眾會用敢用   據媒體報導,在近日北京市兩會上,院前急救、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配置成了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兩位人大代表建議推動布設AED、加大急救培訓力度。據悉,北京今年將增加公共場所AED數量,各地鐵站均要安裝AED。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 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首都國際機場的母嬰室。動員各方幫助哺乳期媽媽在黃細花看來,我國法律法規沒有硬性規定,是導致公共場所缺乏母嬰室的重要原因。「在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體現的不僅是對婦女、兒童的尊重和關愛,更是公共服務理念人性化的彰顯,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但相關立法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公共場所母嬰室的匱乏。」
  • 每日超15萬母親有哺乳需求 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原標題: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40多名市人大代表齊發聲:母嬰室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文/廣州日報記者周偉良   深圳今年已開始執行全面二孩政策,預計一大撥二孩正在來地球的路上。不過,目前深圳僅部分高檔商場配備了母嬰室,大部分商場、地鐵、公園等媽媽們常去的公共場所母嬰室的配備還任重道遠。
  • 母嬰室將成市區公共場所標配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吳悠)公共場所沒有母嬰室,有的母親會在角落裡用哺乳巾、背包、衣服遮擋哺乳,文明城市創建巡查人員在對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和機場的巡查中更是發現,部分母嬰室存在上鎖、設施不齊全等問題……解決母嬰室在公共場所缺失的問題,不僅是對母親和嬰兒自由出行權利維護的需要,也是彰顯公共服務理念人性化
  •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國家層立法讓母嬰室成公共場所標配
    廣州立法破解公共場所哺乳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立法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本報記者 蒲曉磊 文/圖北京市民吳蕾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回憶起在公共場所的哺乳經歷,吳蕾說自己就像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一樣
  • 讓母嬰室儘快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
    在火車站等人多的公共場所,年輕的媽媽給孩子餵奶,的確是個麻煩事。由於沒有母嬰室,人多且雜亂,為了避免公共場所餵奶的尷尬,年輕媽媽多會選擇去廁所餵奶,而廁所裡連最基本的換尿布平臺都沒有,無形之中給年輕媽媽增添了很多負擔。   廁所僅是「遮羞牆」,替代不了母嬰室。但長期以來,我國公共場所缺少母嬰室,年輕媽媽只能把廁所當「母嬰室」。
  • 五一勞動節,需要有法律的保駕護航
    五一勞動節,需要有法律的保駕護航 2020-05-03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外測溫儀成公共場所標配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記者走訪發現智能紅外測溫儀方便高效 「悄無聲息」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在天河城,8臺智能測溫儀每日測溫服務超過10萬人次;在荔灣區多個批發市場入口,採購客商出示穗康碼後,不知不覺中就已被智能測溫儀量了體溫;海珠區石溪村、瑞寶村4臺自動測溫儀自投入使用以來共監測人員體溫約
  • 不妨在公共場所配備心肺復甦急救人員
    據科技日報1月7日報導,2019年12月底,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四次審議的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明確,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急救設備、設施。    急救設備、設施成公共場所標配或將入法,對爭取急救黃金時間,儘可能拯救更多生命,具有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 母嬰室何時能成公共場所標配?
    東方廣場的母嬰室設在三樓,佔地約10平方米,有兩間獨立哺乳間,窗簾遮擋,內置沙發,哺乳間外放著三張嬰兒床,嬰兒床繫著安全帶,還有兩個尿布臺和兩個洗手池,洗手池上貼著溫馨提示:商場提供7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衝調奶粉,如有需要,請與賣場工作人員聯繫。市民袁女士表示:「這些年,佛山商場的母嬰室多了不少,但細節還不是太到位。」同為母親的張女士也有同感。
  • 北京高峰時每天200人次使用母嬰室 委員:應成公共場所標配
    原標題:母嬰設施應成為公共場所標配   帶著奶娃娃出行最尷尬的是什麼?在公共場所哺乳?沒有地方衝奶餵奶?昨天北京市政協婦女兒童工作小組的部分委員就北京市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情況進行視察,北京公共場所已建母嬰設施327個,市政協委員們呼籲:母嬰設施是一種社會公共服務,應該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
  • 母嬰室,何時成公共場合「標配」?
    公共場所標配母嬰室,體現出一個現代城市的人文關懷和文明高度。決定一個城市文明指數的,不僅是那些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公園美景等宏觀景致,更是包括母嬰室在內的微末細節。在公共場所標配母嬰室,也是世界文明的趨勢。據有關報導,日本城市的母嬰室比肩公共洗手間,附帶軟皮座椅、帶安全扣的小床等各種設施;英國母嬰室地面有防滑功能,裡面的管道和尖角都被包起來以免磕傷孩子;澳大利亞在機場、遊客中心、商場等地標配母嬰室,連微波爐、溫奶器、水池和手紙等也一應俱全,甚至還提供專門供大寶寶休息玩耍的場所。
  • 南城這些公共場所新增5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何錫民)今天(12月18日)下午,南城街道舉行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投放儀式,新投放5套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到公共場所,目前南城公共場所投放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 關愛女童·法律護航
    近年來,性侵、殘害女童事件屢見不鮮,往往因為人們缺乏法律的知識,家長缺乏安全防範意識,而導致孩子落入「魔爪」,給孩子的童年造成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市司法局、市教育局聯合製作「關愛女童·法律護航」宣傳海報,與各普法成員單位在我市各鎮(街)人流密集的地方開展主題為「關愛女童」的宣傳活動,為我市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 公共場所普及AED的必要性 幫助人們預防猝死
    最近熱門話題「公共場所普及AED的必要性」刷屏了各大網絡,很多人看到了都是一臉懵,因為很多人根本不懂這是什麼。AED是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縮寫,這種設備有助搶救心源性猝死病人。每年都有不少人出現猝死,可是卻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援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