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閨蜜生了二胎,現在二寶寶已經9個多月了,昨天諮詢我說孩子最近這3個月,精神看著也挺好,但是就是寶寶的體重一點都沒有增加,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還問我這個情況正常嗎?我和閨蜜深一步聊了一下,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之後,閨蜜除了奶之外,只是給寶寶熬點小米粥,喝上面的米油,覺得這樣吃就很有營養,而且小米粥還能幫助寶寶養脾胃......我聽完之後徹底無語了,這都什麼年代了?以小米粥為主食,哪裡來的蛋白質提高給寶寶生長發育需要,還是營養好,還說養胃?閨蜜這種餵養方式生活中很多媽媽都存在,為什麼不建議這種餵養呢?
先來說說小米粥,小米粥不得不說是一種比較健康(也是比較推崇)的主食之一,作為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穀物類食品,其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以及一些礦物質元素;比如一般糧食中不含有的胡蘿蔔素,而小米每100克含量達0.12毫克,維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糧食之首。維生素B1比大米高1.5~3.5倍、維生素B2高1倍,纖維素更比大米高出2~7倍;但是從營養物質層面想告訴大家:小米也是一種很普通的穀物食品,沒有多麼神奇,寶寶生長發育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比如,小米當中的蛋白質生物價要低於大米和白面,特別是賴氨酸,其含量特別低。眾所周知蛋白質是人體三大產能營養素之一,人體的每個組件都離不開蛋白質。簡單來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還有著為寶寶提供能量、促進寶寶成長發育、維持免疫系統、預防貧血等好處。對於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蛋白質攝入不足,最明顯的影響可能是體重身高增長緩慢。所以家長不能只給寶寶喝小米粥,生活中很多輔食食材都能提供蛋白質,比如動物性的優質蛋白質,包括紅肉、魚蝦、禽肉、蛋類;植物性的優質蛋白質,如大豆等等,這些食物都可以循序漸進為寶寶添加。
再比如鐵元素,只喝小米粥中的鐵也不能滿足寶寶快速發育的需要,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調查表明,全球大約50%的兒童、和40%的孕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鐵缺乏症幾乎成了全球性的營養性疾病。如果寶寶缺鐵,會導致食慾下降、煩躁不安、精神萎靡等症狀。嚴重缺鐵時甚至會損害大腦發育,影響認知發育、學習能力和行為發育,傷害將持續到兒童期,且是不可逆的損害。嬰兒六個月之前主要是從母體內帶來的鐵來支持生長的發育,但是有一些寶媽因為在懷孕的時候沒有攝入足夠的鐵元素,所以,就會造成嬰兒體內鐵元素比較少。更重要的是過了6個月,寶寶的鐵需求量從每天0.3毫克上升到10毫克,而母乳+小米粥卻遠遠不能滿足,因此,家長儘量選擇富含鐵的輔食,比如強化鐵米粉;7-8個月以後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魚泥、蛋黃、肝泥、瘦肉等。適當添加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幫助寶寶促進鐵的吸收。媽媽的科學餵養,對寶貝來說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