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自制顆粒料?反芻動物不能用顆粒料嗎?4大好處無法拒絕

2020-12-11 東北農業觀察

我們現在很多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很多養殖場都在自製顆粒飼料我們散戶要學習嗎?反芻動物是不是不能使用顆粒飼料呢?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顆粒飼料4大無法拒絕的好處。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顆粒飼料大家並不陌生,現在很多的養殖戶都在使用顆粒飼料只不過大家所飼餵的顆粒飼料都是「精料」而不是全價飼料。

現在很多養殖戶為了降低養殖成本不但精飼料自己製作,而且還把精料和我們飼餵的粗飼料混合起來製成全價飼料。既然大家都在自製全價飼料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自製顆粒飼料的4大好處是什麼?

第一,飼料利用率高

我們看到有人做過實驗,用全價的顆粒飼料來餵養,一天兩次平時讓養自由採食一些短的乾草,這樣飼餵的養日增中299克;而我們飼餵精料放養的養日增重只有167克,在飼料利用率上是遠遠不能和全價飼料相比的。

這是因為放養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而且其飼料也不利於充分的消化吸收,所以我們在育肥的時候採用全價的自製顆粒飼料是很好的選擇。

第二,減少了飼料的消耗

我們在飼餵動物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動物不願意吃粗飼料的問題,精飼料都被吃掉了粗飼料卻剩餘很多,這樣的問題是比較常見的。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是因為動物挑食造成的,而是因為有些粗飼料的適口性太差了,這就會造成大量的飼料被浪費的問題。

我們通過製作把精飼料和粗飼料充分的混合加工所製造出來的飼料就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不但可以增加飼料的利用率還可以改善飼料的適口性減少飼料的浪費問題。

減少浪費實際就是在為我們賺錢,在當下成本為王的時代,節約成本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我們不得不慎重對待這個問題。

第三,便於貯存

無論是粉狀的飼料還是我們的草料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變得難以貯存,飼料貯存問題一直是長久困擾我們養殖戶的一大難題。特別是我們有多種飼料需要分別儲存的時候,這就讓我們的貯存難度和費用在成倍地增加。

我們把這些飼料預混之後製作成顆粒料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我們免除了保存多種飼料的麻煩,其次經過加工的顆粒飼料硬度高飼料間的空隙大,經過風乾之後佔地少易保存,為我們減少了很多貯存飼料的麻煩。

第四,便於當地資源的利用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很多各個地方的養殖資源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地方適合搞養殖有很多適口的飼料可以採集。但是有些地方就不太適合搞養殖,因為當地的自然資源不太適合飼餵牲畜。

當我們改變了飼料的飼餵方式之後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就可以很好地得到解決了,一些有營養但是適口性很差的飼料資源經過加工就可以成為很好的飼料了。甚至有些有輕微毒素的飼料我們經過科學的加工也可以成為優質的飼料了。這才是我們推崇顆粒全價飼料的最大原因。

因為我們可以更好的利用當地的飼料資源,這才是我們農民立足養殖業的根本。

相關焦點

  • 顆粒料受歡迎?聽聽養豬人...
    玉米價格上漲 隨著養豬的形式越來越多元化,不少養豬戶選擇入手飼料設備自己做飼料加工,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還能將多餘的料賣給同村養豬戶,來獲得一份投資兩份收入的回報,這其中,不少養豬人首選顆粒飼料機,該設備生產出的顆粒料耐儲存
  • 牛為什麼要反芻
    這麼一個過程就是反芻了。看到沒有。這草料過細,草就刺激不了瘤胃。這牛就不反芻了。吃進去的草呢,就在瘤胃裡面是上上不來,下下不去。存在這裡還邊發酵邊產生酸性物質,越積越多,牛就受不了了。這也就是節目開頭時老昝家的牛,酸中毒的原因。
  • 反芻動物營養揭秘——脂肪篇
    那就再說點反芻動物脂肪營養的內容。以後有機會再慢慢拓展蛋白類、能量類的內容。講到反芻動物營養,一定要從反芻動物進化原理來講起,這樣才能舉一反三。反芻動物在進化的過程,是以粗纖維類食物為主。反芻動物整個食譜中是不會出現大量脂肪類的營養物質。所以反芻動物也沒有進化出來專門大量吸收消化脂肪營養的功能。
  • 養殖反芻動物簡單原理入門,看懂了少走彎路
    一直沒有聊過反芻動物的內容,今天說說牛羊的一些東西吧。 說到反芻動物,通常就是講瘤胃。不能說錯了,但是除去瘤胃相關的東西,反芻動物和單胃動物差不多。而反芻這個過程,就是發酵的過程。發酵就離不開細菌,簡單講,反芻動物的瘤胃就是一個發酵罐。
  • 動物過中秋 享用瓜果大餐
    在中秋節到來之際,雲南野生動物園提前為小動物們準備了定製大餐,用瓜果代替月餅,讓動物們感受不一樣的中秋節。 別看棕熊有些笨,吃起食物來可利索了。工作人員在棕熊籠舍的平臺上放上4個西瓜後,「熊大」很快嗅到並趕來品嘗,「熊二」和「熊三」也聞風趕來,每頭熊按住一個西瓜大快朵頤地吃了起來。
  • 反芻動物?不要讓這種想法害了你!
    不要讓消極情緒生根發芽這種想法有一個專業名詞:反芻(chú)思維(rumination)。反芻思維?反芻動物?牛羊吃過草料一段時間後將半消化的食物從胃裡返回到嘴裡反覆咀嚼視為反芻動物。反芻思維早有提及,但學界進行系統研究是在1987年,當我們遇到痛苦時,不去積極解決問題,而是反覆思考痛苦產生的原因和結果,獨自沉浸痛苦當中不能自拔,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行為。
  • 畜牧養殖廠為什麼要用散裝飼料運輸車?
    畜牧養殖廠為什麼要用散裝飼料運輸車,東風天錦30方散裝飼料車已完工準備發車,可以運輸豬,雞顆粒料和粉料,整體可分倉同時裝載不同種類飼料。據該飼料廠負責人介紹,散裝飼料的生產可實現直接生產直接裝車,隨產隨出,不需要進行提前備貨,不佔用倉儲設施,也不會出現停產等待拉料的現象,使飼料生產實現計劃管理,生產效率得到提升。
  • 反芻動物瘤胃中的微生物家族
    瘤胃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此外還有少數的噬菌體。這些微生物對反芻動物飼料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能幫助反芻動物消化纖維素和合成大量菌體蛋白,最後進入皺胃(真胃)被全部消化,成為反芻動物的主要養料。 瘤胃中的細菌 瘤胃中的細菌數量巨大,種類繁多,佔瘤胃生物量的50%~80%。
  • 動妖局萌寵樂園之你知道為什麼兔子的眼睛是紅色的嗎?
    兔子長著雪白的絨毛,純白沒有一點兒雜色,好像是用潔白無瑕的白玉雕成的。眼睛紅紅的,像兩顆閃閃發光的紅寶石。兩個長長的耳朵外面是雪白的,而裡面卻是粉紅粉紅的,一點兒細微的聲音傳進它們的耳朵裡,就會立刻豎起來,尋找聲音的來源,警惕地諦聽是不是敵人在靠近。兔子的嘴巴有三瓣,俗稱「三瓣嘴」,吃東西的時候也是大口大口的吃。
  • 為什麼可降解農用地膜體系中要用塑料相容劑或改性劑?
    它可以幫助土壤中的農作物額保持溫度和溼度,幫助農作物抵禦病蟲害,並且能否抑制作物周圍雜草的生長,同時農用地膜的覆蓋可以促進農作物早熟5-20天,產量可以增加30%-50%,可農用地膜如果不能降解,將會殘留在泥土中很多年不降解,而且隨著年限延長,塑料薄膜碎片也不斷增長,導致土壤板結、
  • 科學網—發展反芻動物產業 補齊畜牧業短板
    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智山在會上介紹,大自然給予人類兩大恩賜,其中之一便是反芻動物,它們的瘤胃是天然的發酵罐,將人類不能直接食用的植物纖維轉化為動物蛋白。 據介紹,瘤胃微生物的菌體蛋白質、糖類和脂類,才是反芻動物最重要、最直接,也是利用效益最高的營養來源。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大多數奶牛、肉羊、肉牛養殖企業都在做一項重要工作,即如何讓瘤胃發酵最大化。
  • 花了大把的銀子,釣上來的魚還是寥寥無幾,說說如何自製魚餌?
    有釣友要我寫關於魚餌配方的文章,這可給我出了個世界最大的難題,在我看來,這是釣魚界的歌德巴赫猜想。 結果,各種餌料配方,釣魚小藥五花八門——花了大把的銀子,釣上來的魚還是寥寥無幾。
  • 研究揭示反芻動物角的進化起源和發生發育機制
    原來這都是「反芻」機制搗的鬼。  「這類動物採食非常迅速,稍加啃咬就立馬吞下去了,但是它們吃的時候是沒有嚼碎的,所以很多食物都沒有消化。而它們的胃很特別,分為4個腔室,依次被稱為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其中主要進行儲存和消化植物纖維的是瘤胃,它可以像嘔吐反射一樣,將沒有嚼碎的食物重新返回嘴裡(反芻)。」姜雨說。
  • 其實是「思維反芻」在作怪,為此你應該這樣
    思維反芻解讀:反芻思維(rumination),是指當個體遭遇諸如考試失敗、喪失等負性生活事件之後,個體的思維停留在生活事件的影響之下,不斷地想「為什麼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或者是「如果總是這樣,我將不能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即反覆思考事件的原因、後果及其給自己帶來的感受等內容。
  • 「思維反芻」是什麼意思?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反芻是「俗稱倒嚼,是指某些動物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半消化的食物從胃裡返回嘴裡再次咀嚼。反芻主要出現在哺乳綱偶蹄目的部份草食性動物身上,例如羊以及牛,這些動物被統稱為反芻動物。」目前,比較普遍的看法認為,反芻是對個體是不利的。而且女性要多於男性。研究者對焦慮症群體的研究發現,反芻思維會損害個體的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反芻的個體大多數會將思維集中在負性的事件上,這樣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而且,反芻帶來的情緒效應會嚴重影響個體的認知能力。
  • 學會「反芻」
    街頭巷尾,人們還在熱烈談論著開、閉幕式的難忘之夜;火熱的軍營裡,官兵們還在回味著賽場上的精彩瞬間;報紙版面上,依然蕩漾著奧運的餘波;電視屏幕上,仍舊延續著奧運的話題……這種對奧運戀戀不捨的回味現象,使我油然想到一個動物學上的名詞:反芻。  所謂「反芻」,是指一些偶蹄類動物把粗粗吞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裡細細咀嚼,然後再緩緩咽下的現象。反芻的過程,就是反覆咀嚼、不斷消化和吸收的過程。
  • 來自反芻動物的「小秘密」—新聞—科學網
    同樣是角,為何差別這麼大? 回到開頭,這頭牛其實並不在吃草,被飼養員捧在手心裡的它早已吃飽喝足。為何還要「裝模作樣」地咀嚼食物?原來這都是「反芻」機制搗的鬼。 「這類動物採食非常迅速,稍加啃咬就立馬吞下去了,衝到肚子裡比較安全的地方。但是它們吃的時候是沒有嚼碎的,所以很多食物都沒有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