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A股進一步調整,上證指數跌破年線,兩市成交也逼近年內地量,市場交投再次逼近冰點。
與此同時,整個市場估值水平進一步下降,逐漸趨向合理,破淨股數量也大幅增加。從上述指標的指示意義來看,市場正在不斷逼近底部區域。
滬指時隔3月再次跌破年線 兩市交投逼近冰點
11月29日,A股上證指數延續調整之勢,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收盤跌0.61%,報2871.98點,跌破年線。
與此同時,滬深300指數也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跌破守了3個月的半年線。
今日兩市的進一步下跌,主要源於一些權重股帶動,其中,貴州茅臺放量大跌3.98%,打擊市場人氣,該股票一直被視為A股市場上的「核心資產」。
兩大指數重要均線的告破,顯示近日市場氛圍趨向低迷,另一方面,也表明當前市場處於一個較為重要的關口位置,後續能否重新收回值得關注。(股票市場重要均線的得失是一個參考指標,但並不絕對,比如今年8月上旬,上證指數也一度跌破年線,但又很快收回,在此後還出現一波漲勢。)
與此同時,成交量的不斷走低也是市場人氣低迷的重要體現。
數據顯示,年內兩市成交最活躍的時間是在今年的3月和4月。今年3月8日,兩市成交額一度高達1.18萬億元,創造年內峰值。但在行情降溫後,成交額也隨之不斷下降。
今年10月份,兩市尚有不少交易日成交突破5000億元,不過在進入11月以後,總體持續走低,近日則連續多個交易日低於4000億元。
而就在昨日(11月28日),兩市合計成交額僅3178.98億元,創下今年2月9日之後,最近9個月新低,上述成交額只有年內高峰的26.85%。
實際上,昨日兩市成交面的多項細分指標均創下階段新低。
具體來看,滬市當天成交119.52億股,創下年內第4低;成交額1226.17億元,刷新近9個月最低紀錄;
深市當天成交182.77億股,創下最近4個月新低;成交額1952.82億元,創下最近3個月新低。
今日兩市成交3415.56 億元,雖較昨日有所回升,但仍處於下半年以來的較低水平。
市場估值逐漸趨向合理,破淨股數量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連續調整的同時,市場估值也逐步趨向合理。
據統計,截至今日收盤,上證指數動態市盈率為12.51倍,這一數值已創下最近3個月新低,逼近今年2月份的水平。
數據顯示,同樣的統計口徑下,上證指數自設立以來的歷史平均市盈率為41.94倍,中位數為26.56倍;2010年以來,上證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14.07倍,中位數為13.72倍。
總體來看,目前上證指數的估值水平不僅遠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也明顯低於最近10年的平均水平,實際上,也處於槓桿牛市調整以來的相對低位。
另一個表明市場「水位」趨向合理甚至低估的現象是,破淨股數量和佔比均逼近歷史峰值。
數據顯示,近日兩市破淨股數量總體居高不下,已逼近400隻(註:已剔除淨資產為負的股票,下同)。
而在今年4月8日滬深股市處於年內高位時,A股破淨股數量只有98隻。
這表明,僅僅7個多月的時間,破淨股數量淨增近300隻。
從破淨股數量佔股票總數的比例來看,目前已在10%左右,不論是絕對數量還是比例,均已接近歷史峰值。
通常來說,破淨股數量與行情相關性較強,股市低迷時破淨股數量大幅增加,在市場估值下降的同時,市場也向底部靠攏,而在牛市中,消滅破淨股也成為重要的標誌。
這可以從歷史數據上得到印證。
2005年6月6日,在連續4年的調整後,市場氛圍接近冰點,彼時上證指數最低觸及998.23點的低位,市場破淨股數量高達174隻,佔比高達13.4%,但在此後,A股市場逐漸企穩,迎來連續兩年的罕見牛市。
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在經受了超過70%的調整後,達到底部,當日市場破淨股數量為175隻,佔比10.9%。
2013年6月25日,上證指數盤中低見1849.65點,這是2010年以來上證指數觸及的最低點,當日破淨股數量為154隻,佔比6.3%。
2016年1月27日,A股在經歷熔斷後連續調整,上證指數當日觸及2638.30點,成為2015年牛市調整後的最低點,當日破淨股數量為53隻。
2018年底,A股破淨股數量達到422隻,佔比達11.9%,此後不久,A股亦迎來反彈。
後市如何演繹?機構這樣看
對於後續A股走勢,不同機構之間存在較大分歧。
對於近期「核心資產」股票的下跌,銀河證券認為,估值普遍高高在上,顯示所謂的核心資產過於擁擠,性價比不高,建議加強2020年的業績研判,不少熱門核心資產在未來一個月不會有太好的收益率,整體看,除了個別公司,所謂的核心資產在2020年表現低於2019年的行情是大概率事件。
與此同時,大牛市的基礎在2020年一季度還不紮實,要等待。對於未來一個月配置思路,該機構指出,可以參考債券思維(防守反擊),買入估值低、股息率較高、有較好成長性的優質龍頭公司。對於相關成長股龍頭,調整較多時,買入景氣度較高或行業盈利能力強的優質資產。此外,該機構建議繼續「排雷」,排除做假帳嫌疑公司,現金流差、過度依賴融資的競爭力較弱的公司,「偽白馬股」,部分科技、消費和醫藥行業競爭力在持續下滑的白馬股。
上海證券也持相對較謹慎的觀點。該機構認為,2020年出現系統性估值提升牛市依然是小概率事件。
海通證券則認為,2020年可以迎接牛市第二波上漲。
中原證券認為,2020年A股中樞將震蕩上行,補庫存將決定熊牛切換時點,以估值驅動為主,業績驅動跟進,全年走勢預計前低後高。
天風證券認為,在新的科技周期下,明年頭部科技股的盈利會繼續得到支撐,但同時滬深300的業績仍然比較穩健。因此,預計市場不會出現極端的風格分化,2020年「少部分公司」的牛市大概率將繼續演繹,以創業板指所代表的科技板塊將是超額收益的核心。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鄭重聲明:東方財富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來源:證券時報網